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多数90后作者并没因为年龄小、阅历浅等诸多问题而影响自己作品的厚重感和丰富性。恰恰相反,他们总能打破文学期待的视野,带给我们意外的感觉——
“核心提示”
中国90后作家的登场没有当时80后作家那么先声夺人,但这并不能说明90后作家没有在文学的海洋中激起他们多彩的浪花。2008年到2013年之间,原筱菲、李唐、蓝冰丫头、黄现、程杰、边琼、高晓东、寇宗源、谢博宇、张浚宁、高璨、苏笑嫣、余幼幼、张佳羽等一批90后作家以他们独特的写作方式相继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其中便有山西的高晓东、赵应、寇宗源等。
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具备这样的特点——历史的高度、人性的深度和艺术的完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是十分丰富的,包括形象、意象、意境的创造。既有理性的沉淀,又有感性的融会,既有作者的显意识表现,又有潜意识的流露。一部作品的语言、结构、表现手法、格调风貌等,也往往丰富而复杂。那么,山西90后的写作者是否已经在接近这样的高度抑或相差甚远呢?
散文方阵
我省创作散文的大约有20人左右,高晓东、李鑫鑫、赵伟等崭露头角。高晓东1991年出生于吕梁,现就读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他2008年开始散文、诗歌创作,2013年7月作为唯一一位山西籍90后写作者受邀参加第四届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近几年,高晓东的作品发表于 《羊城晚报》《山东文学》《散文诗》《大河报》等多家报刊,并且入选《金牌九零后》《中国青年诗人》等文集。笔者觉得,他的散文比诗歌要优秀。在散文《不是我,而是风》中他写道:“我总是固执的认为金色才是最温暖的,吸取了整个夏季的温热,在秋风吹起后,渐渐散出……我是栖居在淡烟风尘里的孩子,蜷缩在旧时光里,温暖幸福。我喜欢清晨屋顶上的缕缕青烟,觉得那是伸向蓝天的阶梯,天真的总是想爬上去。坐在时光的土坡上,抬头望着深邃的天空,静静倾听风拂过耳边的细语。这静然的美丽是永远主宰我的宁静。我一直思索着吸引我的到底是什么?而此时总有个声音告诉我这里是你的故乡,是最安静的归宿。”这是一篇多么优美、动情的散文。农村仿佛是他文学的根,只有在厚重的土地上才会长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之果。
文学创作贵在独创,他要求文学创作的主体首先必须是一个能动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者。李鑫鑫,笔名左北,一个活泼可爱、调皮捣蛋的小姑娘。喜欢摄影和旅行,现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她主要创作散文和小说,诗歌也写。作品发表于《新作文》《金牌读写》《语文导报》等报刊,有文章入选《中国2012年最佳校园文学作品精选》。我在她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修饰的东西,读她的作品就像听一个人在讲故事。她的散文和诗歌一样“简洁而直接,她以近乎白描的叙述策略记录着生活,但那描述既会让你流泪也会让你温暖”。在《喜欢,从来就是一个人的事情》中她说:“时光懂了的,不属于我们。”短短的一句话,瞬间便打动了我们的内心——那是一个小姑娘对现实最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她的散文《亲爱的,夏天不快乐》《雨一直下》《逃》等我都读过,简单而细腻,像一湾潺潺而过的溪流,总能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
赵伟,一个帅气、阳光的小伙子。擅长唱歌和微电影拍摄。1993年生于山西右玉,现就读于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2013年6月出版《那季落花不悲戚》(九州出版社)。他的散文《忘忧桂花雨》《外公的羊圈》《寄一颗沙粒到你的心里》等都写得不错。
另外,就读于山西大学的尹鲜鱼、李娜,晋中学院的康狼,山西师范大学的张婷等也在创作散文,并且有了一定的质量。
诗歌方阵
诗歌方面,创作人数在30人左右,赵应、寇宗源、荆卓然、刘施文等初试锋芒。
赵应,1993年生于大同市,现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见 《星星》《新世纪诗典》《2013年中国诗歌精选》等刊物及选本。2013年参加了 《中国诗歌》新发现诗歌夏令营。“付出爱并得到爱,热烈可亲总不会长久/只有高原,只有高原倾向于宏大/得不到雷霆的力量,就让我毁灭我自己/……北方大风隐隐/我是失足落水的浪花,涉世不深不浅(《高原,在某个伟大的地方》)。这首诗歌像开闸的洪水,一泻千里。我对赵应的诗歌印象——它总是气势磅礴,它总是步步紧逼,它总是锋芒毕露。在他的诗歌作品中,我比较看好《绿皮火车》《高原,在某个伟大的地方》《锁骨上的猫》这几首诗歌。
