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襄汾县邓庄镇温泉村“温泉小镇”项目征地进村第一天。上午8点半,马健已经在村委会工作了一段时间,头顶上并不茂盛的头发直直竖着。看到记者进来,马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起身时,他的嘴角下意识地呲了一下。邓庄镇信访办主任侯孟福悄悄告诉记者,这段时间马健的腰疼得厉害,在家里躺了十几天,前段时间抽空去医院拍了片子,医生排除腰椎问题后,他便放松了治疗,又到岗上班。
马健是邓庄镇镇长,他撰写的记述自己工作的《小镇故事》出版后,就成了名人。干部学习、媒体采访、演讲报告,然而本职工作依旧是他不能放松的重点。
遇到突发事件和纠纷他处理得井井有条
“征地马上就开始了,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就是!”“不给个说法,我们就不走!”还未来得及和记者交谈,温泉村村委会大门口就传来嚷嚷声,马健闻声出去。大门口,一个村民手中拿着一张打印好的A4纸一边挥舞,一边大喊,身后紧跟的八九个村民随声附和。
马健刚站定,站在前面的那个村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试探道:“你是镇长马健?”马健一边点头一边接过“申诉书”,“你们有啥事儿,跟我说!”看了内容后,马健抬头道:“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个活儿我接了!”
“光说接了有啥用,啥时候能给我们办了?”倚在电线杆上的一个村民质问马健。马健咧嘴一笑:“开的是店,卖的是面,不怕你吃十八碗,咱们都是现场办公,不怕大家反映问题,但是解决事情需要个时间。”
“多长时间能解决了?不要一句‘需要时间’就打发我们!”一个蹲在墙根的女人抬头冷声问道。马健脸色一沉:“别抬杠,大家反映的问题,我需要时间调查,就像你们来吃饭,我需要时间做饭一样。我马健保证一定尽心尽力给大家办!”带头的村民与其他村民低声商量了几句,笑道:“马镇长是有头有脸的人,肯定不会骗我们,大家欢迎马镇长给咱们解决问题。”说完,他带头鼓起掌来,人群里也传来稀稀拉拉的掌声。
“好,咱都是明事理的人,现在你们登记一下名字。”马健说,“无论群众反映什么问题,一律登记在册,随后请司法局和经管中心的专家调查处理。”
见马健话说得坦荡,带头的村民登记后伸手拉住马健的胳膊道:“马镇长,我们的事情就靠你了!”马健笑着推开他的手,开玩笑道:“靠是没问题,关键不能胳膊靠!”几个村民咯咯笑起来……
村民们离开后,马健打开电脑,在征地日志里写下:征地要走好群众路线,跟群众解释清楚,有钉子户不配合,就说明根子在我们身上。此事要快速调查,情况属实,马上处理,若是胡闹,不能容忍。
对这次突发事件,马健处理得井井有条。对事件的解决,他也胸有成竹——做了近4年镇长,他已经顺利解决过许多类似的纠纷,他相信,只要工作到位,事情就一定能圆满解决。
脚下一双布鞋,穿出了百姓情怀
马健脚上穿着黑色条绒鞋面、手纳千层底的布鞋,与T恤和西裤搭配起来,布鞋初看显得很突兀。看到他握着老百姓的手用方言拉家常的样子,布鞋似乎又显得很自然。“你可不要笑我啊,我穿布鞋一是下乡走路舒服,二是容易和乡亲们消除距离感,穿布鞋说到底是穿感情。”
马健和布鞋还有一段故事。
那是2011年4月6日,马健还在古城镇当镇长,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拎着布袋走进他的办公室。老太太姓王,是古城镇京安村的一名老上访户。年轻时,她曾是村里的计生员,由于工作出现问题,村里把老太太调整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告状告了19年。
听完老太太的讲述,马健说:“王妈妈,我能给您讲一个故事吗?”老太太点点头。“有个老太太,如果还活着,比您的年龄还要大。1953年,她从临汾师范毕业后当了老师。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人得了精神病,稀里糊涂地连工作也没了。40多岁她才成了家,几十年来住的都是‘土改’分的牲口圈。她生了3个娃,一个娃夭折了,二娃也在她70岁的时候去世了。后来,她跑过多少回,问过多少回,工作怎么回事,看国家能不能给发点儿钱,最后还是没有。”“这个人就是我娘。我娘的工作我后来也问过,但还是没有解决。”马健说到这一句时一度哽咽,他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老太太也坐在一旁抹眼泪,后来办公室有人进来,老太太放下材料走了。
过了几天,老太太又来找马健,两人拉起了家常。老太太突然问:“你穿布鞋吗?”马健说:“穿!小的时候可想穿一双好看的布鞋了,可是我妈妈不会做。”“我做得可好了!你能来我家吃饭吗?”“吃!”
过了几天,马健去老太太家吃饭时,老人拿出了自己赶工做的布鞋。马健一比划,大小正合适。随后的几个月,马健与老太太进行了多次交流,最终,老太太答应再不上访。“前几天,她还给我寄了两双。我打电话说,你寄啥了么,我不忙了过去看你。她说,她知道我忙。你看看,多善良的老人。”马健端详着自己脚上的布鞋,走了神。
跟老百姓有关的事,他都关心
6月4日下午5点多,马健赶回镇政府,办公室里还有几名村干部等着向他汇报工作。坐在沙发上的下西梁村村委会主任杨军峰看到马健进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马镇长,村里的卫生又搞了一遍,你啥时候得空,过去瞅一眼。”
原来,5月上旬,邓庄镇进行了卫生清理活动。5月18日,第一次镇内检查后,杨军峰收到一条群发的短信,点开一看,他恨不得找个地缝躲起来。“下西梁,屁股大,都怪平时老不擦。费了劲,作了难,村里牌楼刷一刷。”旁边的西侯村村支书梁勇杰掏出自己的手机,找见这条短信给记者看。小王村村委会主任刘月胜也摇了摇手机:“我们都收见啦!”
