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食品添加新规 含铝制品慎食

时间: 2014年07月31日05:34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国家有关部门对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办法做出调整,从7月1日起,3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禁止使用,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缩小使用范围

    前段时间,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对5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了新的调整:禁止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等3种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生产、经营和使用;不再允许膨化食品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调整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小麦粉及其制品 (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这一新政策已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过量食用含铝食品很伤身

    由于大多数天然食品中的铝含量并不高,人体吃进去的铝主要还是来自含铝食品添加剂。在我国,含铝食品添加剂常常出现在馒头、面条、油条、粉条、油饼、麻花、虾味片、面包、饼干、薯片、凉粉、凉皮、拉皮、海蜇等制品中,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等食品也会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
    就在6月下旬,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对省城部分餐饮单位及早餐摊点的油条抽检中发现,其中10家早餐点的油条不合格,超量添加起膨松作用的明矾或含明矾的食品添加剂,造成铝残留量超过国家标准,省食药监局等部门已经进行了整顿。
    “为什么新的使用办法规定,不再允许使用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这三种含铝食品添加剂?”相信这个问题是不少人的疑惑。其实答案也很简单——保护消费者健康,这也是含铝食品添加剂在大范围内被禁的主要原因。
    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院长梁宝爱就食用含铝食品的危害问题,为我们做出了解答:“食用过量的铝对骨骼和脑力的发育都有很大的危害,很容易引起骨骼的损伤和变形,发生软骨病、骨质疏松症,对大脑发育也很不利,容易诱发老年痴呆。”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技术报告的研究结果也证实,过量摄入铝,与软骨病、脑病、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虽然含铝食品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但在这里也提醒大家不必“谈铝色变”,铝对骨骼、大脑确实有一定危害,但像“铝会致癌”“铝可遗传”“铝一定会导致老年痴呆”等这类说法并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

专家提醒公众减少铝摄入量

    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的技术报告表明,每人每周每公斤体重铝摄入量低于2mg,就不会对身体有危害;相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实只要稍加注意,远离“铝”并不困难。成年人只要少吃一个100克的馒头,铝摄入量每公斤体重就能减少0.19毫克;少吃一根50克的油条,铝摄入量每公斤体重就能减少0.39毫克;儿童少吃一袋60克的薯条薯片类膨化食品,铝摄入量每公斤体重就能减少0.07毫克。
    要想避免过量摄入铝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在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就都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梁宝爱总结出了以下四点注意事项:一是要减少含铝食品的摄入。如油条、蛋糕、油饼、麻花、虾味片、面包、薯片、粉条、凉皮、海蜇等食品尽量少吃。二是尽量选择无含铝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三是饮食要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不要偏食。四是提醒大家家里使用的炒菜的锅、和面盆、饭勺等直接接触食品的厨具应选择无铝、无毒、无害的不锈钢等材质,避免铝带入。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处长黄登宇提醒公众,“北方人爱吃面食,尤其山西又是面食之乡,过多食用面点难免会超量摄入铝元素,我们山西人更应该注意面食、米饭、杂粮等的均衡饮食。”
    按照调整后的标准,含铝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基本能降低一半左右。但是,梁宝爱也表示,“膨化食品是儿童消费量比较大的食品,这也是防止过量食用含铝食品的重点内容之一。”

政策要普及监管不能松

    新政策已经实施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如今市场上含铝食品添加剂到底有没有按规定使用呢?记者随机走访询问了几家卖馒头、油条的摊贩后,发现有些摊贩仍在使用泡打粉,记者询问后得知,多数摊贩表示对这一新规定并不知情,“多少年了,一直用泡打粉做馒头,这样做出来的馒头才比较松软,还真不知道这个新规定。”太原市寇庄西街一位面点店的老板和记者说。
    其实,不光这些小摊贩不知情,知道这一新规的市民也为数不多。看来,普及关于含铝食品添加剂相关规定是当务之急,如果普及不到位,监管工作就将更难进行。
    新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今后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将更严格规范,但是有了政策,并不代表消费者马上就能够高枕无忧。向生产者、消费者推广普及政策是基础;监管督查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黄登宇表示,为推进新政策的实施,省食药监局有关部门已经积极开展查处工作,尤其是对一些规模不大且分布零散的小摊贩,已经加大了查处力度。同时,黄登宇坦言,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查办处罚这样的硬性手段固然必要,能够起到一种威慑力量,但是,更多时候人们的自主意识要比强制查处更加有效。“宣传普及工作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这不单纯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更有赖于媒体的传播和学校的教育,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普及教育。目前,很多青少年爱吃膨化食品,这是造成体内铝超标的一大祸首。教育孩子合理饮食、不过量食用含铝食品也是宣传科普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黄登宇说。

本报记者秦洋 实习生车易红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