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90后年轻人,驾驶3辆车,一辆电动车、一辆自行车、一辆汽车。电动车和自行车撞在一起发生事故,自行车上的小男孩受伤,路过的汽车主动停车,超速行驶把孩子送到医院,孩子身体无恙回家观察,开汽车的可能面临被罚200元,扣3分的处罚。这是8月8日14时许,发生在太原市的一件事。
8月12日,说起这件事,开车救人的杨晓博为罚单的事有些小担心,骑电动和自行车的小薛和小靳则歉疚不已,过意不去。他们都一再表示,对方“人真的都挺好的”,救人心切做好事遭遇制度处罚,这样的事情能咋解决?
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为救人抢时间迎泽大街上超速行驶
8月8日14时许,在太原市新晋祠路南屯村口附近,“咚”一声响,一辆电动车和一辆自行车相撞了,骑车的两人重重倒在地上。
骑自行车的是一位10岁的小男孩,跟他一前一后骑自行车的还有大姐小靳和一个朋友,上前一看,男孩脸白了,靠在她怀里费力地说:“姐,我呼吸不上来。”一听这话,小靳慌了神,因为自行车车把正好撞在弟弟的胸口。
骑电动车的小伙子小薛爬起来,没管自己身上的擦伤,赶紧俯身查看男孩的伤情。与此同时,省城市民杨晓博恰好开车经过,看到这一幕,立即停下车。
小靳哭着问:“你能不能送我们去医院?”听着小男孩一个劲儿地喊疼,杨晓博没顾上多想,“快上车吧。”他单位和住处都在新建路,很少到新晋祠路,脑子里能想到的最快到医院的路线就是山医大一院,问小靳去那儿行吗,小靳说去哪个医院都行,快点就行。杨晓博开着一辆“北斗星”,副驾上坐着的朋友帮着一道把小靳姐弟扶上车,一脚油门,朝医院飞驰开去……其他人则骑车赶往医院。
22岁的小靳一路抱着弟弟哭,弟弟也时不时喊疼,杨晓博听着心急如焚,猛踩油门,驶上滨河西路、走迎泽大街,一路上车不多,路也好走,上迎泽大桥前,车速已经达到了70km/h,杨晓博心想坏了,超速行驶肯定是被拍到了,可是要赶时间,救人要紧。
到了山医大一院,杨晓博挽着姐弟俩就进急诊。
从急诊挂号到各室检查、交费,杨晓博忙前忙后张罗,骑电动车的小薛也很快赶到医院。
一通检查下来,男孩没有查出异常,大夫建议回家观察几项身体指征。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时已经是17时许。
罚款违章处罚当事人说他来承担
人没事,放松下来的杨晓博拨打122,咨询行车超速违法会怎么扣罚。对方表示,事故现场他首先应拨打122报警,考虑到具体情况,建议他拿双方当事人、医院出具的证明材料和就医证据等,经交警部门核实后酌情处理。
小靳和小薛随即也都知道了超速的事,两人这才意识到杨晓博面临被处罚的可能,都特别过意不去。
小靳随后几天一直为这事担心着:“人家并不认识我们,为了救我弟弟,好心送我们,怎么能让人家受处罚呢?”
小薛当时就一个劲儿地说,要是真被处罚了,他来承担责任,他自己也有驾照,能行的话就撕他的分、罚他的钱。其实,小靳和杨晓博都一再说小薛人很好,很实在。事情发生的第二天,8月9日,小薛把看病检查治疗的1300元钱给了小靳,同时又把自己的驾驶证押给了杨晓博,一再说交通违章处罚的事儿请他放心。
记者电话联系到小薛,小薛说他现在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当学徒,一个月挣1000多元。当天去单位时快迟到了,骑得有些快,“处理这个事,一两个月的工资就没了,但该咱承担就得承担,只要孩子没事就行。”
小薛一方面担心父母知道,另一方面又希望交警部门能不能考虑实际情况,能撤销或减免了违章,事发时他们光急着送人去医院,没有及时报警,回头再报警时已经没有现场了。
杨晓博今年21岁,刚刚起步创业,经济并不宽裕,两车相碰的小薛、小靳也都是90后,打工挣钱不多。接受采访时,3个年轻人都在夸对方的好。
受伤的男孩现在身体症状正常,因此大家现在最关心杨晓博违章记录的事。到记者8月12日发稿,他的违章记录在网上还没有查到。
○对话
停车救人是本能哪能不管?
本报记者:如果当时你不主动停车、不碰这个事,就不会违章,你想过没有?
