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汾河千里图》版画诞生记

三十多人参与创作,历时两年完成,是目前国内独立题材尺幅最大的版画

时间: 2014年06月13日02:26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墙上的版画真大、真美,它完全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5月31日,太原市美术馆二楼一间展厅,一幅大型版画作品像一块“磁铁”,吸引了一群来自江苏游客的目光。
    这幅版画作品,名叫《汾河千里图》,长36.26米,宽1.22米,描绘了山西最大的河流——汾河的景象。它长长的画卷,几乎覆盖了美术馆最大展厅的一侧墙面。《汾河千里图》创作者为太原的一群版画作者,自2011年5月开始创作,至2013年5月完成。如今,这幅作品被确定为国内独立题材尺幅最大的版画。山西省内美术界评价,《汾河千里图》版画画幅大,画面精美,是一件难得的展现山西自然人文景观的优秀画作。
    6月初,记者对《汾河千里图》的创作历程进行了采访。

太原官方出题以山西版画描绘汾河

    侯琪,中国版画家协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太原市画院副院长,《汾河千里图》版画主创之一。《汾河千里图》创作历时两年有余,从版画收集素材、设计草图,至组织画者刻板、翻印,侯琪全程参与。其间甘苦,侯琪体会尤深。
    侯琪回忆,《汾河千里图》创作缘起2011年年初。其时,几位退居二线的太原市委老领导提议,以汾河为背景,创作一幅大型美术作品。该提议获得了市委市政府同意,创作任务随后转交给太原市画院。
    那么,以何种美术方法描绘汾河呢?在国内,山西版画地位独特,具有悠久的传承,发源于山西绛州的平阳木版年画,更是享誉省内外。此外,中国著名版画家力群,亦是山西人。经新旧几代版画家努力,多年来,山西版画一直维持着良好的声誉。抱着创作“汾河美术精品”的心愿,最终,老领导们和艺术家们力推了版画。
    自接到任务后,作为创作主力人员,侯琪挑起了担子。
    要说创作汾河版画,即使是浸淫版画艺术几十年的侯琪,当时心里并没有底儿:汾河贯穿山西南北,沿途自然人文景观举不胜举,选择哪些景观入画,无疑是个难题。其间,他找到我省著名版画家、美术家,原山西大学美术系教授张顺清求教。两位画家最后商定,先到汾河采风,然后再做决定。

采风带回万张照片几百幅写生决定创作一幅心里的汾河图

    汾河,古称“汾”,又称汾水。这条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忻州宁武县管涔山下,流经忻州市、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的29个县(区),全长713公里。
    2011年9月至10月,侯琪、张顺清会同数位省内版画家,沿着汾河河岸,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采风。然而,现实的汾河与画家们心里的汾河反差巨大,给采风团的画家们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岁月沧桑,汾河沿途的自然生态受到人类活动巨大影响,一些河段已断流;因为采矿取石,一些大山被劈裂;一些河段,流淌着污水……
    为了寻找最美的汾河画面,画家们四处逡巡。他们走进大山,走进林区。一次,一行人乘车走上一条盘山路。山陡路滑,汽车顺山坡倒行。司机急得一头大汗,在原地打了360度的弯儿,才将车控制住。此时,后轮距离悬崖仅有半尺。
    采风结束后,画家们带着拍摄的1万张照片、几百幅写生回到太原。进行艺术创作,采风是一项基础工作。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炒菜做饭,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食材、调料,然后才能做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
    汾河采风归来,侯琪、张顺清等几人整理素材,心情并不舒畅。汾河沿途自然景观的现状在他们心底留下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
    现年58岁的侯琪,对于汾河有着难以割舍的美好记忆。侯琪的父亲是太钢工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侯琪家在位于省城尖草坪区的太钢宿舍区。宿舍区距离汾河很近,幼年的侯琪,在汾河里学会了游泳。
    彼时,太原有八景,最美的一景是“汾河晚渡”。这一景,位于汾河太原段,在现今柴村桥附近。傍晚,太阳快下山了,映照出满天的火烧云,船夫驾船摆渡,景色奇美,让侯琪为之心醉。
    最终,侯琪等几个版画家调整了思路,决心创作一幅他们心里的“汾河图”:它描绘的不是现在的汾河,而是未来的汾河——恢复了美丽风采的汾河。
三十多位版画作者参与创作磨秃了数百把刻刀
    作为一种美术形式,西方版画艺术传入中国不足百年。在美术家心中,类如平阳木版年画,虽也是一种雕版印刷而成的画,却只是一种民俗画,不属于创作版画。
    然而,对汾河版画创作手法,版画家却放弃了西方版画的立体透视画法。
    在侯琪等人的心底深处,汾河版画,应是展现汾河山水的画,雅俗共赏,普通百姓能够“看懂”,并且喜欢看。西方版画立体透视画法,强调黑白对比,但画面视野小,用此技法创作大视野的山水画面存在诸多困难。最终,画家们选择了具有浪漫色彩的国画散点画技法。
    2012年年初,侯琪、张顺清等人绘制完成了《汾河千里图》版画设计草图。他们发现,按照草图进行创作,画作长度将超过36米,他们需要一间大画室,并且需集体创作。很快,侯琪找到了合作方——太原市幼儿师范学校。该校有一间展览室,室内宽度近40米,被设为了汾河版画创作室。
    2012年春节过后,在太原市幼儿师范学校,侯琪办起了版画学习班。3个月后,13名太原市幼儿师范学校青年教师经培训合格,加入汾河版画创作组。
    2012年5月,在太原市幼儿师范学院画室,汾河版画创作组依墙竖立起16块版画底版。中国传统版画用的梨木底版板幅小,创作组选用了厚0.6厘米、长2.44米、宽1.22米的澳松版画底版。侯琪、张顺清等几位主力人员,在画板上雕下最初几刀后,创作随即展开。《汾河千里图》版画,于2013年5月落下最后一刀,创作历时两年时间。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先后共有三十多位人员参与创作,磨秃刻刀数百把。

