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一位山西籍老人的趵突泉情缘(图)

时间: 2014年03月24日08:04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安有财在整理资料(图片由《山东商报》提供)


他坚持10年记录的水位数据和水位变化图很有参考价值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自1993年起,“世界水日”已经走过20个年头。在山东济南,有一位来自山西运城的老人安有财,他不仅节水、惜水,还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记录济南著名景点趵突泉的水位变化。


如今,安有财搜集的泉水资料,堆满了家里一间5平方米的小储藏室。济南市的相关部门如果想查前些年的趵突泉水位资料,还会来找安有财。他手绘的趵突泉水位图,更是成了记录水位变化的宝贝,“只能看,不能借”。


A17岁那年离开临猗老家


安有财的生日是阴历三月初九,今年,安有财要度过人生的第76个年头。他1938年生于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1955年为求学离开家乡,至今已有59年。


在安有财的记忆里,临猗是一个缺水的地方。小时候那里降雨量极少,土地总是因极度干旱而没什么收成。“我们家那个村子,想吃水只能靠挖井,打一眼井至少得挖到200米以下才能看得见清水。所以,小时候我们那里水比油贵,借碗水可比借其他东西难张口。我娘做饭时,一看水缸里没水了,就急着让我管村里人借水,我老是磨磨蹭蹭不肯去。”安有财说,因为缺水,村子里的人经常没水洗脸,洗澡更是不可能的事,“有的老人一辈子也洗不上一次澡。”


当记者向安有财提及临猗现在已经是山西有名的瓜果之乡,盛产苹果、梨枣、江石榴等,安有财很是吃惊,无法想象那里瓜果遍地的场景。1955年,安有财17岁时,考到了位于太原市上兰村的一所军工学校,从此就离开了家,家乡在他的记忆里也就定格成了过去的那个样子。


B济南泉水多让他特别吃惊


安有财在太原念了5年大学。这里的生活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吃水再也用不着求人了,去水房可以很方便打到水,而且每周可以洗一次澡。这5年的大学生活,对安有财而言是幸福的5年。其时,正逢19岁的王蒙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青春万岁》,像所有的青年一样,安有财也曾被“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来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幸福的璎络,来编织你们”这样的诗句所打动,所激励。


1960年,安有财大学毕业,被学校分配至位于济南市郊区的一所兵工厂。到了济南,安有财大为吃惊,“呀,这济南的水咋这么多呀,走到哪都有水,就是走在小街小巷里,那青石板的下面都能冒出水来,你像那个剪子巷就是这样的。”安有财说,后来他就和济南的同事开玩笑,“怪不得我的家乡没有水,原来全跑到你们这里来了,太不公平了。”


第一次见到趵突泉的情景,更是让安有财难忘,“当时离得还很远,就听见泉水‘咚咚咚’的声响,动静可大了。等到了跟前,看见那水涌的,有100多厘米那么高,像是往外喷一样。而现在去趵突泉,泉水的喷涌有时只能达到二三十厘米高。”


安有财专门查询了相关资料,得知当时趵突泉一天的喷涌水量大约是40多万立方米。3月14日,记者采访完安有财后,查阅了山东媒体当天的新闻报道,发现趵突泉如今的水位不足30米,而且水量持续走低,每天下降1厘米,形势较为堪忧。


C搜集资料决心保泉护泉


观赏了趵突泉后,安有财又在业余时间走访了济南市的各个名泉,像黑虎泉、珍珠泉等。当时其水量都颇大,尤其是黑虎泉,水量仅次于趵突泉,喷涌时的样子,让安有财觉得分外有活力。


安有财从极度缺水的家乡来到泉城济南,内心受到极大震动,从此下定决心要保泉护泉。从1960年起,安有财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泉水知识,一有空就钻研。而正式搜集各类关于泉水的资料,就到了1992年。当时,54岁的安有财,已经临近退休,工作上没什么事,可以认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通过搜集资料,安有财发现,趵突泉在1988年至2003年的15年时间里,曾经停涌过12次。停涌原因包括地下水超量开采、连年干旱少雨、季节性喷涌等,这让他十分焦急。“尽管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但是对于济南泉水的热爱,不亚于本地人。”


这些泉水资料越久越珍贵,越放越舍不得扔。今年3月初,山东商报记者赵天羿曾去安有财家中做过采访,他告诉本报记者,安有财的泉水资料已经堆满一个5平方米的储藏室,有的资料已经老旧发黄,安有财十分爱惜这些资料。