寇宗源,1992年生于应县,现就读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民刊《天涯诗刊》的执行主编。“我的泪花一直是分行的╱我甚至宁愿化成那颗埃土╱游在时光之河,触摸大地的疼痛”(《与时光书》)他的时光书是一场精神之旅,他的痛不切肤,只关乎痛的源头。“一般情况下,作家素材的积累往往都是来自于作家自身的人生经验。作家的人生经验越丰富,他所积聚的文学素材也就越丰富,其创作的空间也就更广阔。没有深厚的生活根基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文学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作家亲历的人生经验并非获取素材的唯一途径,作家实际的生活素材和作品的表现内容也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虽然宗源的生活阅历较浅、但是阅读量很大,所以他的许多作品呈现出这样的特征——间接经验多于直接经验,感性的多于理性的。希望在以后的道路上,他能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尽最大可能地发挥他的才华。
另外,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在读硕士李文亮,山西传媒学院的雷东儒和张鹏,太原诗词学会风雅颂诗社的王增增,山西大学的韩继飞等也在坚持诗歌创作并且表现出不凡的创作才华。
小说方阵
在山西90后作家中,创作小说的人颇少,目前发现的只有小璐仔、杨韵、安晶晶、李鑫鑫等几个人。
小璐仔,真名李璐,柳林人,自幼意外导致双腿瘫痪,经过医治无效后,2004年开始自学。2008年,16岁的李璐在“红袖添香网”发表了16余万字的长篇言情小说 《水晶鞋D魔力》。虽然如今的李璐觉得自己当年的作品很幼稚,但仍有网友称赞道:“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种唯美浪漫的小说了,写得很不错,以你16岁的年龄能有这样的文笔和构思很厉害。”2013年小璐仔获得最美吕梁人提名奖。杨韵,一个叛逆、自立、朝气勃勃的小伙子,绛州人,毕业后在天津从事编辑工作。在《毕业之后》《浑蛋》等小说中,能看得出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写作者。安晶晶,一个安静、腼腆的小姑娘。1992年6月生于霍州,现就读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她13岁开始诗歌、小说的写作。2013年开始着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处女作《岁月的伤是旧时光雕刻的花》,并于同年和新小说吧签约。关于李鑫鑫,前面已经提到过,他的小说和散文有着共同的特征——近似直白的语言。总体来看,他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小说结构基本完整,但是缺少细节描写,小说还停留在只是讲故事这个层面。
从山西90后作家的三大方阵中,我们可以发现:创作诗歌的人数较多,而且作品数量较大;创作散文的人数相对较少,但是作品质量颇高;创作小说的人数甚少,而且多属业余写作。无论如何,在文学式微的今天我们依然能看到为数不多的青年写作者还有那种近似疯狂的写作激情以及对文学执着的追求,这十分难得。
霍虎勇文/图
“相关链接”
我省90后作家人数及概况
目前,我省坚持写作的90后作家约有50余人,其中创作诗歌的有30余人,创作散文的有20人左右,创作小说的有5人左右。在这50余人当中,大多数都在上大学,只有少数的人已经参加工作,比如杨韵。他毕业后在天津从事编辑工作。这支出生于1990年至1999年,主要由高晓东、寇宗源、赵应、李鑫鑫、刘施文、赵伟等50余人组成的小部队突然就出现在了文学的阵地上——诗歌方面,赵应、寇宗源、刘施文、郭凯欣、荆卓然、李义利、赵星瑜等在全国重要的文学期刊、诗刊频频露脸;散文方面,高晓东、赵伟、尹鲜鱼、李娜等佳作不断,屡见报端;小说方面,小璐仔、杨韵、李鑫鑫、安晶晶等坚持创作、小有成就。总体上看,由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兴趣爱好、创作才华的不同,使得他们在处理题材、表达主题、描绘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都各有特色。
大多数90后写作者并没有因为年龄小、阅历浅等诸多问题而影响了自己作品的厚重感和丰富性,恰恰相反,他们总能打破文学期待的视野,带给我们颇感意外的感觉。在散文、诗歌、小说这三大方阵中,高晓东的质朴,寇宗源的多情,赵应的尖锐,李鑫鑫的直白,刘施文的腼腆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