调任邓庄镇镇长后,马健学会了用飞信,他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有问题就整理一番,用飞信群发给村里的干部们。“我手机里马镇长发的短信有好几百条,我都没有删,有时候是批评工作不到位的,有时候是重点表扬的,他的短信一发,我们就知道其他村的情况和最近的工作重点了。”梁勇杰说。
马健接过话茬:“搞工作要动脑筋,群发短信节省了大家时间,又能随时通报工作进展,也凝聚了大家,让大家有个归属感。”
记者粗略翻阅梁勇杰的手机短信,内容涉及抓传销、防洪水、修喇叭、合作医疗,甚至还有企业的招工信息,内容丰富,五花八门。梁勇杰说:“镇长细心,心里有大家,跟老百姓有关的他都关心。”
送走几位村干部,天色已黑。坐在镇政府后院的梧桐树下,马健与记者聊起了他的书。“《小镇故事》我们都看了,文笔很鲜活、精彩,大家说您是少有的会写书的镇长,想到过会因为这本书出名吗?”马健的思绪仿佛回到从前:“吕梁农校那会儿我就是文学社社长,喜欢写个诗拉个提琴,工作以后还是喜欢写东西,从农业局到组织部,不忙的时候就看书写文章,家里穷就捡废纸写,正面写了背面写。几十万字呀,文笔就是那个时候练成的。出名还真没有想过,就是想把自己做的工作总结出来,是个宝贵经历。”
翻开马健早期的习作选,“想起你们及旧历的一月,想起乡下冰封的土地,我的眼睛蓄满泪水……”文字里涌动着浓浓的乡情。“很多事情做来不易,只要戒掉贪、懒、怕,再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啥都不是问题。”马健指着自己的左胸说,“内心如何就强大了?读书、思考。”
本报记者 郝宏
○个人简历
马健,男,1971年6月出生,1992年在襄汾县农业局参加工作,1997年在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工作,2010年至2012年任古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2012年至今任邓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工作实绩
在古城镇担任镇长期间,马健主动了解群众困难和诉求,面对非法涉爆、私挖滥采,他敢抓敢管。2012年调任邓庄镇镇长以来,他先后促成邓庄镇投资39亿元,落地29个工农业转型项目。他常年坚持撰写工作笔记,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资料,并根据工作实践撰写了《小镇故事》。
○他人评价
“工作上我们亲密无间,是好搭档;生活上我们是好兄弟。马健是个非常有魄力的乡镇干部,他爱读书、敢担当,值得大家学习。”
——邓庄镇党委书记任治中
“马镇长是我们大家的主心骨,他在邓庄一天就是我们邓庄人一天的福气。”
——邓庄镇下西梁村委会主任杨军峰
“没有见马镇长本人之前,觉得电视上的他是个好干部;见了马镇长才知道,他比电视上的还要好。”
——邓庄镇小郭村村民刘秀珍
请您投票选出“山西最美乡镇干部”
投票时间:5月27日8时—6月19日18时
投票方式:网络投票 1、打开山西新闻网网站,进入山西晚报数字报网页,即可进入“山西最美乡镇干部”评选活动专题页面。2、打开新浪山西网站,进入“山西最美乡镇干部”评选活动专题页面。网址:http://shanxi.sina.com.cn/news/zt/zmgb/index.shtml(注:每个IP每天给每个候选人限投1票。)
短信投票 山西省内手机 (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可编辑“XP”加候选人编号发送到1062800108。如:01号候选人,编辑XP01发送到1062800108。(注:每个手机号每天限投20票。资费:每票1元,不含通讯费)
咨询电话:0351—4281062候选人名单及编号:01马 健 02王存玲 03申飞飞 04白卫平 05石双喜 06刘会平 07成拉旺 08毕振源 09李天福 10吴生权 11杨良贵 12张 波 13李明霞 14陈 剑 15李培斌 16李喜爱 17曹永红 18崔振堂 19葛根朝 20魏 波
○结束语
20天,20位乡镇干部一一亮相。
在田间,在地头,在广袤的土地上,他们务实担当的身影清晰可见;
在坊间,在炕头,在老百姓的心里头,他们清廉为民的事迹温暖人心;
他们有的来自乡镇党委、政府,有的来自民政所,有的来自司法所,有的来自派出所,有的来自文化站,有的来自林业站,有的来自农技推广站……
他们像地基中的钢筋一样,满怀深情,坚守在泥土里,默默服务着一方父老。
我们走近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他们,感受他们。也许我们不能展示他们的全部,但一路走来,每一个最美的瞬间仍深深打动着我们。
今天,寻访“山西最美乡镇干部”之旅结束,向他们致敬!他们无私奉献的“大美”将得到传扬,他们身上所蕴含的正能量将继续传递。
“山西最美乡镇干部”评选投票活动今日18时截止,哪位候选人的事迹感动了您,请抓紧时间为您心中的“最美”投上宝贵的一票。10位“山西最美乡镇干部”将于近日评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