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偎在一起,他们已经做好了共同走下去的准备
一个患有先天眼疾高度弱视,一个因骨质疏松导致生活无法自理,出嫁时都躺在担架上
春暖花开,生机勃发。4月5日上午,大同市南郊区东王庄中惠公寓的院子里,瘦小的何二小推着身有残疾的妻子赵广花,在绿意葱茏中缓步而行。“二小,杏花开了。”赵广花安静地躺在轮式担架上,偶尔用手在面前轻轻扇动,似乎已经嗅到了花香。“嗯,看到了,看到了,满院子都是粉嘟嘟的。”由于患有先天眼疾,何二小其实只有微弱的视力,但一脸的幸福却告诉周围所有的人,明媚的春光同样照进了他的心里。
这是一对还在蜜月期的新婚夫妻。3月13日,就在这个小院里,30岁的何二小和39岁的赵广花举行了一场别样的婚礼,从此,这对身患残疾且均无父母的年轻人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A 相同的身世拉近了两颗心
何二小是个苦命的孩子,自小没了亲人,在孤儿院长大,先天的眼疾,又为他增添了不少艰辛。去年5月,他来到中惠公寓,做了一名护工。两个月后,公寓里住进一名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的病人,她就是赵广花。这也是个苦命人,父母早亡,只有哥哥一个亲人,2002年开始,她患病卧床,从此再无法自由行走,十多年下来,1.7米的大姑娘萎缩得不到1.5米。
了解到赵广花的不幸遭遇,善良的何二小在护理时更加用心。除了日常的吃喝拉撒,他还会抽出休息时间为赵广花做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由于不能活动,赵广花经常全身发凉,何二小又为自己增加了工作量:每天下班后打来热水,帮她泡脚。在泡脚的过程中,还会讲一些专门收集来的笑话,想着法子让这个沉默寡言的女子露出笑容。赵广花不知道的是,为了让她开心,天性木讷的何二小每次为她讲笑话前,必定要在无人的角落先演练一下,以免磕磕巴巴效果“打折”。
慢慢地,赵广花也知道了何二小的身世和遭遇,不幸的经历拉近了两名年轻人的距离,他们之间的交流频繁起来。2013年10月,何二小找到公寓主任刘阿姨,悄悄地说出了自己的心思:他喜欢上了这个女子,愿意负担起她的后半生。刘阿姨将何二小的意思转达给赵广花,不料却被拒绝了。赵广花的理由很简单:自己是个废人,不想拖累何二小。
善意的拒绝,让何二小对赵广花更增加了好感。他一如既往地为她泡脚、为她讲故事讲笑话,一到休息时间,就买来新鲜水果放在她的床头。一次,何二小在街上看到刚上市的新鲜草莓,一问每斤20元,从不知草莓为何味的何二小毫不犹豫地买了二斤回来,结果赵广花一时吃不完,草莓坏了许多,心疼何二小挣钱不易,赵广花告诉他以后不要这样了。憨厚的何二小说:“我孤身一个人,攒了钱也没有用,能为你花,也算是个出处。”一句话,让赵广花眼泪扑簌扑簌往下掉。
去年腊月的一天,在照顾赵广花的过程中,视力不好的何二小又撞在桌角上,处理伤口的时候,何二小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新伤旧伤触动了赵广花——两个人相扶相携,或许可以不再这样辛苦。从此,她接受了这个心地善良的男人。
B 公寓里的特殊婚礼
3月13日,一场特殊的婚礼在公寓举行。参加婚礼的,没有亲朋好友,都是公寓的工作人员和住在公寓的老人,婚礼简单朴素,却比任何一场奢华的婚礼都温馨有爱。
这天一早,公寓专门为新人腾出的新房内挤满了前来帮忙的人,几名女子忙着为新娘盘头发、化妆、上指甲油,男人们吹气球挂彩带布置新房,公寓食堂里也忙得不亦乐乎,和面蒸糕、炖鱼备菜,一派热闹景象。中午12点,公寓主任刘阿姨推着躺在轮式担架上的新娘赵广花走出新房,精神十足的何二小牵着新娘的手,走上了红地毯。
“请相信我,我会爱你一生一世,陪你一直到老!”当何二小将他从集贸市场花200多元买来的戒指戴在新娘手上的时候,躺在担架上的赵广花已是泪如泉涌:“得了这个病,我想都没想过会有这么一天。今天,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新娘!”现场的人们笑着抹去眼角的泪水,掌声响了起来,淹没了礼炮声……
C 小人物的爱情宣言
22天后的4月5日,公寓里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对于两名年轻人来说,新婚的喜悦显然还未褪去,面对来访的记者,何二小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出一包喜糖,希望记者能够分享他的幸福。
为何要选择一名生活不能自理的姑娘为伴侣?婚后的生活能否延续热恋时的激情?对于未知的将来,又有什么样的打算?在公寓院内的桃花丛中,何二小紧紧握着躺在担架上的新娘的手,向记者坦承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过了30年没有亲人的日子,可以说尝遍了人间冷暖。赵广花的命运比我更糟,没了父母,自己还落了这么个病。看到她,就想着能为她多做些什么,让她不会觉得自己是个没人管的废人,让她觉着自己还和别人一样,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起初她拒绝了我,更让我看到了她善良的本性,与她在一起的念头也就更加强烈。当她答应我的那一瞬间,就像做梦一样,从此,我有了第一个亲人。我不知道我们相处的那段日子是不是谈恋爱,没有人家的花前月下,也没有那么多的缠绵,但就是心里敞亮,给她泡脚讲笑话,也不像以前那样紧张了。结婚前,去集贸市场给她买了个戒指,花了200多元,这是我花过的最多的钱,没有一点心疼,反而高兴,我对自己说,或许这就是和亲人的感觉吧。
结了婚,我的负担重了。妻子的吃喝拉撒全部要照顾,护工的营生还不能耽误。我每月的收入,除了生活支出和支付妻子的公寓费用外,大概只能剩下200元左右。想着攒钱给她治病,现在看来是一件困难的事。但不管怎样,两个人总是有了一个完整的家,虽然辛苦一些,但我做好了一切思想准备,既然选择了,就担当一辈子。
本报记者 郭斌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