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乡亲们有啥难事都愿意找他

时间: 2014年06月12日03:37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在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乡,乡亲们都亲切地称李天福“老李”。大家有了难事都愿意找老李。东家孩子的户口没着落,西家的耕地被占了……39年的乡镇工作做下来,百姓的疑难少了,李天福却落下了病。几次心脏病突发后,李天福不得不随身带着救心丸。

临危受命治理难“闹”的村

    “今天以前的事,咱都不说了;今天以后的事,咱一个一个说、一个一个解决……”2014年6月5日,记者来到张庆乡时,李天福正和乡政府的干部在调解一个硅铁厂合同纠纷的事。
    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后,双方认可了李天福的建议,各自回去继续就问题协商。李天福则扭动着有些酸痛的腰,向记者说起了他这些年的工作。
    “2006年,是我工作多年里最难忘的一年。”当年4月,随着榆次工业园区建设的推进,位于园区内的张庆乡南谷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大额占地补偿款发放等问题相继暴露出来。南谷村也由此成了远近难“闹”的村。
    乡党委、政府讨论后,选任已在张庆工作31年的李天福兼任南谷村支部书记,希望能理顺村里的工作。
    临危受命,李天福带上铺盖和换洗衣服上任。进村第一天的晚上7点,他还没来得及吃饭,村民陈某、闫某等人已吵吵嚷嚷来到他在村委临时住宿的地方。
    “如果是来日哄人,你就早点儿走人!”一进门,陈某便给了李天福一个下马威。
    李天福生在张庆、长在张庆,工作后又一直在张庆。看到这阵势,他并没有急。耐心地听村民们说完了一个个问题,他道出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办不办事,你们可以看一看。如果我日哄你们,你们吐我脸上。”
    当天晚上11点,这边的村民发完了牢骚,总算走了。李天福刚想吃点儿东西,又有几位乡亲走了进来:“老李呀,他们(指陈某、闫某等)都说啥了?是不是又说我们坏话?”
    这边的群众,又是一番牢骚。已是次日凌晨3点多,李天福看到他们说得差不多了才说:“老伙计们,我既然搭揽了这事,就要管管。我保证,旧的问题咱要查清,新的问题,以后再也不会出现。”
    从那一天起,李天福吃着派饭,住在村委会。半年时间,他和村里几位干部组织大家选出了村民代表,还在村里成立了三个理财小组,一个事一个事地查,并逐一公布。眼见他真心实意做事,村民们的意见渐渐少了。
    南谷村的乱象制住了,李天福却落下了心脏病。2006年底的一天晚上,就在他和两户村民谈心的时候,突然心脏病发作。等醒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在榆次区人民医院的病房内。

四处奔波,帮村民办孩子户口

    2007年2月,在一一处理南谷村遗留问题后,李天福受上级安排,重新回到张庆乡任职。
    2012年,张庆乡准备把设施农业作为马村“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来发展,规划在一条路的两边连片建设蔬菜大棚500套,占地1000亩。
    建大棚是好事,但需要流转土地。村中众多村民的土地流转手续都办好了,但村中四户居民却拒绝调地,其中肖福喜意见最大。
    李天福来到马村后才知道,老肖的疙瘩,其实就一个,村干部的工作以前不够细。肖福喜老婆是哑巴,11年前,做绝育手术后又意外怀孕。由于妻子不会说话,肖福喜发现她怀了三胎时,孩子已成形。等妻子生产后,老肖一家无力支付社会抚养费,孩子的户口也就一直没上。肖福喜自此放话,“村里以后有事,别想跟我谈”。
    了解情况后,李天福马上以孩子的户口为突破口,找公安机关寻求解决办法。但他明确告诉肖福喜:“孩子的户口,我尽力帮忙,按政策办。但你调地的事,只要符合政策,就得调。”
    打听到推迟上户必须有出生证和当时住院的病历,李天福立即与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到各个部门办理。但孩子出生的榆次区第二医院已经拆除,和榆次中医院并院。
    为了找到当时的病历,李天福到榆次中医院找同学、托朋友。几经周折,他终于在医院地下室的旧档案中找到了病历。一周后,孩子的户籍办妥了,李天福的心脏病却再次犯了。

“有老李,我相信啥也能办成”

