8月20日中午,万柏林区西矿街公园路社区老年餐厅,张先梅和老友们聊起老年饭桌流动餐车的事,问什么时候能恢复。原来,不久前老年餐厅开通流动送餐中巴,把一日三餐直接送进老人们所在的小区院子,老人们下楼就打饭,大家都说这个办法好。
没想到,流动餐车仅开通了几天就不进小区了,重新回到了老年餐厅。
流动中巴餐车为什么被叫停?原来餐车车体宽,送餐时间又恰逢小区交通高峰,影响了小区居民的出行秩序。
而今,社区正积极寻找和协调新的餐车停靠位置。
1 仅仅有老年餐厅还不够
去年12月28日,公园路社区和今秀西沟酒店合作在万柏林区社区中开通第一个老年餐厅,这也是太原市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老年餐厅,社区提供场地,交给今秀西沟酒店来经营,给老人们安排一日三餐。菜品、服务和人员,完全和酒店里一样,而价格则是平价,而且还给本社区全部455名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有补贴的就餐卡。因为饭菜可口、价格又不贵,所以社区的老年餐厅开业以后,每天都有200多人次来吃饭。
但在日常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老年餐厅位置偏社区东南,这样在其他方位居住的老人吃饭就面临着路程难题,最远处的居民要走上1公里还要多。不少老年人尽管很想来吃饭,可是行动不便,只好放弃。于是,社区干部萌生了开办流动送餐服务的想法,让居住在每一个角落的老年居民,都能享受到老年餐厅的服务。
2 餐车上岗遇上新问题
经过与经营单位的协商与沟通,8月份老年餐厅第一辆流动餐车正式启用,这辆由经营老年餐厅的大酒店提供的中巴上,带有全套的厨具和保鲜设施,能将老年餐厅的饭菜装上,开到其他小区,社区于是选定了老年居民最集中的21号院,这里有近百名老人。
开通第一天早上6点半,流动餐车来到小区。人们发现餐车将小区本来就不宽的道路占去了一多半,行人和自行车可以绕过去,但开私家车的居民进出都被卡住了。
小区里出行早高峰到了,居民的车辆又不少,大家很费事地缓慢挪移,不时有人拦住行人,指挥车辆通行。
到了中午下班回家,正好流动中巴餐车也来给老人们送午饭,小区大门里外又被车辆堵了个严实。
居民们找到社区、物业反映说,虽然知道这是给老人做好事、支持餐车服务,但希望也能理解一下其他居民,家里有孩子、老人,急着做饭急着上下班,建议餐车能换个地方。
老人张先梅在餐车上买了两次饭,给她印象最深的是旁边熙熙攘攘的人流,买饭还得不停地躲着艰难驶过来的电动车和汽车,“其实这样虽然说是方便了不少,可还是觉得有点儿扰民。要是既不挡路,又能安心买饭的话,我觉得对谁都好。”
3 多方都表态好事要做好
记者在21号院看到,小区里面的道路并不宽,大约有5米,两辆小轿车相向交错通过时,都得小心躲闪一番。路边如果有行人和自行车,那就更得排队依次慢慢通过了。院里负责保洁的王师傅说,送餐车在马路上不能停放,只好开进小区院子里,可是小区里面的条件就是这样,自己当时还想过,要不就帮着把饭买上,再给老人送到家,别让餐车一直在路上停着,可是人太多了,根本办不到。
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原来是想着送餐时间短,老人的用餐时间段也比较集中,送来以后老人们随买随走,不会过多影响居民,但实际情况远远超过了设想,所以尽管安排人过去疏导交通,但毕竟路窄车多,餐车块头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从给老人们办好事这个出发点上,大家都比较一致,居民们的意见并不是针对给老人送餐服务,而是希望好事办好,还对所有居民都有利。
所以,流动餐车暂时停运了,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正在积极联系新的车辆停靠位置,而且已经初步选好了合适的地点,正在协商,很快就会恢复送餐助老服务。
本报记者 吴学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