D10年坚持记录水位数据


2004年,66岁的安有财已经退休在家,过着含饴弄孙的生活。然而,2003年济南四大名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泉水的停涌,让他异常焦心。由此,他决定亲自记录趵突泉与黑虎泉的每日水位,并绘制两大名泉趵突泉和黑虎泉的水位变化图,以对济南市的保泉护泉尽绵薄之力。


2004年1月1日,安有财开始正式记录两大名泉的水位。他的数据主要来自济南市的电视台和报纸,必须为权威部门所发布。安有财在家中订阅了多份报纸,除了阅读大量新闻信息外,主要是为了记录水位数据用。除了报纸间的相互比对,他还会与电视里播报的数据比对,避免出错。如果自己外出,安有财会交代老伴或儿子儿媳代为记录。自2004年至2014年10年间,趵突泉与黑虎泉的水位数据全部被他记录在一个很大的笔记本上,“如果这个本子丢了,可真是要我的命啊。”


与安有财一样,同为济南市名泉研究会成员的本地人高长虏在外出一起走访72名泉时,曾经见过安有财的这个笔记本,“那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水位数据。你可不能小看这些数据,如果不是十年如一日地记录,它不可能变成今天这个样子,那是下了极大功夫的。”


除了不断记录水位数据,安有财还在每年年终的时候,将当年的水位数据以图表形式绘制成名泉水位变化图,简明扼要地反映趵突泉及黑虎泉的水位走势。“这个水位图每次绘制的时候非常麻烦,它宽1米,长6米。开始绘的时候,得先找好一个坐标点,然后一点一点地拿三角板比划、连接,绘错一个地方,整个都得推倒重来。”安有财说,因为年纪和体力的缘故,在绘制过程中他好几次差点当场晕倒。


如今,安有财已经绘制了趵突泉和黑虎泉各9张水位变化图,有相关部门来借,他都不借,“只能看,不外借。”


对于安有财所做的这一切,趵突泉风景区的官方微博运营负责人朱先生表示,趵突泉风景区自1956年起就开始日日记录水位数据,应该说十分详尽。作为一个民间的泉水爱好者,像安有财一样,能十年如一日地记录水位数据,是非常不容易的。他的水位数据很有参考价值,而他的水位变化图更是难能可贵,时间越久越难得,越有价值。


本报记者 张瑾


○对话


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会记录一天


2014年2月15日,安有财经受了人生的至痛:相伴50余载的老伴去世了。对于他的爱好,老伴一直是全力支持。


记者:老伴是你最得力帮手吧?


安有财:是啊!老伴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到了去年11月份,身体更糟糕,到了不住院不行的地步了。没办法,我带她去距离济南市有100多公里的一家山区医院治病。


记者:那这个时候必须中断你的水位数据记录了?


安有财:嗯,老伴住的那个医院比较偏远,报纸无法送达,电视没法看,网络又无法连接,仿佛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岛。除了着急老伴的病,我还惦记着自己的那些水位数据。只要断掉一天,2013年的名泉水位变化图也是无法绘制的,不完整不准确的。当时身患重病的老伴比我还着急,她知道这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说什么都不能落下的。她撵我走,我不走。这是我第一次对记录水位这个事做了妥协。


记者:老伴离开之后,您是怎么渡过这道难关的?


安有财:今年2月15日,在坚持了近3个月之后,老伴撇下我和3个儿子走了。料理完丧事后,家里空空荡荡的,走到哪儿都有老伴的影子,怎么办?我排解痛苦的方法除了像往常一样接送小孙子,就是把落下几个月的水位数据整理出来,记录在本。


记者:准备记录到什么时候?


安有财: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会记录一天,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你能理解吗?


○链接


趵突泉和黑虎泉


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趵突泉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


黑虎泉为济南四大泉群之一。早在金代以前,黑虎泉就以现名闻名于世。泉水出于深凹形洞穴,通过三个石雕虎头泉水喷出,波澜汹汹,水声喧喧。明代晏壁在《七十二泉》诗云:“石水府色苍苍,深处浑如黑虎藏。半夜朔风吹石裂,一声清啸月无光。


受降水稀少和用水量增加等因素影响,趵突泉水位3月20日跌至28.39米,已低于前三年同期水平,逼近28.15黄色警戒线。从18日开始,继卧虎山水库每天放水补源后,锦绣川水库加入补源行列,每天补水1万吨,减缓水位下降。


据趵突泉景区官方网站、大众网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