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的小夫妻,好好的新家借给对门邻居李大爷,说是要刮家临时放东西占用几天。谁知道大爷居然用新家放酒瓶、废木板等杂物垃圾,还堆了满满一屋子,一个多月了都不肯搬走。“大爷,求您把这些杂物搬走行吗?”家住杏花岭区迎春社区的居民小冯,面对家里堆成小山的杂物,又无奈又生气,还得跟李大爷说好话。
29日,见李大爷迟迟没有搬动的意思,小冯只好找到迎春社区,托社区干部们来帮忙解决难题,还自己一个干净的家。
天哪,大爷您把我的房子当杂货铺了?
小冯一见社区干部,就满脸愁容,“我现在真是很后悔,好心把房子借给对门邻居,结果却吃力不讨好!”原来,一个月前,对门邻居李大爷找到小冯,说自己要重新粉刷一下房子,想临时借用小冯的空房子放东西,还说两三天就完事。
小冯的房子买了一直没有住,妻子怀孕后一起住在父母家,本来打算等妻子生完孩子回来住,这小半年的时间房子就暂时空着。见李大爷开了口,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就当帮忙了。小冯和妻子商量后满口答应,隔天就把钥匙递给了李大爷。
中间小冯和李大爷联系,对方总说家里还没收拾好,得推后几天腾东西,小冯也就同意了。转眼一个来月过去了,28日,小冯回来取东西,拿备用钥匙一开门,一股臭味扑面而来,瞬间把他顶了出去。小冯定定神,再推门一看,屋里全是旧衣服、酒瓶子、废木板等杂物,70多平方米的家里到处都是这些东西,堆了满满一地。
“味道别说有多难闻了,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的塑料袋一团团地摆在地上,地板都变色了。”小冯瞬间就被“引爆”了,自己好端端的新家,咋就变成了垃圾回收站,换成谁不会生气啊?
小冯当即敲开对门李大爷家的门,质问到底怎么回事。李大爷倒也坦然,见了小冯满脸笑容,连着说好话,说自己家里的杂物太多,一下子清理不完,让小冯多担待。
邻居的怪癖,让人很头疼
“这哪是家里的杂物,明明就是一堆垃圾,您赶紧搬吧!”小冯哭笑不得,又不好冲老爷子发火,只好忍着怒气劝说。李大爷嘴里说着“马上就搬”,可就是不见动静。后来,有的看不过的邻居告诉小冯,这个李大爷是有名的爱倒腾东西,什么都往家里搬,自己家都快成了垃圾堆了,社区还清理过好几次呢。
小冯这才恍然大悟,都怪自己买房子后,没打听清楚邻居们的情况,就好心把房子借给了李大爷,这下子“鸠占鹊巢”,自己有苦也说不出了。“你还是找社区帮忙吧,让社区干部出面和李大爷说,他应该会搬的。”有好心的邻居给小冯支招,他这才着急地找到了迎春社区。
社区干部们一听是李大爷的事,都替小冯出主意。“没关系,这事我们来帮你,一定会解决的。”社区干部们说,其实李大爷这个怪癖,邻居们都知道。
今年60多岁的李大爷,拿着退休工资,平时生活也没什么压力,和老伴一起生活,孩子们也时不时回来看望,按说挺幸福的。但他偏偏有这个怪毛病,让邻居们为之侧目。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李大爷见了纸片子、木板、酒瓶子,就要往家拿,拿回去也不卖钱,就是一股脑儿地堆在屋里,家里放不下就堆在过道。
越攒越多,越来越让邻居们不满意,社区干部们还找过他好几次,劝他把杂物清理掉,也帮着清过好几小车,但这个捡东西的习惯,李大爷是谁劝都改不了。
万幸,成吨的垃圾搬走了
眼下,不知情的小冯被李大爷堆满家的垃圾,弄得手足无措,社区干部们赶紧帮着协调。