杨晓博:当时我是距事故现场最近的一辆车,眼见他们俩骑车碰在一起,孩子又被自行车把重重捅到胸口,不知道伤得轻重,停车是本能反应,哪能不管呢?
本报记者:明知超速了,你就不怕被扣罚?
杨晓博:就在迎泽桥东过雷达测速的时候,我就想过这个问题,也做好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就是我自己承担扣分罚款嘛,这和救人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如果耽误了救人,我会后悔的。其实,下了迎泽大桥,车速就稳稳地降到50迈了。姐俩哭得我有点心急,在滨河西路和迎泽大桥上当时车也少,路况好,车速一时控制不下来。不过,前提肯定是保证安全行车,呵呵。
本报记者:你当时为什么打122或120呢?
杨晓博:是他俩骑车碰一块儿的,也不是我有啥事,所以提醒了一下他俩要不要报122,人家那么着急去医院,我觉得自己就是帮忙送病人,只考虑快速安全送到医院。因为超速了,想咨询122怎么扣罚,我才拨了电话。
本报记者:孩子没事最好,当时有没有过别的担心?
杨晓博:到了医院,我跑前跑后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我撞的人呢,看我的眼光都不一样,嘻嘻。我们都是90后,彼此看对方都感觉是实在人,我没什么好担心的。
本报记者:这件事情都有谁知道,大家怎么说?
杨晓博:除了当时坐在我车上的朋友和我妈妈以外,没人知道这件事。我妈听了后说,帮助别人一定得先保证好自己的安全。我正好遇到了,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没有再和别人说。
○交警发言
先拨打122 既不耽误病情,又避免二次事故
就杨晓博热心做好事救人、导致超速行车违章一事,记者采访了太原市交警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事发现场,不论哪一方都应该主动拨打122,122会安排附近交警实施救助或领路等,这样既不会耽误病情,也会避免驾驶员超速行车造成二次事故。拨打122寻求救助,不论对哪一方都是一种保护。
对方进一步解释,城市交通状况复杂,超速行车很容易引发二次事故,尤其是对社会普通车辆而言,一定要遵守交法,保障安全第一。太原市交警部门应对路面救助,有相应的措施,即使是在行车开往医院的途中,都可以呼叫122获取帮助,以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
迎泽大街限速每小时50公里,杨晓博开到70迈的话,超速行驶依法将受到罚款200元,扣3分的违章处罚。违章记录大约7个工作日会在网上查询到。驾驶违章情况特殊,工作人员表示,可以携带孩子治疗证明、当事人证词等材料,直接到交警支队业务大厅反映,交警核实情况后进一步决定。
工作人员介绍,私家车因助人为乐而交通违法,类似的情况遇到的不多,有过出租车上拉急救病人而违章的案例。他提醒驾驶员,限速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果社会车辆遇到救护危重病人等紧急情况,家属或司机一定要确保安全第一,不能违章驾车,及时拨打122求助交警支援。
○司机建议
好事要做,但交法必须严格遵守
出租车每天接来送往,遇到带急危病人看急诊的概率相对高一些。那么遇到类似的事情,出租车驾驶员会怎样处理呢?记者通过滴滴打车里的哥的手机号码记录,随机采访了5位的哥。的哥们都表示,好事要做,但交法必须严格遵守。
的哥陈师傅说,我得给小伙子点赞,现在肯主动做好事的人不多了。换成我在跟前,我也一样会去救,但是我开车时间长、经验多、熟悉路况,我肯定要给122打个电话把事情讲一下,做个备案。我车上也拉过去急诊的病人,我一般都是走最顺的路,不违章,也不会耽误人家看病。
的哥常师傅表示,小伙子是好样的,但他觉得违章罚款该交也得交。开车上路,不管啥紧急情况都是安全第一,心态放平和,再快可能也就是快出三五分钟,但出事往往就是一两秒的事。遇到这种事情,让不开车的人拨122,听听人家咋说。这个小伙子可能开车年头不长,热心肠做好事,也确保了行车安全,这种违章他觉得能够撤销,别让做好事的人吃了亏。
专职司机王师傅驾龄30多年,他的建议是遇到这种事当事双方私了解决,不想报警也理解,但可以拨打110,或者是120,由交警和救护车接应,这样既做了好事,自己也没事。
○特别征集
杨晓博热心做好事,心急救人超速,违反了交法,太原交警表示核实后酌情处理。而现实生活中,您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当人情与法规发生矛盾甚至冲突时,您当时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现在怎么想?
可能您已经解决了疑难,也可能仍在为难中,无论是何种情况,都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351—4286666或通过本报官方微信告诉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寻找人情与制度规定间的平衡。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赵晋燕 姬仙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