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一系列话题引发关注,教育改革号角吹响,全民关注的高考亦动作频频。高考“撞”上了双休日,家长老师纷纷点赞;异地高考政策回暖,队伍迅速壮大;作文题依旧是焦点,学生网民不忘“吐槽”;“最美考生”缺席考试,却交上了满分的道德答卷;交卷铃还没响起,各大高校“抢人大战”已轰轰烈烈……
高考改革
2014高考开考之前,关于高考改革的消息已屡见报端。从浙江、广东等地探索打破“一锤定音”考试方式,到“技能型”与“学术型”分离,到异地高考逐步推开,再到各省加分“大瘦身”,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经起步。
在多地的考试题目中,也不难发现“改革”踪迹。从北京语文考试的“微作文”,到山东文理综合从“3+X+1”变为“3+X”,再到重庆英语高考听力改革,许多变化动作虽小,却释放积极信号。
2014年被不少人称为中国教育改革元年。从中央到地方,措施相继出台,教育改革正逐步进入“深水区”。高考改革,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备受瞩目。高考怎么改?人才选拔去向何处?答案很多,却应指向同一个方向:给予平等竞争更多机会,给予资源均等更大可能。
异地赶考
2014年高考,异地高考大军人数空前庞大。2013年,异地高考政策破冰,首年全国12个省份共安排4440名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今年,这一数据猛增至28个省份、5.6万人。
一年间,实施省份增加16个,人数增长11倍,异地高考政策成效明显。然而,政策形态各异、门槛有高有低、条件“依旧严苛”等问题仍未解决。可以想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教育公平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课题,诸如异地高考等推进公平的重要举措,亟待进一步完善。
恰逢双休
近5年来,高考首次恰逢双休。没了塞车、上班等困扰,周末高考“一路畅通”,人们纷纷叫好。但如果将高考时间固定于6月7日、8日,则下一次双休要到2025年。
多年来,“周末高考”的呼声一直未绝。逢考必堵,加重了交通和考生的双重负担,工作日高考,也让许多家长在上班和陪考之间左右为难。有专家建议,可将高考时间固定为6月第一个周末,减少交通压力,也错开工作时间。此外,也有观点认为,无需为高考刻意安排周末,“平常心最重要,全社会为高考让路,不一定是好事。”
最美考生
2014年高考,人们将“最美考生”的称号授予江西考生柳艳兵。5月31日,高三学生柳艳兵在公交车上见义勇为,从歹徒手中夺下尖刀,救了全车乘客,自己却被砍伤而无法按时参加高考。日前,教育部表示,待柳艳兵及另一位受伤考生康复,将为其单独组织考试。
柳艳兵虽然缺席高考,却交出了一份满分的道德答卷。2014年,全国各省份陆续出台高考新政,在各项加分“大瘦身”的同时,有13个省份的加分项目涉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虽然这一政策仍存争议,但令人欣慰的是,柳艳兵有了“特事特办”的高考机会。该为这样的“特事特办”叫好,因高考选拔的是国家栋梁,而栋梁的意义,远不止于分数。
争议作文
从重庆的“租房”,到安徽的“剧本”,再到北京的“老规矩”,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不出意外地再次成为网络热词,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段子手大显神通,微作文千奇百怪,2014年的高考作文题,收获了不少“点赞”,也遭遇了许多“吐槽”。
值得肯定的是,今年高考作文题少了些“心灵鸡汤”,多了些“言之有物”。“门与路”“谈不朽”“两人过独木桥”等思辨色彩浓厚的题,给予学生更大思维空间,而“胶片与数码时代”“科技改变生活?”等题,也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
作为指挥棒之一的高考,如何通过考题的设置,引导教育的内容与方向,已有探索,仍存空间。
生源大战
西安交大晒出61年前学霸录取通知书,武大“女神”手捧“我在武大等你”亮相,还有不少学校给出“男女比例1:10”“宿舍有空调”“wifi全覆盖”等接地气的诱人条件……高考刚结束,生源大战已如火如荼。《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在连续5年下降后首次反弹,然而,高校的生源危机却仍在发酵。一方面,名校、重本人气爆棚,仍想方设法“掐尖儿”;另一方面,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门庭冷落,面临严峻招生困境。生源分配呈现出的结构性问题日益严重,亟待破题。
专家指出,轰轰烈烈抢生源的背后,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终结生源大战,化解生源危机,尚需教育改革多方发力,重担不仅在高校,更落在政府及教育职能部门肩上。
据新华社
○链接
多所高校向“夺刀少年”伸出橄榄枝
据新华社电 面对歹徒挺身而出的“夺刀少年”引发了多所高校青睐。截至9日傍晚,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与柳艳兵、易政勇所在的宜春三中或他们的家长联系,表示将按招考政策招录两名同学。
宜春三中校长余斌华证实,清华大学招办已经与学校联系,表示如果柳艳兵有意向报考清华,在参加高考补考后达到一本录取分数线,并且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合格后,清华大学将录取他。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9日表示,清华大学对于道德楷模少年历年来都给予了很大关注,在汶川地震等灾害期间也录取过一些见义勇为的少年。
9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与宜春市教育局以及这两名同学的家长取得联系,表示了希望录取柳艳兵和易政勇同学为3+2国际本硕连读班新生,并由学院承担他们在国内外5年的全部学费。学院招生办主任谢伟说:“柳艳兵和易政勇同学身上体现了中国少年的优秀品质,我们希望把他们介绍给全世界。”
此前,南昌大学曾率先向柳艳兵伸出橄榄枝。6月7日,高考的第一天,南昌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晓辉一行专程前往宜春市人民医院看望柳艳兵。在向宜春三中和宜春市教育部门了解了柳艳兵的详细情况后,王晓辉表示,在不违反相关政策的情况下,愿意帮助他早日实现大学梦。
柳艳兵和易政勇的家乡宜春市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宜春学院也表示愿意帮助。
澳门科技大学已正式与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联系,表示愿意录取柳艳兵和易政勇。“非常感谢社会各界和各高校对我儿子的关心。”柳艳兵的父亲柳日生说,柳艳兵康复得很好,已经可以吃些稀饭和水果了,“希望儿子康复后,能考出好成绩,不辜负社会各界的关爱”。
目前,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正在制订方案,在柳艳兵和易政勇身体康复允许考试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单考单招。
○相关
全省公安机关出警 3.5万余人次保高考安全
本报6月9日讯 (记者 辛戈)今日,记者从山西省公安厅获悉,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已经结束,我省高考秩序井然,全省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3.5万余人次,警车7800余台次圆满完成了“平安高考”的任务目标。其中,太原市共受理涉考警情53起,累计出动警力5048人次。
为确保全省高考学生及时领到二代证,省公安厅于3月底下发了《关于优先为2014年中考及高考考生办理居民身份证的通知》,专门开辟了高考学生快证绿色通道,优先为高考考生办理居民身份证。近两个月来,省公安厅为高考学生适龄人员制发二代身份证9万余张。
考试期间,为确保考生能够顺利到达考场,各级交警部门加大警力投入,在沿街主要路口设立“禁鸣限速”友情提示牌,确保考生有一个安静的考试环境。同时还在考点区域易堵路口、路段设立阳光警务服务队,开辟“绿色通道”,及时有效处理考生求助;优先完善校园周边警示和提示标志、信号灯、人行横道和车辆减速设施,将考生的“准考证”当作“通行证”,对特殊情况的学生,执勤民警用警车或巡逻摩托车接送学生送达考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