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段爱平”之前,娜仁花已经参演了太多的主旋律电影:最美乡村医生、客家妈妈、残疾人工作者的妻子……近些年,她更是接连出演了几位“感动中国获奖人物”的传记影视片——《生死牛玉儒》中饰演牛玉儒的妻子、《杨善洲》中饰演杨善洲的妻子。
马年春节,山西电影制片人张乔珍给娜仁花打来电话,邀请她参演“201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山西返底村村主任段爱平。
那一刻,她心里一颤。作为演员,能“垄断”一个名词是幸运的,同时又有些无奈。她明白,现在有一些主旋律电影在观众中的口碑并不好,她只能希望通过自己的演出让那些被伟大、光荣等名词围绕的感动人物离生活更近些。
接到剧本后,她开始琢磨起段爱平这个人物,找来前期媒体的相关报道,在网上查看段爱平的一些视频资料,从每一个字缝、每一帧画面里找寻到她能嗅到的人物气质。
“我和她距离太大了”
从影30多年,银幕上娜仁花的形象和坚韧善良的中国女性联系在一起。段爱平这种大嗓门、直性子,比男人还能干的农村女干部她一直摸不准脉络。见到段爱平的第一面,段爱平不由分说地一把把她拉过来,根本不认生,也没有什么顾忌,大嗓门喊着旁边的人“来来来,给俺们真假段爱平照个相。”这架势让从小就胆小的娜仁花有点儿不知所措。
来到段爱平家中,娜仁花试图通过言语和段爱平沟通来加深了解。段爱平拿出杏仁露给她喝,她客气地婉拒“太凉了,不喝了。”段爱平哪管这,叫女儿拿出来一口大锅,就在屋子里的炉子上呼呼呼煮开了杏仁露。一会儿煮好了,娜仁花还在想,应该拿毛巾类的东西垫上去拿热腾腾的杏仁露,段爱平却不由分说将手伸进了热水锅里,毛手毛脚地将杏仁露拿出来,噼里啪啦一股脑扔在沙发上,“趁热喝,趁热喝。”这个女人一边吼着娜仁花喝饮料,一边不停地用手摸耳朵来免除烫手的感觉。“(我和她)距离太大了。”几次接触后,娜仁花有点儿失落。她从小演电影,与刘晓庆、陈冲同时成名,后来当导演,到英国留学当电影制片人;段爱平,只认识几个字,做煤炭生意,从小到大都在农村成长,连段爱平的女儿第一次见到娜仁花都说:“她演?跟我妈差太大了,太离谱了。”
“找到‘真’,演起来就水到渠成”
人物原型家人的直言不讳让娜仁花有了另一种感觉,“我演过的角色里,真没有演过这样的。杨善洲,牛玉儒,我都是演他们的妻子。这次的角色独挑一面,像个男人一样,很强悍的,我没有演过,所以我觉得这个角色对我来讲是蛮新鲜的。”
表演从学山西话开始,她把自己所有的台词让剧组里的山西籍演职人员口译成山西方言,自己用录音机白天黑夜地听,这种声音甚至成了房间的背景声音。一周后,当她讲起段爱平的故事,全部都是老西儿的味。
无法形似,她便追求神似,她推敲剧本里几个段爱平的故事,观察段爱平说话、生活的细节,得出自己的结论:“她(段爱平)是个心量挺大,磁场挺大的女人,她很无我,自由自在。从另一个方面讲,这就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她身上没有一点儿矫揉造作,就是‘真’。找到‘真’这个字,一下子和她契合了,这样演起来就水到渠成了。”
情感上的“真”和银幕上的“真”或许永远是平行线,无法交汇,但当影片杀青前的一场戏,执行导演来招呼她准备进场,喊了一声“段老师,下一场该你了”时,娜仁花愣了一下,笑了。
○对话娜仁花
段爱平是无我的人很少想到自己
拍主旋律电影让角色“落地”
山西晚报:拍了很多主旋律电影,这次又是“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段爱平”这样的传记片找到你,当时什么感觉?有没有感觉是“又来了”?
