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贺兰珍:带领乡亲走出贫穷

时间: 2014年02月18日07:43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山庄村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宁县最贫困的小山村,7个自然村分布在15公里长的沟壑,400多口人耕种1800多亩瘠薄地,2000年后两年时间,因村债务高达3万余元,无法开展工作,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全都不干了。


2002年,贺兰珍当选为山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由于村子穷,无人愿干村干部,直到一个多月后,在曲峨镇党委帮助下,才拼凑起一个村级班子。


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办。贺兰珍先从水上抓起。


山庄村祖祖辈辈吃水一直是到十几里外的山沟人担驴驮。在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贺兰珍带领村民不分昼夜建水塔、修水渠、铺管道,饿了吃口随身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山泉水。经过一年的苦干,铺设管道7.5公里,终于将泉水引上旱塬,家家户户吃上自来水。


山庄村人通往山外只有一条小道,坡陡路窄弯急,雨雪天根本无法通行。贺兰珍上任第二年,就把拓宽出村公路作为要办的第一件实事。她撇下地里的农活,把各自然村的劳力集中起来,拉土修路。贺兰珍整天泡在工地,吃饭让老伴送,嗓子哑了喝一袋下火药,村里支不起赔付村民的钱,她就把自家卖蓖麻、玉米的1万多元垫支进去。经过3个月苦干,从甘棠村到山庄村的7公里水泥路贯通,改变了山庄村祖祖辈辈“行路难”的历史。


水引上来了,公路修通了,村里人劝50多岁的贺兰珍缓口气,而贺兰珍却认为,越干越感到责任越重、压力越大。


看着很多村民窑洞里顶着柱子,贺兰珍心情十分沉重,她一趟一趟往县里跑,找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终于争取到国家移民工程项目。


2007年5月27日,山庄村移民工程破土动工,按照要求,国家对每口人补助3000元,剩余由村民自筹,村委会组织统一施工。在征收村民自筹资金时,真让贺兰珍费尽了心血,吃尽了苦头。2007年底,山庄村85户人家终于搬进移民新村120孔窑洞,彻底摆脱了一个山窝一个村、一孔窑洞一户人的原始生存环境。


对贺兰珍来讲,再苦再累都不怕,最怕的就是不能及时结算工程队的钱。村里人知道,贺兰珍家卖了1万多斤玉米的钱刚到手,就被工程队堵在家里要走了;贺兰珍家养了一年的猪准备杀了卖点钱过年,然而猪刚杀好,也被信息灵通的工程队要走抵债了……


2010年以来,山庄村完成引水修路、移民搬迁、村级组织建设等基础设施后,贺兰珍带领众乡亲,又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全村要实现人均1亩旱涝保收田、人均1亩经济林、人均1亩经济作物、人均5只羊目标,另外村里还正在筹建土豆淀粉厂。


贺兰珍,这位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十年如一日践行诺言,苦干实干,带领山庄村人告别贫穷,走向富裕。


本报记者李宏伟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