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定襄草根青年“铸剑”逆袭洋品牌

时间: 2014年04月21日10:10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本报讯 (记者 田建平)不经过加工的音乐总有美中不足之感,“摇滚教父”崔健那让人血脉贲张的旋律也不例外。令人称奇的是,为崔健摇滚乐调出好音色的“高大上”物件——效果器,出自定襄县80后农家小伙王玮之手。这个名为“比洋”的国产乐器自主品牌,挟年产3万多块产品、90%销往欧美之威,迫使洋品牌应声降价。“五四”前夕,在团省委主办的新·青春故事征集中,王玮的人生传奇打动无数青年的心。
电吉他要产生重摇滚的效果,奏出类似青蛙叫喊的“哇哇”声,使即将逝去的音律变得尖锐起来,都离不开小小一块效果器,但这个市场一直是洋品牌的禁脔。上世纪90年代末,王玮在定襄中学求学时组建了“青纱帐乐队”,昂贵的效果器一旦“罢工”,他和小伙伴们只能徒唤奈何。在与“罢工者”的拉锯战中,爱琢磨的王玮不但学会了修理技术,还鼓捣出可与洋品牌媲美的自制效果器。
2003年,高考落榜的王玮带着他的产品逐梦京华,像所有“北漂”一样,创业之初备尝艰辛,“找不到房子,曾在公园长椅上拥被而眠”。那些日子,王玮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向琴行推销产品,却收效甚微。
峰回路转。“你的产品性能这么好,为什么不到乐手中去推销?”彼时正火的舌头乐队吉他手朱小龙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王玮一头扎进北五环的“乐手村”霍营,邀请乐手们试用。圈内人的口碑效应,令王玮声名鹊起,连崔健都成为忠实用户。
更令王玮兴奋的是,从国际音响乐器博览会上获知,他的产品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效果器。“做一个属于世界的中国乐器品牌”,宏大的理想从王玮心中升腾。2006年,在北京昌平一个小厂,第一块“比洋”效果器下线。王玮坦言,取名“比洋”,既有怀念偶像“beyond”乐队之意,亦在昭示国货绝不逊于洋品牌。
“比洋”效果器的价格较之于洋品牌要低1/3,但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比如,集成多种设备的功能,吉他音箱就此下岗;受打火机兼具开瓶器的启发,在产品中加装了插槽,用户可以像换电池一样更换不同内存的芯片。正因如此,仅美国就有4家公司在做“比洋”产品的代理。
2012年,王玮接过定襄县政府伸出的橄榄枝,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在距离县城4公里的南王乡,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年产量也从几千块增加到3万多块。
“让更多热爱音乐的孩子,用上物美价廉的效果器。”遥想“青纱帐乐队”小小少年的困窘,王玮发下宏愿。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