    2013年8月,李天福在进村入户了解百姓难事时得知,弓村的罗艾瑗收养了一名弃婴。孩子已到了上初中的年龄,但一直没有户口,上学成了问题。
    到村中实地走访,李天福了解到:2001年,弓村建学校,其中一对年轻的男女将8个月大的儿子张某交给了61岁的罗艾瑗抚养。到2002年,青年男女忽然不辞而别。罗艾瑗多方打听才知道,孩子的父亲姓张,是河南新乡人;母亲姓孙,是我省绛县人。两人当时并未结婚,孩子的父亲已经因车祸身亡,母亲来看过孩子几次后,就再没出现。
    罗艾瑗和老伴都已年过七旬,无力再供张某上收费的学校。为了减轻罗艾瑗一家的负担,让张某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李天福找到榆次区民政局,希望为张某办理正常的领养手续。可是,按照规定,孩子要被领养,必须有其亲生父母拒绝收养孩子的证明,或公安部门认定为弃婴的手续。
    千方百计打听,仍无法联系到孩子的母亲。李天福带着罗艾瑗一家到绛县人民法院,希望起诉张某的母亲,以便取得法院认定的无人抚养孩子的文书。法院受理后,孩子母亲找不到,仍无法作出裁决。
    2013年8月底,看到学校要开学了,李天福只好找到张庆中学,希望学校按照义务教育的规定,先让孩子入学。考虑到孩子平日的花费,李天福和张庆乡党委书记、乡长商量后决定,三人每人每月给孩子100元钱,供他上学、生活。
    法院的判决无法拿到,李天福不得不回到弓村,寻找当年的见证人,证明孩子为弃婴。“孩子上学的事办好了,老李还想方设法帮忙办户口。有老李,我相信啥也能办成。”罗艾瑗满怀信心地说。

本报记者 任俊兵

○个人简历

    李天福,男,1956年8月出生,1975年2月参加工作。历任张庆乡企业办主任、党委办主任、综合办主任,现任张庆乡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先后被评为山西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山西省纪委、省监察厅基层涉及信访百日会战先进个人,山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工作实绩

    参加工作39年,他先后和同事们给“热点”问题“降温”,给“敏感”问题“脱敏”,给“难点”问题“解难”,共排查信访案件546件,处理各类疑难问题439件,办理便民事项3830件。

○他人评价

    “担当是干部的灵魂”,这些年来,李天福不仅帮助好多百姓解决了难题,也给张庆当地的发展找到了路子。比如南谷村的老大难、寇村的土地调整等,不仅当时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还为我们在其他村开展工作找到了途径。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

——张庆乡党委书记 田晓宇

    李天福曾给自己定下规矩,绝不拿原则做交易。但立规矩容易,守规矩难,特别是身为土生土长的张庆人,总是有人托关系来说情。但他却从未收受过一分钱、一份礼,从未办过一件人情案、关系案。

——榆次区纪委副书记 王慧君

    老李做人没问题,是个好干部。他的老伴儿腿疼,但他顾不上管。直到2011年6月,老伴被查出股骨头坏死,需要做手术,他才回家。他舍了小家为大家,值得所有的村民们尊敬。

——张庆乡张庆村村民 王变英

请您投票选出“山西最美乡镇干部”

    投票时间:5月27日8时—6月19日18时
    投票方式:网络投票 1、打开山西新闻网网站,进入山西晚报数字报网页,即可进入“山西最美乡镇干部”评选活动专题页面。2、打开新浪山西网站,进入“山西最美乡镇干部”评选活动专题页面。网址:http://shanxi.sina.com.cn/news/zt/zmgb/index.shtml(注:每个IP每天给每个候选人限投1票。)
    短信投票 山西省内手机(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可编辑“XP”加候选人编号发送到1062800108。如:01号候选人,编辑XP01发送到1062800108。(注:每个手机号每天限投20票。资费:每票1元,不含通讯费)
    咨询电话:0351—4281062候选人名单及编号:01马 健 02王存玲 03申飞飞 04白卫平 05石双喜06刘会平 07成拉旺 08毕振源 09李天福 10吴生权11杨良贵 12张 波 13李明霞 14陈 剑 15李培斌16李喜爱 17曹永红 18崔振堂 19葛根朝 20魏 波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