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山西最美乡镇干部”事迹展示

时间: 2014年06月23日02:36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李喜爱:事必躬亲,她能抵得上穆桂英

    从事乡镇工作20余年,舍小家顾大家,严守工作纪律,干事能抵得上穆桂英的“全国人民最满意公务员”。
    李喜爱,女,1969年10月出生;1991年,在吕梁市交口县桃红坡镇参加工作;1999年至2001年,任原川口乡党委委员、宣传员;2001年至今,在温泉乡政府工作,先后任党委委员、统战员、副乡长。
    调任温泉后,李喜爱开始分管教育工作。温泉乡小学和中学是分开的两所学校,上世纪80年代建成,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修缮,尤其是小学。2008年省里提出实施校安工程,李喜爱大胆提出将两所学校合并。在她的努力下,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并投资200余万元实施了温泉中学校舍加固工程。2010年,温泉小学和温泉中学合并,成为现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从事乡镇工作20余年来,组织安排她到哪里,她就干到哪里、干好在哪里。有村民说:“李喜爱做的好事海了去了,她不是对一两个人好,对所有人都真心实意。”她对每一项工作都事必躬亲。她吃住在乡里,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温泉乡乡长说:“她对温泉乡的牵挂,超过了对家人的关心。”老百姓称赞她能抵得上穆桂英。

    白卫平:“笨蛋”不笨,他是榆社“鸡司令”

    让“养鸡不赚钱”成为历史,更是让“榆社笨蛋”远近闻名的笨鸡产业转型发展的引路人,人称“鸡司令”。
    白卫平,男,1972年12月出生;1993年进入晋中市榆社县畜牧局工作,1999年调至岚峪乡,历任农机站站员、站长,科技副乡长。2009年至今,任岚峪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白卫平是岚峪乡乃至榆社县笨鸡产业转型发展的引路人。毕业于朔州农校动物饲养饲料专业的他,初到岚峪乡工作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养鸡不赚钱,换个油和盐”。白卫平决定打破这个“魔咒”,他从自己赔钱搞实验开始,发展到带着乡里3000多人养殖笨鸡,让村民们因此致富。如今,榆社县的笨鸡存栏数从20万只发展到了300万只。
    他独创了户外围栏养鸡法。2009年,榆社县开始大面积推广这种养鸡法。目前,全县围栏养鸡场发展到了33个,所产的笨鸡蛋成了远近闻名的营养食品。他还是岚峪乡温室大棚蔬菜的拓荒者,是当地养猪和种植核桃、小杂粮等的引领者。
    在白卫平的引领下,岚峪乡“核桃、笨鸡、大棚菜、小杂粮”4项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马健:为民解忧,他留下美丽“小镇故事”

    爱读书,爱写作,重情义,能担当,把自己当成百姓的孩子,一双布鞋走进了百姓心里,一心为民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马健,男,1971年6月出生;1992年在临汾市襄汾县农业局参加工作,1997年开始在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工作,2010年至2012年任古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12年至今任邓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马健脚上总是穿着黑色条绒鞋面、手纳千层底的布鞋。他说,穿布鞋一是下乡走路舒服,二是容易和乡亲们消除距离感。
    在古城镇担任镇长期间,马健主动了解群众困难和诉求,面对非法涉爆、私挖滥采,他敢抓敢管。2012年调任邓庄镇镇长以来,他先后促成邓庄镇投资39亿元、落地29个工农业转型的项目。他常年坚持撰写工作笔记,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资料,并根据工作实践撰写了《小镇故事》,这本书成了很多乡镇干部的学习读本。
    在邓庄镇,马健学会了用飞信,他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有问题就用飞信群发给村里的干部们。一位村干部说:“马镇长心细,跟百姓有关的他都关心。”

    王存玲:大爱无垠,她把残疾人当亲戚

    和老百姓一条心,为公道不怕得罪人,把全镇所有残疾人都当成亲戚。
    王存玲,女,1963年出生;1985年至2001年任阳泉市平定县冶西镇计生办主任,2001年至今任冶西镇民政办主任、残联理事长。
    无论是做计生工作,还是民政工作,王存玲心里就一个念头:要和百姓一条心。在走访工作中,她得知有些学龄孤儿没有上学,立即向上级部门反映,并启动“救助孤儿返校”活动,在全镇机关单位进行募捐。最终,全镇18名孤儿全部得到救助。2004年,阳泉市首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在冶西镇启动,负责低保工作的她在短短20天时间里走访了310户困难群众,核实低保条件,列入低保对象,真正做到应保尽保。
    在冶西镇,王存玲有很多“亲戚”:作为残疾孤儿白艳云的“姨姨”,她多方努力让这个智力残疾的孩子住进了敬老院;作为盲人袁如福的“姐姐”,她帮袁如福与学校联系,减免了孩子的学费……全镇460多个残疾家庭,几乎都是她的“亲戚”。

    刘会平:发展山乡,他曾七请投资商

    在群众眼里,他岁数不大,说话却入情入理;遇到纠纷,他总是多为老百姓着想;为带领乡亲们致富,他七请投资商。
    刘会平,男,1978年出生;历任忻州市五台县台城镇镇长、高洪口乡党委书记,2013年11月至今任豆村镇党委书记。
    2010年,顺利完成五台县城扩容改造中的拆迁征地后,32岁的刘会平离开热闹繁华的县城,一头扎进大山深处的高洪口乡。高洪口乡山多、沟多、石头多,但地少、人少,带领乡亲们致富成了刘会平的头等大事。确定发展方向后,刘会平开始寻找企业投资。在他多达七次的真诚邀请下,产量大、投资小的籽粒苋项目在该乡落户。“心系百姓,为民解忧”是他刚上任高洪口乡时,村民张松鹏送给他的第一面锦旗——多亏了刘会平多方协调,张松鹏被拖欠7年的十多万欠款才得以解决。此后几年,刘会平为村民们解决多起问题,乡亲们又送了他两面锦旗。
    2013年,来到豆村镇后,在刘会平不遗余力地奔走下,已有多家企业相继投资豆村镇。

本报记者 王小强

    ○评委寄语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们永远在路上。
    ——山西省委组织部组织指导处处长张志刚
    ●这些乡镇干部敢于担当、勤政为民、务实清廉,符合我们好干部的标准。
    ——山西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管理处处长钟占荣
    ●种德、达志、敬业、乐群、为民、奉献,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向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最美乡镇干部”学习。
    ——山西省委组织部党员管理处处长 邢益民
    ●你们扎根基层,忘我工作,才使共和国大厦巍然屹立。你们亲民爱民,无私奉献,才使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
    ——山西省委组织部党建所(考试中心)所长(主任)余国琦
    ●选树宣传“山西最美乡镇干部”事迹,传递正能量,引导激励乡镇基层干部爱岗敬业、扎根基层、务实为民、无私奉献,为我省转型跨越和基层政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向“最美乡镇干部”致敬!
    ——山西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张丽霞
    ●有美的乡镇干部,就有美好乡村。
    美的 “乡官”是斗士,率领群众奔向致富之路;
    美的 “乡官”是卫士,守护着一方安宁与和谐;
    美的 “乡官”是旗帜,引领着成千上万的乡村干部做人民的公仆。
    ——山西省人大农工委办公室主任高在前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