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星期五,崔振堂打算空出这最后一个工作日来创作“快板书”。他已经完成了几个段子,准备等村里割完麦子,就发下去让村民排练。
往年的这个季节,每天吃完晚饭,崔振堂总是准时8点来到文化站,准备好音箱,不出20分钟,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就会把文化站前的500平方米广场挤满。音乐一响起,一场夏日夜里的广场舞便拉开帷幕。
但今年有些不一样,镇里道路改造,文化站正好压线,只好拆除。新的文化站得等到明年才能建好,崔振堂的心里空落落的,他想着赶紧再“弄”几个事,让乡亲们热闹起来。他正在筹备几场消夏晚会,一个村一个村轮着来,为了充实晚会的内容,他创作了快板、小品。
想了一刻钟,他想起了上个月听村里一个人说起的找狗的故事,找到了其中的包袱,微微一笑,他喝了一口茶,笔尖飞快地在纸上写了起来。“崔老师,崔老师……”刚写了没几行,窗外一个人的叫喊声,让他停下了手中的笔。来人是圪台村的村委会主任,他告诉崔振堂,这几天女子水鼓队又开始训练了,但发现搁置了几个月的水鼓有的竟然漏水了。
“玩潮流”的农民们
在圪台村委会不远的农田里,阳光在刚刚长起来的玉米幼苗上“镀”了一层金色的边,40岁的贾秀英正在自家地里拿着锄头除草。丈夫在外打工,家里这几亩玉米地全靠她一个人打理。
她扛起锄头准备回家,走到村里的大路上,就听见头上有人叫她名字,一抬头,是一个干瘦的中年男人,“呀,崔老师,你咋来了呢?”
崔振堂此时正在房顶上,排练场所有限,这个露天广场上戏台的屋顶就成了水鼓队的排练场,“刚过来,听说你们的鼓有点问题,过来看看”。
听说崔老师是来看鼓的,贾秀英高兴了起来,往家一溜小跑。村委会主任也在一家一家地通知“崔老师来了……”
不一会儿,刚刚放下锄头,洗了把脸的五六个村民陆续来到屋顶。她们从屋顶的仓库里把自己的鼓推了出来。
这鼓和一般农村常见的威风锣鼓不一样,崔振堂向记者介绍说,这是水鼓,是一种“高科技产品”,鼓里面安装着LED灯,鼓面有一个几公分厚的槽,可以在鼓面上注入水,敲起来的时候,水花四溅,灯光一打,似火树银花。
每个鼓都准备妥当,村主任放起音乐,是很潮的DISCO,这种常见于城市夜生活的音乐在这个乡村的露天屋顶响起,显得格外引人注意。“来,大家敲起来,我看哪儿漏了……”崔振堂指挥着。这些刚刚还在地里干活的农村中年妇女们,一下子变成了酷酷的舞者,鼓槌翻飞,水花随着音乐的节奏拉出一道道水帘。
她们这支“水鼓舞”竟然是现在世界排名第一的DJ Tiesto那首著名的“Tiesto Dance 4 Life”其中的鼓舞篇章,当年Tiesto开创性的电音水鼓,用激光技术将鼓面的水与节奏完美碰撞,成了全球最潮的舞曲和现代艺术。Tiesto绝对想象不到,现在演奏这支鼓曲的会是眼前这样一群农村妇女,尽管她们没有完美的舞者身材,没有绚丽的打鼓技巧,但她们也融入了这支充满电子乐的鼓曲中,一招一式酷劲十足。
这边水鼓队的排练引起了不少村民在屋下围观,那边崔振堂一个鼓一个鼓检查,最终发现是鼓里面的胶皮因为天热老化而裂缝了,他马上给厂家打电话寻找配件。
野川镇的“缤纷舞台”
40岁的郭雪娥是水鼓队的队员。她告诉记者,之前她从来没有演奏过什么乐器,唯一参加过的文娱活动就是到戏台的后台,看演员们排练。
2012年的一天,镇里文化站的崔振堂来到了村里,想让村里人报名组建一支“水鼓队”,郭雪娥也不知道什么是水鼓队,但经不住村主任和崔振堂劝说,就报了名。
崔振堂告诉记者,当时村里已经有了秧歌队、腰鼓队,他想弄一个新鲜的队伍,不要让村里组织的文化活动总是那么土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了水鼓,于是他开始上网寻找,最终在河南偃师找到了一家可以生产水鼓的厂家,他马不停蹄过去看货。
找好了水鼓,崔振堂挑中了圪台村,村里妇女多,年龄也合适,他和村委会商量好,又从县城请来一位音乐老师。
都是一群种地的农民妇女,学鼓很热情,但第一天上课老师讲的是乐谱,大家顿时傻眼了,有一半的人想退出。崔振堂就给大家放起了水鼓的录影带,鼓励大家说:“弄成了,咱们村肯定最料爆(当地方言,光荣的意思)”。晚上吃完饭,队员们就从家里出来,到村委会的广场上来学谱,每天1个半小时,学了20多天,才把谱掌握。
刚开始想退出的人,渐渐地也喜欢上了水鼓。打鼓是个热闹的事,尤其是最潮的电子乐,让参加鼓乐队的女队员们开了眼界。“就像电视里的那些摇滚乐队一样,我们练的时候特别苦,刚开始不上鼓,把自行车轮胎皮绑在板凳上当鼓面来敲,反复练习。”37岁的张秀梅说,她最后伴着音乐敲起鼓来时,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年轻时候。
一年后,这支女子水鼓队终于成型。当她们最终被选中参加2013年高平市春节联欢晚会时,亮相的那一刻,完全是一支时尚的电子乐团,队员们因为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兴奋地谈论了好几天。
