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4日热线消息 (记者 滑艳兵 实习生 樊一博)“我从菜市场买回来的黄瓜,在冰箱里放了几天,顶部竟然变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黄瓜还敢不敢吃呢?”昨日,市民王先生致电本报,反映自己遇到的闹心事。对此,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专家焦彦生表示,这是黄瓜在进行营养再分配,目的是被迫离开瓜秧后,还能让种子长大成熟。
市民王先生住在大王村,最近一个月,他去大王综合菜市场买黄瓜,明明挑的都是正常的黄瓜,可放了几天后,黄瓜顶部就鼓起来了。担心黄瓜用了激素,他也不敢吃。为了确认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还特意在不同时间购买了不同商家的黄瓜,都遇到了相似的情况。他又专门把黄瓜放在阴凉地,发现放了几天后,与冰箱里的黄瓜一样,也是顶部变粗了。
就王先生的问题,记者咨询了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专家焦彦生。焦彦生告诉记者,目前,的确有人在黄瓜上使用激素,但很少,不普遍。黄瓜顶部变粗,是一种正常现象。已经长出来种子的黄瓜被摘后,断开了从瓜秧上传来的营养,就会进行营养成分再分配,有种子的部位会变大,而其他部位就会缩小,黄瓜这样做,是为了让种子长大成熟。如果黄瓜摘的时候还没有种子,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其实,就黄瓜顶部膨大的问题,中国科协聘请的科学传播首席专家、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曾在微博上有一个特别感人的阐述:“黄瓜久放会一端变粗,其余地方变细,膨大处外皮颜色变黄,剖开可见籽变大,是植物想让种子成熟的天性所致。不出现这种现象才不正常。人类不想让种子成熟,在籽未熟时就摘下来,但植物悲壮地决意要传宗接代,它没有了土壤营养供应,就把瓜中的营养浓缩到一端,让少数种子长大成熟。”
听了专家的解释,王先生应该可以放心地吃黄瓜了。不过,说实话,记者再看黄瓜,不再只是没有感情、没有知觉的食物了,看着膨大的顶部,心里竟涌起一种悲壮的感觉呢。
延伸采访
西葫芦鼓起个包 削掉就可以放心吃了
最近,还有几位市民反映西葫芦长包的问题。大家都表示,西葫芦买回来几天后,身上长出来大包,就像瘤子一样。看到西葫芦变形,大家不敢吃,都是直接扔了。
就西葫芦的问题,焦彦生解释说,西葫芦摘了后,也会进行营养成分的再分配。比如,有的西葫芦切开后,会发现种子发芽了。这是种子在水分、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在里面就发芽了。不过,西葫芦放久了的正常反应,应该是组织结构有些变化,发生塌陷、斑点、有腐烂等。如果是鼓包,可能是西葫芦患了病毒病,由于没见到实物不好判断。市民可以放心的是,西葫芦的病毒病是一种植物上的病,不会传染到人,市民只需要把鼓出来的包削掉,就可以食用了。
关于市民所关心的激素问题,焦彦生说,西葫芦使用激素则比较普遍,近二三十年来,西葫芦种植时,多会使用一种叫“2,4-D”的激素。但是,这些所谓的激素都是化学品,只要是在安全范围内使用,就是安全的,就像“2,4-D”,除了作为生长调节剂在西葫芦种植上使用外,还是可以作为除草剂、落叶剂使用。它就是个双刃剑,看你怎么用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