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破解融资难 私募债推开另一扇窗

时间: 2014年07月14日08:12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1亿元!一笔雪中送炭的资金于6月上旬注入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帮助这家始创于1838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加速门店升级和扩张。
    这笔资金并非银行贷款,而是来自一个全新的融资工具——私募债。私募债是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推出的一项创新业务。去年11月以来,包括双合成在内,全省已有5家中小企业成功发债,融资2.45亿元。
    “私募债为中小企业融资推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双合成董事长赵光晋感慨。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严峻,省内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愈加凸显,虚拟经济钱多、实体经济钱紧的矛盾如影随形。如何让钱找到项目、项目“不差钱”?7月上旬,记者采访发现,私募债“试水”发行,为这一问题找到了新答案,探出了新机制。
    企业体验
    债券融资有“甜头”
    ●门槛低、流程便捷、周期短
    ●发债使企业更规范,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得到提升
    从今年2月萌生念头发债,到4月中旬获准发行,再到6月初1亿元募资全部到位,私募债融资速度之快,令双合成的“掌门人”赵光晋直说“没想到”。
    在此之前,包括发债企业老总在内,许多企业家并不了解私募债是个什么“债”。事实上,在国内资本市场,私募债也是新事物。
    “私募债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以非公开方式,向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人发行债券融资。”山西股权交易中心董事长赵志明介绍,私募债发行采用备案制,对发行人的净资产、盈利能力没有强制性限制,对资金用途也无限制性规定,具有门槛低、流程便捷、发行周期短等特点,非常适合中小企业。
    2013年11月底,金虎便利率先“尝鲜”,分两期成功发行了我省首单私募债,发行规模达5000万元。今年4月中旬,募资规模为5000万元的榆缆集团私募债、亿元级的双合成私募债先后获准发行。紧接着,太原市本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私募债于4月底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募资规模为1500万元。5月8日,大同市开发区阳光小贷公司3000万元小贷债获准发行。而在山西股权交易中心,目前还有30多家后备企业在排队,筹备发行私募债缓解资金之渴。
    发行私募债,企业受益匪浅。双合成财务总监戴海亮说,2009年,公司投资5亿元在晋中建成食品工业园。随着企业扩张,资金越来越紧张,对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从银行贷款,缺乏抵押资产;靠企业自筹,速度跟不上。这些路都走不通了。”不需要资产抵押的私募债进入企业视线。1亿元,2年期,票面利率7.5%,加上承销等成本,综合成本约10%。
    对这次成功的直接融资尝试,戴海亮很满意。他说,新建门店的投资周期至少一年半,银行贷款是一年一贷,而私募债期限两年,避免了时间错配,还款压力小多了。“有了私募债,未来几年的发展有谱了。”
    本草农业董事长刘世斌则认为,发行私募债意味着企业迈进资本市场。发债过程也是企业的规范过程,内部管理得到改善,股权结构更加明晰,债权债务得到梳理确认,为将来上市打下了坚实基础。发债还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风险把控
    发得出去兑付得了
    ●按“两高六新”优选发行企业
    ●发行过程合规、合法
    由于发行条件较为宽松,有的企业将私募债形象地比作 “融资便利店”。但对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来说,“便利店”更意味着高风险,金融风险把控必不可少。记者了解到,在发行首单私募债之初,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就提出“发得出去,兑付得了”的原则。
    2013年8月底,山西股权交易中心成立后,对省外私募债发行模式进行了学习、借鉴,从我省实际出发,确定了我省私募债发行的流程。
    从发行企业来看,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是符合省政府扶持的新兴产业、“三农”、高科技产业的要求。具体讲就是“两高六新”,即高成长、高科技和新经济、新服务、新农村、新能源、新材料、新商业模式。比如这次发行债券的双合成,既有高成长性,其在阳曲县实施的玫瑰农业产业园项目又属于新农村概念。另一家发债的本草农业,拥有放心菜“维真”品牌系列产品,是知名的现代农业企业。
    对优选出来的企业,第一个要求就是保证债发得出去。赵志明透露,双合成私募债的票面利率是7.5%。“这是什么概念?当时南方一些地区私募债的票面利率是9.5%,我们整整低了2个百分点。即使与同期银行贷款比,也只高出1.5个百分点。”为什么利率这么低,投资者仍然愿意购买?“因为双合成是百年老店,品牌价值在那里放着。”
    债发出去,第二个要求是兑付得了。私募债发行过程合规、合法,会计师要出具企业最近两年的审计报告,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财务顾问要做好产品设计,企业的现金流、财务指标、到期兑付偿债能力都要进行评估,最后还要上发审会,通过专家评审才可报备发行。
    机制创新
    发现金融要素配置新模式
    ●地方投资者通过地方金融平台投资地方明星企业
    ●对接政策资源、引导资金资源,实现效用放大
    在短短的时间内,我省私募债发行已通过机制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模式。而正因为有了这种模式,金融要素才能通过市场配置到真正优秀的企业、项目,为实体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一个模式是地方投资者通过山西股权交易中心这一地方金融平台投资地方明星企业,这有助于破解“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社会资金多,投资难”的难题,盘活资本存量。梳理5个发债案例,记者发现除大同市开发区阳光小贷公司小贷债外,其他4个私募债都由本省银行机构承销。
    对这一现象,本草农业董事长刘世斌认为,本土银行积极承销私募债,一方面是由于同业竞争压力加大,急需拓展优质客户、增加综合收入;另一方面是因为本土银行更熟悉本土企业,这样银行很容易将自身储备的高净值理财客户转化为私募债合格投资者,实现企业、投资者、银行共赢。
    另一模式是,把政府扶持中小企业、“三农”的政策资源、引导资金资源对接到山西股权交易中心这一市场化平台,实现效用放大,进而辐射到中小企业。
    据悉,今年成功发行的本草农业私募债、双合成私募债都属于百企千村项目企业,发债企业获得了扶贫资金贴息支持。通过贴息,用少量扶贫资金撬动了社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事实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成为扶贫产业开发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首次尝试。

本报记者 张巨峰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