如今,这支农民组成的水鼓队成了野川镇乃至高平市的招牌,队员们技艺越来越娴熟,而且也能接到一些外面的邀请,让她们去商业演出。虽然演出费并不高,但自己的艺术有了价值,这让很多队员感到特别骄傲。
除了水鼓队,崔振堂到野川镇近30年的工作,为镇里的乡亲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演小品、第一次举办合唱比赛、第一次举办农民运动会、第一次举办农村灯会,现在他又在筹办新一届的农民书法比赛。
想让乡亲们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夜幕降临,和其他乡村相比,野川镇的各个乡村似乎要热闹得多。路灯下,许多露天小摊开始营业,乘凉的村民聚集到了村里的广场上。不一会儿,有人推出了半人高的音箱,广场舞开始了。
谈起村里广场舞的开展,崔振堂说最初只是想让村民们多运动运动,村里的夜生活非常单调,尤其农闲的时候,大部分都在打麻将、拉家常。崔振堂去晋城市开会的时候,发现城市里的广场上总有人跳广场舞,就想把这东西也弄到村里来。
当时没有人响应,他就一个村一个村地跑,先把几个年轻人发动起来,请来老师到文化站里教。渐渐地,大家习惯了文化站里的音乐声,来跳舞的人越来越多。第一批学会的人,又成了各村的老师,带动起各村的广场舞风潮。
南杨村村民李艳琴就是这样成了村里的广场舞带头人。她告诉记者,崔老师不但教会大家跳,而且还组织比赛,让各村跳的人积极性越来越高,现在广场舞比赛已经连续组织了5届,全镇1.5万人,参加各种广场舞的就有6000人,从小孩到老人,大家都养成了吃完晚饭出门跳舞的习惯。
在许多村民眼里,崔振堂弄文艺、写作品、办晚会……样样都拿手。“三八”妇女节举办全镇各村的舞蹈会演,“五一”举办篮球等体育比赛,“七一”举办大型文艺晚会,乡村青年歌手大赛,上党戏曲比赛,野川镇的各种文化活动就停不下来。2013年5月,野川镇第二届全民运动会开幕,全镇600多名文艺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演出。开幕式分为六个乐章,分别表演了锣鼓、水鼓、腰鼓、秧歌舞、健美操、扛桩文化节目。运动会期间,500多名运动员进行了一周的比赛。
在很多地方,基层文化站没有多少事可干,上级也没有硬性考核,是个闲职。但崔振堂却忙得不亦乐乎,他说“农村不是不需要文化,而是必须要有适合农民自己口味的文化产品,我想让乡亲们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些。”
本报记者 刘斌
○个人简历
崔振堂,1964年出生,1984年参加工作,1987年入党。大学本科学历,1984年至今担任晋城市高平市野川镇文化站站长。
○工作实绩
在崔振堂的努力下,野川镇在全市率先建起了高标准综合文化站,全镇24个行政村都建起了文化大院,建起了文化宣传队伍。他先后组织了传统体育赛、落地花灯展、大型元宵晚会、农民合唱比赛等。组建了腰鼓队、水鼓队、模特队和文艺演出队等多支文艺演出队伍。2010年,野川镇荣获“山西省全民健身先进镇”称号,崔振堂也荣获“山西省敬业奉献模范”提名奖。2011年,他荣获晋城市年度“文化人物”称号。
○他人评价
他这个人闲不住,在镇里文化站工作了30年,很多村民都不敢想象自己还能参加这么多文化活动。
——高平市野川镇镇长 李树中
去年我们村里组建了九莲灯表演队到市里演出,结果彩排的时候发现有几个灯坏了,当时下着大雪,崔老师连夜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厂家,盯了一个通宵让厂子加班做出灯,保障了我们队的演出,当时队员们都感动得哭了。
——高平市野川镇南杨村村民 李艳琴
请您投票选出 “山西最美乡镇干部”
投票时间:5月27日8时—6月19日18时
投票方式:网络投票 1、打开山西新闻网网站,进入山西晚报数字报网页,即可进入“山西最美乡镇干部”评选活动专题页面。2、打开新浪山西网站,进入“山西最美乡镇干部”评选活动专题页面 。 网 址 :http://shanxi.sina.com.cn/news/zt/zmgb/index.shtml(注:每个IP每天给每个候选人限投1票。)
短信投票 山西省内手机(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可编辑“XP”加候选人编号发送到1062800108。如:01号候选人,编辑XP01发送到1062800108。(注:每个手机号每天限投20票。资费:每票1元,不含通讯费)
咨询电话:0351—4281062候选人名单及编号:01马 健 02王存玲 03申飞飞04白卫平 05石双喜 06刘会平07成拉旺 08毕振源 09李天福10吴生权 11杨良贵 12张 波13李明霞 14陈 剑 15李培斌16李喜爱 17曹永红 18崔振堂19葛根朝 20魏 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