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阳曲县杨兴村,庞文陶的父亲庞志同和母亲王绿仙在家里蒸包子。
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新华社一组照片触动众多家长和游子泪点,其中一张讲述了阳曲县杨兴村王绿仙一家人的故事。本报记者实地探访
1月24日,新华社刊发了一组《妈妈喊你回家过年》的组照,其中一张是来自阳曲县杨兴村的王绿仙一家人。照片刊发后,触动了众多家长和游子的泪点,当天就被转发、转载上万条。1月28日,本报记者来到了阳曲县,实地探访了这家人。
大儿子打电话说不回来了
叮铃铃……
一阵急促的铃声打破了屋子里的安静,王绿仙急忙起身跑向屋后的橱柜,揭开盖在电话上的手帕,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号码。“喂,陶陶……”打来电话的是他的大儿子庞文陶。“这会儿干吗呢”“吃饭了吗”“有钱没钱”……母亲在电话里关切着儿子的一举一动,得知都已经下午了,儿子还没顾得上吃口午饭,王绿仙着急地叮嘱儿子,赶紧出去买点饭。
王绿仙,太原市阳曲县杨兴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大儿子庞文陶在天津读研究生,二儿子也在天津上大学,以往每逢过年,一家人都会赶回小山村团聚。但今年,陶陶却不回来了。
1月24日,新华社刊发了一组《妈妈喊你回家过年》的组照,里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华社记者拍摄的妈妈在等游子回家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来自王绿仙一家人,全家人蒸好了包子,等待远在天津读书的儿子庞文陶赶快回家。这张照片说尽了天下无数父母对在外孩子的思念。照片刊发后,触动了众多家长和游子的泪点,当天就被转发、转载上万条。
1月28日,农历腊月廿八,记者来到地处阳曲县杨兴乡杨兴村。再过两天就是除夕,家家户户都忙乎着准备过年。但在村南一处小山坡上的王绿仙家,依然像往常一样,下午两点多,丈夫庞志同便骑着摩托车赶往离家五十里外的工厂上班。二小子庞文浩趁着年前的间隙,去太原打零工赚点钱,大儿子庞文陶早就打来电话说今年在学校里有事,不能回来了。偌大一处院子里,就剩下王绿仙一个人操持着家务。
王绿仙在家里蒸包子
下午3点,随着“叮叮当当”的声响,头牛带着二十多头同伴回到了院里,王绿仙放下手中活,先去招呼着牛回圈,这是一家人的生计所在。加饲料、添水,一番忙乎后,王绿仙回到家中,洗了把手就开始和面蒸包子。
红豆是两天前就泡好的,上午就蒸了枣去了核,做成了豆沙馅儿,面也是头一天就醒上了,“村里人讲,廿八蒸馍馍,但我家的娃子们喜欢吃包子,尤其是豆沙包。平时只要娃子们回来,就会给蒸包子吃,陶陶最爱吃的就是豆沙馅儿的……”
只几下子,一个豆沙包便成形了,王绿仙不仅包得快,而且包得也好看,每一个豆沙包上都有褶子,“娃子们最喜欢吃我包的豆沙包哩。”说起自己的孩子,她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轻揉、擀面、包馅……十多分钟,案板上边摆满了“胖乎乎”的豆沙包。“陶陶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不能回家过年。”王绿仙一边给笼屉上摆放包子,一边感慨地说,“以前即使是大年三十,他也会赶回来,今年……”没说两句,王绿仙的眼眶便红了,她偷偷地背过身子去,擦去了眼角的泪水。
说起儿子陶陶王绿仙很骄傲
“当妈的只是想让娃子们回来过年。”她说,能够理解孩子的决定。前不久,庞文陶给家里打电话,告诉母亲今年回不来了,但却没有提及不能回家的原因,王绿仙有心想问,但儿子只是说有事,让妈妈不要担心,也就没再追问。
尽管遗憾儿子不能回家过年,但每每说起陶陶,王绿仙总是很骄傲,“陶陶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村里的第一个研究生。”2011年,从大同大学毕业后,庞文陶考取了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人体专业的研究生,研究人体构造的机能。这一年,弟弟庞文浩参加高考,考取了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兄弟俩双双前往天津求学。一家出了两个大学生,负担着两个孩子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让本就贫寒的家庭倍感压力。”
王绿仙家有3间窑洞,东面的那间窑洞,是庞文陶兄弟俩居住的地方,一直保持着当年上学时的模样,靠墙的写字台上,还摆放着兄弟俩上高中时的书本。紧挨着窗户的床上,整整齐齐地摞着新做的棉被。屋里进门是王绿仙今年刚给孩子们换的新炉子,炉前的纸箱子里堆满了晒干的玉米棒子和木柴,“这是新式的炉子,白天只需要添些柴火,屋里就能烧暖和了。”她说,两个娃子平时不在,但都得准备好了,等着他们回家。
庞文陶的奶奶刘毛妮今年68岁,说起大孙子陶陶,老人忍不住抹泪,“一年就见了娃一面,也就待了一天。”
太阳快要落山了,歇下了手中活儿的王绿仙,走进儿子的卧室,翻开儿子相册,“这是陶陶在大同上学时的照片,这是他旅游时的照片,这是兄弟俩的照片……想儿子时就翻开照片看一看。”
○对话
不能回家的庞文陶:隔着千里也能闻见香味儿
记者:陶陶,你看到过新华社关于母亲想让你回家的报道了吗?
庞文陶:1月24日,一大早我的老师看到图片后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我,在老师的关心下,我在天津的报纸上看到了爸妈的模样。照片里是妈妈在“小年”前蒸包子的情景,那是我最喜欢的豆沙馅儿包子,挺激动、挺温馨的,虽然隔着千里的路,但我也能闻见包子的香味儿,当时就有想马上回家的冲动……
记者:那不能抽时间回来吗?
庞文陶:我也想回家,但今年是毕业的关键一年,想把毕业论文做好,希望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就这么一个想法,很简单。再有一两个月,就要交论文的初稿了,其间还有很多有关工作方面的考试,时间太紧张,春节就不能回家过年了,计划趁着假期多看看书。
记者:你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庞文陶:我主要研究方向是细胞与分子运动生理学,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作为理论支撑,在读研究生的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实验室里,前期的实验基本上都完成了,现在需要归纳总结,得出结果。
记者:最近在忙些什么?
庞文陶:好好梳理梳理前期的实验数据,开始着手准备毕业论文,再为找工作做一些前期的准备。
记者:这次假期有什么具体的学习计划吗?
庞文陶:除夕休息一天,大年初二开始就看书、写论文。
记者:除了学习,你今年就面临着毕业,听母亲说你原本计划上博士,后来因为考虑到家庭条件,放弃了继续深造?
庞文陶:有些压力不能告诉父母,现在即使是研究生,找工作也难,我想在毕业后赶紧找一份工作,缓解缓解压力。打算考一个教师的岗位,最好能留在天津。
记者:平时给家里打电话多吗?
庞文陶:可能因为是男孩子的原因吧,平时每个月也就给家里打一两个电话,打得不是很多。每次电话中,总是父母嘘寒问暖,给我讲一讲家里的琐碎事情。
记者:除夕计划怎么过呢?
庞文陶:那天肯定会给家里打电话的……
记者:想跟爸爸妈妈说些什么,过了年什么时候有时间回家?
庞文陶:这是27个年头中,我第一次不在父母身边过年。希望爸爸妈妈不要担心我,过一个好年。忙完这阵子,我就能回家了……
本报记者 王小强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