汾河两岸上千处景观入画

    今年5月24日,由太原市市委宣传部、太原市文联、太原市文广新局举办的大型版画《汾河千里图》捐赠仪式暨侯琪版画展,在太原市美术馆开展。《汾河千里图》,这幅凝结了三十多人心血的作品,作为太原市委市政府的一件礼物,被赠予太原市美术馆珍藏。
    全长三十多米的《汾河千里图》,是一幅汾河风情画。画面构图,呈现直线排开,远处的高山绿意葱茏,而由宁武县流出的汾河,犹如一条白色的哈达,蜿蜒前行。
    版画家们用刻刀,描绘了一千多处汾河两岸的自然人文景观。其中,有汾河源头的自然景观“支锅石”,有位于五台县的白求恩纪念馆、岢岚卫星发射基地以及汾河一库和汾河二库。画面走到太原,太原双塔、长风商务区、太原飞机场以及横跨太原汾河段的所有桥梁尽入画中。最后,河水蜿蜒流过晋中、临汾、运城。沿线上,平遥古城、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临汾华门、黄河大铁牛、鹳雀楼等风景名胜,仿佛被汾河串起的一颗颗瑰丽的“宝珠”,在画中依次显身。
    另外,在《汾河千里图》中,版画家们还雕刻了大同云冈石窟、悬空寺和朔州的应县木塔等人文景观。在人们的印象里,发源自宁武山间的汾河,其流域并不包括大同和朔州。“我在采风中了解到,现在汾河里流的水,有来自万家寨水利工程的。万家寨水利工程是一项造福三晋大地的工程,所以,我把大同和朔州也刻进画里了。”侯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汾河千里图》,创作共花费四十多万元。目前,版画完成后,只翻印过一幅。“这幅画太长了,翻印一次花费需要3万多元。”侯琪说,现在,版画所有底版仍保存在太原市画院。《汾河千里图》因属于太原市官方出资创作,其版权归太原市。“现在,市里已翻制了缩小版的《汾河千里图》,作为市礼,赠送访问太原的来宾。”侯琪骄傲地说。

本报记者 梁成虎

○对话

期盼有一天母亲河重新流淌清水

    记者:《汾河千里图》创作完成了,您有没有遗憾的地方?
    侯琪:《汾河千里图》展出后,我接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馈。一些朋友说,虽然描绘了众多汾河两岸的人文景观,但是诸如汾酒厂、清徐水塔醋厂未入画,似有不足。朋友的话提醒了我,《汾河千里图》是一幅画,但它不完全是一幅挂起来供人欣赏的画,它同时也是一件宣传山西精神的美术作品。人们观赏它,可以借此增进对山西的了解,爱上这片土地。汾酒厂、水塔醋厂是有代表性的山西企业,应该把它刻进画里。
    记者:《汾河千里图》展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您现在有何感想?
    侯琪:描绘汾河,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梦想,《汾河千里图》帮我实现了这个梦想。当初,经费紧张时,我从家里拿了十多万元支付人工经费,妻子骂我傻,可我到现在也不后悔。
    在这幅图上,我描绘的是一条理想中的汾河,与现实有差距。我期望,随着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汾河这条母亲河,有一天会重新流淌干净的水,河岸两边青草碧绿,水里游着鱼儿。在草地上,孩子们放风筝、嬉戏打闹。太阳落山时,天上出现让人心醉的火烧云。那时,我会拿起手中的刻刀,再创作一幅汾河美景画,它会比现在的更长。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