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些事,让我们落泪。每天在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平凡的事,平凡的人,他们释放出的正能量让我们感觉到正义的力量和社会的温暖。从即日起,本报将和阿里公益联合开办《天天正能量》栏目,记录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和感动。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正能量故事,欢迎您给我们提供线索,或者拿起您手中的相机,记录这些正能量的瞬间。热线电话0351-4295678。
吴丽有三个身份:女儿、母亲、警察。
在辖区一线,吴丽被群众誉为扶危济困的“及时雨”;在群众眼里,她是刚强无畏的保护神。当她卸去警服,回到家中,她又是白发双亲心中牵挂的女儿,是丈夫眼里“不称职”的妻子,是儿女心中那么“遥远”的母亲。
2010年3月26日,公安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了全国200名爱民模范,吴丽获此殊荣,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母亲和女儿
2014年1月22日,阳光灿烂,天空很蓝。大同县一户人家门外,站着一个衣着干净的老人。她叫王果,今年84岁。距离过年还有一周多时间,许多人家的孩子回家看望父母,给父母送年货。今天,王果老人的干女儿也要回家看望她。
“大妈……”大老远传来亲切的叫声,王果老人笑了。
“小丽,快进家,快上炕……”王果老人和干女儿互相搀扶着进家上炕。年货摆在柜上,喜气挂在脸上,母女坐在炕上拉起了家常。
王果不是吴丽的亲生母亲,但她却把王果当亲娘对待。
故事还要从2004年说起。那年9月的一天,在一个小区的菜市场,王果正在捡地上的菜叶。“大娘,您捡这些菜叶干啥?”正在执勤的吴丽感到很奇怪。“吃,没钱买菜,只能捡别人不要的菜叶吃。”王果低声回答说。“大娘,走,带我去您家看看。”简单的家具、陈旧的摆设,还有锅里的白水煮菜叶,这一切都让吴丽满眼含泪。她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元递到王果老人手里。“老人家,以后不要捡菜叶了,我来帮助您,让您吃饱。从今以后,您就是我的亲妈。”对于天上突然掉下来的女儿,王果有些不相信。从那天开始,吴丽每月都从工资里拿出五十元或者一两百元钱贴补王果老人的生活。随后,她又跑前跑后四处奔波,给老人办下了低保。
10年来,吴丽隔三岔五去看王果,有时候带着同事或者家人。如果她长时间出差,就委托同事去王果家看看,让老人安心地生活。
网友和逃犯
吴丽和北京朝阳区花家地戴炳彦所长是因抓捕一名在逃人员而相识的。2011年6月,戴所长找到吴丽,请她帮助抓捕一名她所在辖区的网上逃犯。据戴炳彦掌握,这名网上逃犯现在在大同打工,但他只知其逃犯的QQ号,其他资料一概不知。
为了开展工作,吴丽专门申请了一个QQ号,加网名叫“彻底”的逃犯为好友。没过多久,“彻底”通过了吴丽的好友申请。吴丽明白,此人还在不定时上网。
通过调查,“彻底”经常上网的网吧周围,有许多建筑工地,而且分别由矿区公安局、云泉公安局和南郊公安局分别负责,属于三区交界处。地形复杂、人员密集,想尽快摸清他的活动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天晚上9时左右,吴丽的手机QQ上突然有人和她搭话,她警觉地一震:因为这个QQ号仅加有“彻底”一名好友。吴丽在第一时间与戴所长取得联系,然后戴所长与大同市矿区公安局刑警队联系抓捕。
为了把“彻底”拖住,吴丽谎称不在家,要马上回家用电脑聊天。随后她飞身跑到电脑前开机上网,告诉“彻底”她回家了。果不其然,“彻底”马上要求与她视频。吴丽灵机一动,把摄像头对准黑暗的墙壁,接受了“彻底”的视频请求。虽然“彻底”看不到吴丽,但吴丽也看不清他,只看到他是在网吧,而且是一名穿着天蓝色T恤的男人。
为了进一步看清“彻底”,吴丽要求他们相互调整摄像头拖延时间。这次,对方图像非常清晰,吴丽急忙用手机对着电脑拍照,并用彩信发给戴所长辨认。几秒钟后戴所长回短信:“就是这个人!”接着戴所长打来电话说,已与大同市矿区公安局刑警队取得联系,他们已经开始了行动。9时45分,“彻底”突然在视频里消失。戴所长的电话来了:“谢谢吴局,抓住了。”
这次网络抓捕逃犯的故事,吴丽用文字真实地记录下来,发表在了《派出所工作》2012年第二期,成了网络抓逃的成功案例,被广为流传。
博友与驴友
百度搜索“女警吴丽”,就能进入吴丽博客,这是她工作和生活的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能看到她的工作和生活的细节。抛开公安局副局长的身份,她是女儿、母亲,也是大同驴友团队的一员。她喜欢用图片和文字记录,喜欢与朋友们畅谈。
《通过评论见真情》、《创意酒瓶》、《近景秋色》、《儿子期中考试作文》、《看望老警张世平》、《看望乐天派李姨》……这些都是吴丽博客的文章,也是她对外展示自己的平台。
一次,吴丽与驴友一起向河北蔚县的小五台进发。他们7人准备挑战小五台的北台东台连穿。“次日凌晨4时20分,在天边出现一线霞光的时候,我们背起背包出发了……”这是吴丽一次与驴友野外活动的记录。“站在鬼斧神工的天造美景之上,我的心汹涌澎湃。大山顶峰之上,我的灵魂就要飞离我而去。我想拥抱大自然,我想展翅高飞。登到顶峰我贪婪地望着层层叠叠的山峦,看着自己走过的漫漫山脊,我不敢多停留自己的脚步,我怕美景留下我的灵魂。我恋恋不舍地亲吻一下大山,瞥一眼花草树木,把美景深深地留在记忆里。”从文字里,看不到一个女警察的影子,看到的是一个野外跋涉者,亲近大自然的豪情和执著。
在博友眼里,她是文字的修行者;在驴友眼里,她是挑战野外生存的跋涉者。博友们喜欢她,驴友们喜欢她,因为她的豁达和铁骨铮铮,因为她心底有一池清澈的水,清洗着生活。
户籍员和“黑户”
今年的3月12日,吴丽和魏家沟派出所民警一行,来到该区鸦儿崖乡鸦儿崖村的黄二柱家,给黄二柱智障的小儿子黄忠雨送去户口本。
黄二柱夫妻二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黄二柱因病没有劳动能力,家庭贫困,全家靠村委会救济维持生活,一女两子也都先天性智障。由于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担心被处罚,1991年出生的小儿子黄忠雨一直没有上户。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类惠民政策的实施,没有户口更没有身份证的黄忠雨难以享受社会福利。考虑到孩子以后的生活,其伯父向鸦儿崖村村委会、魏家沟派出所提出了申请,希望能为侄子办理户口。吴丽得知这一家庭的特殊情况后,多方了解实情,并着手为黄忠雨办理户口,3月11日,黄忠雨的户口手续全部办结。
借给黄忠雨送户口本的机会,吴丽一行走村串户探访民情。在鸦儿崖村,村民反映农民迁户遇到了没有大红本的难题;一些老年人行动不便,办理二代身份证时采录指纹有障碍。下一步如何协调这些问题,成为吴丽最关心的事。
在老窑沟警务室,吴丽查看警务室QQ群、微博动态,了解群众需求。她说:“以社区、农村警务室为依托,将新的户籍制度宣传到位,把公安便民服务真正送到群众家门口,群众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好了。”
本报记者 张冬梅 文/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