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美丽山西

时间: 2014年06月11日04:35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能源安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大力推进节能低碳、持续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既是实现经济绿色转型、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多管齐下扎实推进节能降耗低碳发展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节约能源工作,提出到“十二五”末万元GDP能耗降低16%的目标。2013年,面对经济的下行压力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控增量、降存量,突出抓好工业领域节能,全省节能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严格落实目标责任,11个地市2013年全面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强化节能预警调控机制,发布各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准确把握地区节能形势。严格节能评估和审查,推广高效节能工业产品,高耗能行业能耗得到有效控制。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指导忻州市制定节能量交易实施方案,探索节能量交易模式。完成电力、钢铁、水泥等九个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任务。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六大耗能行业能耗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
    深入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强化能效对标,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发布第二批19项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2013年省千家企业实现节能量450万吨标准煤。千项节能改造项目完工913个,年可节能1800万吨标准煤。加大资金支持,围绕节能重点领域,2013年组织实施180多个省级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年可形成节能能力240万吨标准煤。
    省政府出台了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方案、行动方案及行动计划,重点实施22项节能环保工程,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推进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推进合同能源管理,2013年实施48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年可形成节能能力20万吨标准煤。启动晋中市甲醇汽车试点,投入150辆甲醇出租车进行试运营,在全国率先开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实施节能标准体系推进工程,2013年发布13项地方节能标准,新列入节能标准制定计划的有12项,基本覆盖了我省六大主要耗能行业。推进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完成56个节能监察能力建设项目监察执法仪器设备的招标工作。全省11个市、62个县(市、区)成立了节能监察机构。
    过去一年,围绕实现节能约束性目标,我们严格落实各项节能措施,全省万元 GDP能耗下降3.74%,由2011年的1.76吨标准煤降至1.62吨标准煤。“十二五”前三年,能耗累计降幅超过五年平均进度7个百分点。节能为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美丽山西做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机制全面推动节能工作再上新水平

    2014年,全省节能目标是万元GDP能耗下降3.5%。分析研判今年以来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节能压力依然较大。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落实国务院《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办发 〔2014〕23号),坚持实现节能约束性目标和培育节能产业相结合,强化节能机制创新,着力推进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社会节能,促进能源利用效率和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国民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
    一是加强节能预警和目标考核。发布各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结合各市工业增加值增速、用电量、重大耗能项目等情况,分析研判能源消费走势,建立节能形势分析报告制度。加强分类指导,对目标进度完成滞后、存在“前松后紧”趋势的市,加大督导力度,着力解决节能的薄弱环节。加强重点耗能地区节能,鼓励年综合能源消费量200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耗能大市承担更多节能任务,力争超额完成节能目标。
    二是完善节能市场机制。探索建立节能量交易制度,依托忻州市节能量交易试点,总结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培育节能量交易市场。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加强监管,对节能服务公司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扩大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范围,推进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落实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三免三减半”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是严格节能源头准入。加快制(修)订节能标准,实施节能标准体系推进工程,2014年再发布实施14项地方节能标准,并组织制定13项节能新标准。强化节能准入约束,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结合做好化解过剩产能矛盾,提高钢铁、水泥、电解铝、焦化等产能过剩行业的节能准入门槛。
    四是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在主要耗能行业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建立节能项目动态储备库,优选重点节能项目入库,实施2014-2015年重点节能改造项目推进计划,年实现节能量800万吨标准煤。加大节能资金支持,围绕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高效节能装备(产品)制造推广等重点领域,实施100个左右的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形成100万吨标准煤的年节能能力。
    五是推广应用节能技术。加快煤炭、钢铁、有色、化工、焦化、建材、电力等行业节能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建立节能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落实国家六批和我省二批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制定发布我省第三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在重点用能企业推广应用50项左右的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到2015年,重点节能技术普及率达80%以上。
    六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落实2014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逐级分解到具体企业。2014年淘汰落后炼铁105万吨、炼钢320万吨、水泥118.8万吨、焦炭678万吨、电力57.4万千瓦、电石23.6万吨、铁合金8.13万吨。落实 《山西省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4年在重点用能企业淘汰在用落后电机13.5万千瓦、改造8.5万千瓦、推广高效电机13.5万千瓦,加快推动电机产业转型升级。
    七是建立能效领跑制度。发布实施水泥、电力、钢铁行业能效对标活动实施方案,重点以日产2500吨熟料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300MW级和600MW级火力发电机组、20余户重点钢铁生产企业为主,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在主要耗能行业树立一批能效“领跑”企业,对能效领跑者在政策扶持上给予适当倾斜。深入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选择部分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试点,到2015年基本建立体系并有效运行。
    八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落实省政府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方案、行动方案及行动计划,推进实施重点节能环保工程,按照基地、园区、企业、项目、技术“五位一体”的思路抓落实;培育基地和园区,逐步形成园区支撑基地的格局;确定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企业名单,逐步建立统计调度数据,进行运行监测调控;按企业属地原则,将总产值目标分解到地市;动态掌握节能环保产业企业的项目建设和技术运用情况。扎实推进晋中、长治甲醇汽车试点工作,研究建立高比例甲醇汽车综合评估体系。
    九是抓好其他领域节能。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全省新增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180万平方米;强化交通节能,持续深入交通运输企业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抓好公共机构节能,推进32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制定示范单位建设管理办法;加强节水型单位建设,在省直机关组织实施节水型设备改造,到2015年完成50%的节水型单位建设。
    十是强化节能执法监察。加强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到2015年,力争70%以上的县(市、区)成立节能监察机构。研究起草《山西省节能监察办法》,进一步规范节能监察执法程序,建立日常执法和专项监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大对用能企业落实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情况的监察力度,提升节能监察执法能力和水平。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目标和责任。我们要充分利用节能宣传周的契机,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主线,深入推进节能低碳全民行动,让崇尚节约、绿色低碳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共同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西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山西省节约能源工作领导组副组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张华龙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