娜仁花:看完剧本以后,我觉得,现在人们对官员形象有些不同看法,但还有这样的村基层干部是挺难得的。我知道现在观众可能对主旋律有“不感冒”的一方面,致使很多演员都不拍主旋律,但我还是觉得挺需要的,关键是看你怎么拍,我还是一直在跟导演讲,我们把那些拔高的话、不是日常的语言都拿掉,我尽量让她特别的“落地”,让剧情一点一点推到这个位置。让大家相信这个人,首先演员得相信,观众才能相信她。
我一直分析她她挺可爱的
山西晚报:人们“不感冒”主旋律电影,是不是因为这里面的主人翁个性不太分明,重复的比较多?比如“轻伤不下火线”“舍小家为大家”等等。
娜仁花:这里面有创作懒惰的原因,主要人物没有塑起来的问题。
在这部影片中我一直在捕捉段爱平这个人物,那天她跟我说话的时候,说着说着就哭了,这个我根本想不到,在外面那么强悍,大开大合的一个村干部,躺在床上是那么无助。她当时是不断地去各地参加报告会,身体非常疲劳,她说自己每天晚上要吃5片安眠药才能睡着,甚至说‘我都想躺下就不要醒来’,说到这里的时候,她很激动,流泪了。我觉得她这个人是很无我的一个人,她很少想到自己,所以家里人就是她的一个部分,无我的时候她也没有他们。
比如她会很大方借钱给村民,但就是一直不给孩子们,还一直追着孩子们要,你要真说她和自己家孩子没感情,我是不相信的。我感觉她从小吃了很多的苦,就看不了别人吃苦。她那么爱帮别人,是在帮助别人中寻找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在树立一种自我信心,她从小那种悲惨的生活,她心理是非常不自信,当她能帮助别人时,她觉得自己是强大的,我一直在分析她。
我是这么想的,她挺可爱的。
山西晚报:对,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影视剧里的英雄、模范不可信,或者离得远,就是觉得他们只是可敬,但不可爱。
娜仁花:她可爱是更大的人性美,艺术作品首先要真,一把她拔高,一说那种演讲腔,就离得人们远了。在一些台词上,我和导演有过长时间的讨论,甚至争论。我觉得有些话不是她这样一个村干部能说出来的。比如“大家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担当起致富的责任”等等。有些人物是演员可以把个人气质带进去,这个人物就好看了。我要把我心灵的东西转嫁到她身上。其实我看到更多的是,她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农民,她做的事情,就是善良,热心。那天她跟我说到政法大学去演讲,又到中央电视台去领奖,你想,一个人没有读过书,只会写5个字,她除了累之外,还有恐惧。抓住她心理最柔软的那一点,一个平实的人立起来的力量更感染人。
看到原型会给你注入灵魂
山西晚报:对一个演员来说,有原型,尤其是原型活生生就在剧组旁,这样演戏的压力会不会变大?
娜仁花:塑造角色,并不是雕塑原型。我不可能完全像她,我去塑造我电影里的段爱平。我给她加了一些幽默的东西。我第一次见她,她很有亲和力,马上就很熟,她真的是很无我,她一点儿自我意识都没有,我没有办法刻意去弄什么东西,可能因为我是蒙古族人,平时也挺大大咧咧的,这个是可以契合的,把我身上小资的东西去掉,剩下的可能就是她。
刚开始看剧本,看她的采访视频,我有一种好奇和感动,我知道在一些普通人里面有一些很伟大的灵魂。看到这种人物,最感动我的是她太平凡了。你知道吗?在她那个平凡的人身上,有一个让人敬佩的灵魂,你要真让我去演个省长、市长,我可能不大有那个(创作的)劲儿。
看到主人公原型,会给你注入一种灵魂,你会相信,这个人物是活生生在你身边,不需要模仿,但在塑造的时候,我会商讨,这个人物如果往女商人、女强人那方面去设计,就一点儿不可爱了,她也不是那样的人。当她女儿说我‘太离谱的时候’,我是高兴的,有一种挑战的东西。如果观众完全认不出来是我演的,我特高兴,演员这个职业的魅力也正在此,如果演员只能演自己的话,那不是一个完整的演员。
山西晚报:从这部电影的这个角色来看,如果要谈传递给观众的信息,你想是什么?
娜仁花:这个片子传递给观众的是,人真的不要太自私,我们这个社会还是有这样的人,也有这样的干部。另外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互助,互爱。电影里这个小山村没有反面角色,大家相亲相爱,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本报记者 刘斌
○链接
娜仁花:从童星到影后
娜仁花,中国著名女演员、导演、制片人。1962年出生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13岁时就在影片《战地黄花》中扮演了角色。1979年在西影影片《乳燕飞》中出演聪明漂亮的女主角体操运动员尚小立,娜仁花成为当时影坛耀眼的童星。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后曾参演了 《湘女萧萧》《黑骏马》《战争让女人走开》等电影,获得三次电影华表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和三次电影金鸡奖提名。并于2011年凭借电影《额吉》获得了华表、金鸡双料影后桂冠。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