一进楼道里,隔着门都能闻到臭味,社区干部们更是感同身受。敲开李大爷家的门,社区干部们一提小冯的事,李大爷满脸堆笑,满口应承,“我一定尽快搬,没问题!”“大爷,您就别‘打太极’了,说搬咱们就搬,再拖小冯真生气了。”社区干部深知李大爷又会拖时间,趁热打铁,劝他赶紧搬。李大爷看看小冯,迟疑了一会儿,这才点头答应,立刻动手搬走杂物。
社区干部们也上前要帮着搬,被李大爷摆手阻止了,“我自己就行,你们快忙去吧!”有了解情况的邻居在旁告诉小冯,其实李大爷是想把里面有用的东西,再搬回自己家,不想让当成垃圾都扔了。
小冯哪管那么多,打开门,一通忙活,捆成堆的纸片和旧衣服、编织袋里塞满了的酒瓶子、废纸箱里摆着的塑料花和木板子,全都一股脑儿地扔下了楼。“我来搬,别把酒瓶子摔坏了!”李大爷心疼地赶紧接过编织袋,像抱宝贝一样,抱着一袋子酒瓶子,吃力地搬下楼。
围观的邻居们有的也上前帮忙,从3楼到楼下,一趟趟地搬运杂物,整整忙活了半天时间。看着楼前满当当堆了足有成吨的杂物,小冯心里那个痛快啊!
社区干部和李大爷说好,搬下来的杂物,用不着的就赶紧找车清运走,不能再挪到别的地方堆起来。“大爷,我就不说什么了,这回就算完了,以后您可别再开口找我借房子了!”小冯清理完东西,回头不忘提醒李大爷。
李大爷头也没抬,应了一声后,手里一直忙活整理着那些“宝贝”。经过这件事,小冯心里暗自祈祷,“希望以后别再遇着这样的‘奇葩’邻居了,咱真操不起这心啊!”
延伸调查
你有这样的奇葩邻居吗?
小冯这样的郁闷事不是偶然,记者在随后的走访中,好多位受访者都说自己遇到过类似的“奇葩”邻居,而且都是心里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事例一:卖保健品的邻居口若悬河,一坐就是一个小时。
市民刘女士说,她家楼上邻居是卖保健品的,口才特别好,跟谁都自来熟。三天两头来她家推销产品,经常一坐就是一个小时,话题从家长里短到国家大事,最后总要归到她推销的保健品上,刘女士为了图个清静,不情愿地买过好几次。可这还不算完,自己家的门依旧经常被邻居敲开,有时候刘女士要做饭都不赶趟,可又不好意思撵人家走。刘女士说,她的郁闷,是从物质到精神的。
事例二:晚上9点就睡觉的老两口,楼上一有动静就“抗议”。
市民贺先生家楼下是一对年过七旬的老两口,这老两口的生活特别规律,白天遛弯,晚上9点肯定要休息,而且睡觉特别轻。贺先生一家三口都不敢在家里大声说话,动静一大,老两口肯定来敲门提醒。儿子练琴只能错开老两口午休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不然家里的暖气管子一定会被楼下老两口猛敲“抗议”。作为球迷的贺先生,最近晚上看世界杯十分郁闷,半夜看到激动处都没法大声叫好,差点憋成“内伤”。
事例三:性格内向的姑娘,偏偏对门是个“开放型”的小伙。
在下元某城中村租房的姑娘小珍性格内向,对门却住着个性格开朗的小伙子小峰。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小峰总爱晚上敲门找小珍借东西,不是借牙膏就是找水喝。天气热,小峰还时不时光着膀子进出,小珍是抬头也不是,低头也不是。因为小小的出租屋里都比较闷热,同一个楼的邻居们中午吃饭基本上都开着门,挂着门帘。每次小珍一掀门帘,就能看到小峰豪放地坐在门口,露着发达的胸肌,面带微笑看着她。这让小珍很尴尬,她尽量不和小峰搭茬,却总也躲不过去。
本报记者 张婉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