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放榜,高校争抢优质生源大战也迅速打响。学生刚查到分数,就有国内顶尖高校招生组老师找上门;多所内地和香港地区名校的招生老师广撒网、“打爆”高分考生的手机;不少名校承诺,只要学生愿意报考,专业、奖学金、出国交流机会等都“好商量”……
白热化的生源争夺战能否“掐”出一流大学?
愈演愈烈的“掐尖大战”
25日下午两点是湖南高考分数放榜的时间。长沙市某中学的刘同学刚查到分数,就接到了来自北京大学招生组的电话:“你考的分数报考北大很有希望,一定要报哦。”刘同学告诉记者,“班上考取高分的同学基本上都收到了这样的电话。”
据媒体报道,今年首次在江苏招生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出动了副校长、院士的豪华招生团队,在江苏省多市率先将20多名有望就读清华北大的高分考生收归麾下。
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分析专业就业前景、量身定制双学位专业……有招生组老师表示,与考生“谈判”的过程几乎是给每个人做了一场“人生规划”。
为了吸引高分学子报考,不少高校设置了入学奖学金。记者了解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提出,省排名前200名的学生,如果报考航天航空大学的吴大观班,入学即一次性奖励12.5万元。“虽然清华、北大有巨大吸引力,但并不是所有的高分考生都能选到一个好专业,所以希望争取这部分的考生来报考我们学校的顶尖专业。”北京某大学招生组的老师告诉记者,为了让高分考生选取专业吃上“定心丸”,他们还推出盖了学校印章的“录取推荐表”,承诺只要高分考生报考,“所选专业优先录取”。“可调剂专业”政策也是很多高校吸引考生的好办法。“如果没录取到满意的专业,入校一年后成绩排名在前10%,可以换专业。”有业内人士透露,这种政策可有效防止学校非热门专业受冷遇,从而拉低“录取分数线”。
前移的“战场”
实际上,不仅是考后“掐尖”,在高考前的自主招生阶段,高校对优质生源的争抢就已经“白热化”。
记者在湖南一所省重点中学了解到,“比如,北大、清华这两所学校的自主招生是两个互不干涉的系统,学生只能从中选一,因此他们都希望学校将最优秀的学生给推荐过去。”有老师向记者透露,“自主招生是学生自愿选择报考,但如果出现尖子生大多选择了某所学校,那么另外一个学校就会有意见。中学方面的老师就需要出面做学生的工作,尽量协调一下,均衡一点。哪所高校都不能得罪,不然可能会影响到来年对我们学校自主招生名额的限制。”
“虽然自主招生名额有限,但对象范围基本都是学校的尖子生。因此在报名的层面上,对考生就已经有了‘前期’影响。哪个学校好,哪个学校适合自己,学生这种意向会持续影响到后期的高考报考。”这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
正因如此,竞争关系明显的清华、北大还将与优质学生对接的“触角”前移至高二。在湖南某重点中学,每年高二暑假,学校就会推荐考试排名靠前的学生参加暑期夏令营,参加后可以零门槛参加该校的自主招生。“清华、北大都有自己的夏令营,安排学术讲座、科学活动等,让学子感受校园的人文、学术气氛。”一位参加过的学生告诉记者,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种夏令营实际上就是对优质生源的“软广告”。
“提前‘订制’优质生才靠谱。”山东省城一家高中的老师表示,如今不少高校都选择精确瞄准重点高中,通过联合办班的方式培养自己未来的生源。
不仅成绩优异的学生炙手可热,顶尖特长生,更是各高校争相抢夺的重点。
“掐”出来的名校?
“现场咨询、电话咨询、介绍学校专业优势、出台奖学金政策,这些规范化的招生举措都没有问题。但是,向学生家长宣扬不实的信息,这些违规现象值得重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
事实上招生“暗战”之下,一些“违规招生”行为也在悄然发生。讲竞争对手学校的坏话、搜罗对方的负面帖公开发布、用欺骗语言影响考生的志愿选择。
2011年7月,复旦大学曾在其招生网上发布声明,上海西南一理工科高校招办老师冒充复旦老师致电考生,称此前与复旦所签预录取协议取消,导致部分考生受骗修改志愿。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在其本科招生网上针锋相对地发布一则兼具回应、澄清和谴责性质的声明,直指有关“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部分言论影射了交大。高校之间的“掐尖战”的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熊丙奇建议,高考可以采用如今初升高的“等级评分制”,增加高校对学生的自主考评项,实现“考分+能力”的双重评价,弱化对分数线的苛求。
不少专家还认为,一些高校费尽心思将优质生源吸引入校,在培养环节却严重滞后,造成了不少学子入学后迷惘、失落。他们建议“抢优质生源”应该比拼教学质量和教育服务,应摒除“重招生、轻培养”弊端,优秀的大学不仅要吸纳优秀的人才,更要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据新华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