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向浙商学什么?

时间: 2014年06月13日05:33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阅读提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推进民企转型跨越关键之际,5月中旬,我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代表和商会负责人,走进浙江大学和浙江知名企业学习观摩,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开阔视野对标一流,提升转型本领,增强跨越信心。行程虽短,获益不小。本报整理出企业家感悟和认识,启迪更多企业家创新思维,进而实现事半功倍式转型,成为一个个“责任晋商、诚信晋商、知识晋商和开放晋商”。

    启示一

卖资源像卖山药蛋一样,受市场波动影响大,也难获稳定收益,出路是立足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

    资源型企业升级转型是民企急需解决课题之一,如何转向非煤产业、如何发现新商机?企业家来到中国民企500强中南集团观摩。
    中南集团起家于建筑工程和房地产,转型进军文化创意产业、商贸服务、高新技术、股权投资、能源石化领域,2013年总销售额220亿元,是一家多元化企业集团。
    中南成功诀窍是什么?就是立足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即打造完整产业链,获得整个产业链利润。如工程建设不是只盖房卖房,而是形成了建筑、幕墙、装饰、钢构、机电、市政、智能、园林绿化等完整而紧凑的产业链。再如,文化创意产业除开发 《天眼》《魔幻仙踪》《乐比悠悠》等动画作品外,还衍生开发服装、玩具、饮料、书籍等附属产品,仅此一项盈利过亿元,甚至延伸开发动漫主题购物游乐城,建立健全多种盈利模式,提高动漫产品附加值。
    中南六大产业无一涉及煤焦铁资源,均取得可观效益,让观摩的民企负责人感叹万分。晟龙实业公司董事长孟晓波说,中南了不起,工程建设效益本来不错,还转型文化产业发展,甚至进入股权投资,说明转型发展无止境;中南完整产业链不仅吃尽了产业链利润,而且抗风险强,值得思考,我省资源型企业受市场波动大,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就像农民卖山药蛋比不上肯德基卖薯条,几乎没有加工收益。江浙企业没有矿产资源,但取得了非凡成就,中南一部动画效益抵得上一座煤矿,我们不能在资源上打转了。
    不仅中南尝到了转型甜头,产业转型在浙江风起云涌,政府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企业主动进军新兴产业,阿里巴巴进军智能物流业、娃哈哈进军白酒、商贸业,浙江和杭州对标江苏、广东,瞄准世界经济前沿,改造提升或推动“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环节、低层次技术、低创新层次、低价格竞争”的产业转型。浙江转型大潮带来了心灵震动,企业家们强烈意识到:要增强转型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坚定转型不动摇、加快转型不松劲,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
    资源型企业如何转型?浙大教授给出了建议,产业转型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放弃已有产业基础,而是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围绕资源、产业优势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实现低碳、循环、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发展。柳宏志博士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思路,山西煤焦铁资源丰富,已有一定产业基础、人才和资金优势,要围绕已有煤基产业基础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煤化工、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物流业、现代农业等。同时,发展非煤新兴产业,如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等。

    启示二

企业最大忧患是创新精神逐渐萎缩。创新为王,以技术、管理、产品、市场、模式等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是我省经济发展、企业壮大的短板,也是今后推动转型跨越需打造的新引擎。如何用好创新驱动力?
    阿里巴巴无疑是国家级甚至世界级“创新发展样板”。15年前,网购、网店、网络银行、淘宝等词语,很是陌生,今天却成了口头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一切,源于马云依托互联网革新了商业模式,建立网上交易平台淘宝网和天猫网、网络支付手段支付宝、网络银行余额宝等,建成世界范围内 “网上超市王国”。目前网销商品9亿多件,每分钟交易商品20多万件,每天消费人数过亿。
    阿里人总结阿里巴巴的成功:自下而上的草根创新,才能使企业保持持续活力。浙江大学王曙光教授赞扬为 “创新创业造就商业神话”。此话可谓一语中的。阿里巴巴15年发展路,就是一条创新革新路。非典时,马云考虑实体店购物风险,成立淘宝网,让商家和消费者网上买卖;解决支付难题,成立支付宝;解决支付宝的余额问题,成立余额宝;收集闲钱服务中小微企业贷款;化解物流制约,成立全国智能物流等,一个个新模式新产品,无不是创新。
    看阿里巴巴创新路,比较我省民企,缺乏的正是创新创造。全安公司是我省科技型企业,拥有发明专利30余项,研发的“矿用开关两防锁”推广到全国2000多个煤矿。公司董事长郭春感慨地说,我省创新驱动不足,创新人才少,科技型民企数量少、规模小、创新能力弱,要树立创新是王的理念,靠创新促发展。
    不仅企业发展的引擎是创新,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也是创新,企业最大忧患,就是创新精神的逐渐萎缩。学习观摩中,听到频率最高的词是创新,无论专家教授,还是企业家或高层管理者,都将创新提到了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对来学习的晋商震动很大。正如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白云在开班式上语重心长所言,技术、产品、品牌、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创新,已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要重视人才、加强学习、解放思想,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实现“企业再创造”。

    启示三

转型升级没有终点,创新学习一直在路上。不断解放思想,敢于超越自我,打造世界百年老店

    学习浙商?浙商精神是应有之义。企业家们来到娃哈哈集团,了解宗庆后打造世界知名饮料王国过程,近距离感悟浙商精神。
    1987年,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踩着三轮车代销棒冰、汽水和校簿,此后购买小厂房,生产瓶装饮料起家,不断开发新产品,形成果蔬汁、碳酸等十多种系列饮料,使企业摆脱了同质化竞争,27年艰苦创业登上中国饮料王国头把交椅。2013年营业收入783亿元,实现利税139亿元,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行榜营业收入居19位。但宗庆后并不满足于此,再次创业,转型多元发展、跨行业经营,进军童装、商超、白酒等行业,仅童装业销售规模过亿。
    看娃哈哈创业展图,企业家们感慨:一瓶饮料创造利税一百多亿!宗庆后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值得学习。王曙光在《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中总结娃哈哈、万象集团、吉利集团等浙商精神,“敢为人先、勇于试错、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进而上升为新浙江的多维色彩,即呼喊解放、崇尚创造、追求速度、涌动财富、诉求责任、超越自己,这正是浙商精神的浓缩。
    学习浙商精神什么?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杨临生说,浙江民营企业之所以快速发展,就是具有敏锐的创新思维,开阔的世界眼光,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树立超前的发展意识和先进的发展理念,站在了产业和科技的高端。而我省一些民营企业依赖于资源优势,小富即安、固步自封,与外界沟通交流少,容易满足于现状,再投资创业的冲动和热情不高,缺乏晋商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精神,更缺乏浙沪苏企业家开放发展、敢闯敢冒的精神,到现在一些企业举步维艰,陷入困境。但也有一些民营企业较早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仍逆势上扬。这些事实也充分说明,敢为人先、超越自我、抢抓商机,方能成功。我们学习浙商精神,就要树立转型发展无止境观念,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开放精神、捕捉市场优势的思变精神和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不断超越自我,打造百年老店。

本报记者 赵向南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