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28日讯 向污染宣战、唤碧水蓝天。5月28日上午,由本报与山西聚力环保集团共同发起,山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特别支持的“保护母亲河聚力汾河行”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在宁武县东寨镇汾河源头正式启动。2000多名环保志愿者和当地群众齐聚汾河源头,向全省3000多万三晋儿女发出倡议:保护母亲河从你我做起。 从2011年起,“保护母亲河聚力汾河行”活动已经连续举行了3年,山西聚力环保集团作为该项活动的发起单位,坚持不懈地进行环保公益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本报与山西聚力环保集团强强联手,共同倡议并发起此次“保护母亲河聚力汾河行”大型公益活动,这是山西晚报“尽心竭力为大众服务”办报宗旨的外延,也是聚力环保集团回馈社会、感恩社会的企业担当和责任表达。来自省城各高校及当地中小学校学生、环保志愿者共计2000多人参与了现场活动。不久前与本报达成战略合作的正和岛也积极响应此次活动,很多正和岛岛邻(企业家)得知活动的消息,放下手头的事情,自发组织起来,从省城甚至外地赶到汾河源头,加入到环保宣传队伍中来。 10时,宁武县东寨镇雷鸣寺广场已经聚集了汾河源头周围十里八乡的众多乡亲,东寨镇居民徐先军告诉记者,每年的五月他都会在汾河源头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几年时间自己和周围的家人邻居都改变了很多。“原先在镇上或是汾河水边都会随手扔垃圾,但现在不会了,咱们的母亲河需要自己来保护!”徐先军说。 来自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志愿者,在参观汾河源头的同时,积极向游客和周边居民宣传环保知识。“我们都是大学环保协会的,很高兴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我们希望向公众传递一种理念,从身边点滴做起保护母亲河是最好的环保精神。”山西大学学生薛海洋说。 10时30分,启动仪式正式开始。作为主办方代表,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山西晚报社社长张占鹰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更多公众能关注母亲河,关注山西环保事业,山西晚报作为全省最有影响力的平面媒体也将一如既往,积极倡导公益新理念,践行公益新生活。此次活动的联合主办方——山西聚力环保集团董事长周凌云表示,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他希望更多的公众能加入到保护母亲河的队伍中,一同向污染宣战,唤回碧水蓝天。 活动也得到了环保部门、当地政府、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山西省环保厅副厅长刘军,忻州市副市长武宪堂,宁武县县委书记任宁虎、宁武县县长王卓、山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清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将全力支持活动持续开展。随后,与会嘉宾共同将采自汾河源头的清水注入“母亲水缸”,志愿者将带着汾河源头的清水走遍汾河流经的13个县、市、区,让更多的三晋儿女品尝到母亲河水的甘甜,加入到“共饮汾河水、同保母亲河”的环保行动中。 在简短的启动仪式后,省环保厅副厅长刘军为志愿者队伍授旗,并宣布第四届“保护母亲河,聚力汾河行”大型环保公益活动正式启动。在随后的10天时间中,志愿者和媒体记者将组成宣传队深入汾河流经的县、市、区,宣传环保新理念,倡导保护母亲河。
○现场
学生:要用行动抚平汾河满身的伤痕
“你看那汾河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庄……” “还记得这首歌吗?”活动现场,宁武县东寨中学的中学生们一起高声宣读倡议书,“汾河,山西儿女魂牵梦绕的母亲河。曾几何时,鸟语花香中,依偎着阵阵涛声……后来,工厂多了,烟囱多了,我们的汾河脏了……”同学们在倡议书中表示,要用行动,抚平汾河满身的伤痕。 “一看到山西晚报发起这次活动,我们就毫不犹豫参加了。”宁武县东寨完全小学校长赵有成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对学生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非常有意义。“汾河母亲河的源头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能让母亲河受污染。我们有义务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 赵有成表示,政府部门治理污染的力度很大,汾河源头附近的一些厂矿,已经搬迁或者关闭。大的污染威胁没有了,但小的污染威胁常常发生。“这里是景区,有的游客来这里玩一趟,多少会留下一些垃圾,我们就组织全校师生在汾河源头附近捡垃圾。”他表示,这样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学校师生已经坚持了好几年,并且形成了制度。“借着这次活动,我们会进一步把环保行动进行下去。”赵有成说,“六一”儿童节快来了,对于那些在保护汾河源头行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还将给予奖励。 启动仪式上,当地师生还互相提醒,不把垃圾留在现场。
志愿者:倡导环保理念需更多人参与
“我们的品牌生在山西,我们的根也在山西,我们愿意和山西晚报一起,为美丽山西尽自己的一份力。”现场,山西广誉远国药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婷和几名同事前来响应本报活动。苏婷表示,企业直接或者间接受益于大自然,就应当以实际行动保护大自然。同时,倡导环保理念,参加环保活动,也是每一个企业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这次活动倡导的,也是我们一直想做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学生张丽凤表示,学院有40多个同学参加这次活动,也得到了学院分团委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这本身也是一项和专业相关的有意义的实践,我们也特别珍惜这次机会。”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也有4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汾河流经太原市,我们就生活在那里,但能看得见的污染也有不少。”一名大学生告诉记者,“单凭大学生的力量还不够,主流媒体通过大型公益活动来呼吁更多人参与,确实非常重要。”
当地群众:种树种草才能把水留住
“我们住在汾河源头,一直吃这里的水,我们最关心这里的水好不好,污染不污染。”听说山西晚报和聚力集团举办这次大型活动后,附近的群众也纷纷赶来参与,一名村民说,“我们最愿意看到你们媒体和政府举办这样的活动了。” 这位村民表示,现在有一种误区,好像只有汾河源头附近的人,才吃汾河水。实际上沿线还有不少地方也吃汾河水,即便不吃汾河水,也要用于灌溉等。“反正水干净不干净最终都要进入肚子里,所以保护汾河水不污染,人人有责,人人都应当行动起来。” 还有村民建议,保护汾河源头,一方面要向污染宣战,另一方面还要继续种树种草。“种树种草才能把水留住。”据悉,宁武县在关停污染企业的同时,也加大了林业生态建设力度,对水源地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以涵养水源,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汾河沿线都应当这样做。”村民建议本报活动中也要提这样的倡议。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