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2013年温暖中国身边好人”颁奖晚会上,孙秀兰(左四)高举奖杯向观众致意。
(资料图)
祖孙三代投入环卫事业
2013年12月3日,中央电视台,“2013年温暖中国身边好人”颁奖晚会正在进行,获得《温暖中国》身边好人奖的选手在推荐人的介绍中依次登台。第九位选手登台时,全国知名劳模李素丽向现场观众介绍:在大同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一家三代扫了80多年的马路,他们耕耘的脚步从未停歇,我推荐的“身边好人”,是来自大同的环卫工——孙秀兰。
随着李素丽的推荐,一个略显消瘦的中年女子登上领奖台。
细心的观众发现,她的眼里,隐隐地泛起点点闪亮泪光……
清洁工岗位一干就是31年
孙秀兰出生于一个环卫工人的家庭,父亲孙占元曾是大同环卫处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任劳任怨当了一辈子环卫工。
31年前,孙秀兰接过父亲的扫帚、簸箕,也走上了马路清扫的工作岗位。
孙秀兰现在的组里有43名职工,孙秀兰是唯一的党员。
每天早晨4时,她总是准时第一个到岗,晚上10时才能回家,几十年下来,从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耽误工作。
孙秀兰从事的环卫工作,每天都要从零开始,遇到特殊情况还得加班加点,连续作战。2009年冬天,大同市区连续下了九场雪,为了不影响群众出行,孙秀兰带领工人凌晨4时便开始到路上清雪,有时要一直干到次日2时才能回家,零下20多℃,手脚冻得麻木了,也全然不顾。冬天天气寒冷,下水井口经常冻冰,污水就会流到马路上,为了不影响人们走路,孙秀兰每天都要把冰刨干净,有时粪便、冰碴溅在脸上,她也全然不顾。
有一年,孙秀兰管辖的路段有7个下水口路牙石被汽车碾坏,居民和商家倒污水时经常堵塞,路面脏乱不堪。看到附近居民出行困难,孙秀兰叫上组里7个同伴,到工地要了一些水泥沙浆,把7个下水井口修整如新。
从参加工作至今,孙秀兰在清洁工的岗位上干了31年。有细心人做过统计:这些年来,她清扫过的街道长度累计达到6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圈半,面积超过了大同市区总面积的12倍。
如此超长的距离、如此长时间的坚守,很多人想知道她何以能坚持下来?每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时,孙秀兰总是一笑了之。
多少委屈不改心中的坚守
清洁工被称为城市的美容师,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人对清洁工有一种歧视的心态,时不时冷嘲热讽。在长期的清洁工作中,孙秀兰也经常有不被理解的时候,但不管受了多大的委屈,她也从未想过要放弃这份工作,一份坚守。
有一次,清远街一个摆夜市的餐饮点,将混有残渣剩饭的泔水倒在路边,孙秀兰看到后,马上上前劝阻,摊主不但不听,还连推带骂:“你一个扫大街的有啥权利管我?我不倒,要你们扫马路的干什么?快滚到一边去,别影响我做生意。”孙秀兰听后特别委屈,眼泪差点儿掉下来。为了工作,孙秀兰心里流着泪,脸上却带着笑向摊主解释,直到摊主妥协。也因为孙秀兰的坚持,这个受到感动的摊主,后来自己带了一个塑料桶,每次有了残渣剩饭都倒进桶里,然后统一倒进污水井,再没有污染过路面。
一年冬天,孙秀兰和同事在清远街卫生院门前刨冰,不小心把泥点儿溅到一辆小汽车上了,司机跑过来就骂:“这是谁给我溅的泥?我这汽车三十多万呢,你能赔得起?”孙秀兰一边忙着赔礼道歉,一边把手套翻过来擦车身上的泥点,司机还是不依不饶,最后还是公司领导出面解决,事情才算了结。
还有一件事让孙秀兰印象尤为深刻。一天雨后,孙秀兰正在扫马路,身后过来一个穿白裤子的女子,扫起的泥点溅到了这位女子的裤子上,女子扭过头来就骂:“你眼瞎了,怎么扫呢?连人也不看!”孙秀兰傻了眼,站在那里连连道歉,女子却不依不饶,非要50块钱去干洗。后来,周围好多围观者纷纷劝女子不要刁难,好话说了一箩筐,女子才愤愤地离开。
31年的时间,孙秀兰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天是在这样的委屈中度过。不知哭过多少回,可哭过之后想想,工作总得有人干,为了城市的美丽,自己受点委屈算不上啥大事。“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这是清洁工们经常要提到的一句口号,在孙秀兰的心中,这句口号其实就是自己工作的指南,责无旁贷。
将扫帚当接力棒代代相传
孙秀兰父亲今年85岁了,不会做饭,母亲9年前去世,他每天都是凑合着吃。孙秀兰很想多给老人做点儿可口的饭菜,机会总是很少。每当端起碗的时候,孙秀兰总会想到父亲吃了没有,孙秀兰总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孝心,心里很不好受。
女儿刘赛,从小就盼着孙秀兰能休息一天,带她去公园好好玩一玩,孙秀兰总是一次次地失约,直到孩子上了大学,也没能满足这个愿望。
每天,孙秀兰不知要在繁华商业街走几个来回,却从来顾不上逛商场。看到别人一家三口在街上有说有笑,逛街买东西,她非常羡慕,自己却没有亲自给女儿买过一件衣服。最让孙秀兰难受的是,孩子高考前,老师专门把家长们请到学校,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每天给孩子合理搭配饭菜,中午放学提前把饭做好,空余下时间让孩子多休息一会儿。可孙秀兰每天都在路上忙工作,别说给孩子做饭,孩子放学进门还得自己生火做饭。
为了工作,孙秀兰舍小家为大家,成为大家的表率。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孙秀兰多次被省、市、区评为劳动模范和环卫标兵,2010年3月被省总工会授予山西省五一巾帼奖,同年5月,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面对记者的采访,孙秀兰总是这样说:“我觉得工作放不下,不是因为少了我别人干不好,而是觉得多我一个人,道路就会更加干净。”
不久前,孙秀兰的女儿刘赛大学毕业,也踏入了环境清洁的工作岗位。一家三口都从事环卫工作,让孙秀兰和她的家庭得到了关注。
2013年11月15日,孙秀兰一家受邀走进了《向幸福出发》节目。在节目的录制现场,他们向全国观众讲述了祖孙三代将扫帚当接力棒代代相传的故事,最终,无可争议地入选《温暖中国》2013年度十大身边好人。
2014年1月21日,央视《向幸福出发》节目在电视上播放了。看着自己一家三口身穿橘红色工作服,在电视上诉说着各种的工作情景,受苦受累几十年,孙秀兰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
本报记者 刘素青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