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东中环
中环路开通后,去往太原南站及周边景点更加便捷
生活在龙城的老西儿们,最近说话硬气了。“走走新修的中环路”“看看腾飞中的龙城”这样的话,在“太原吧”旅游板块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了。
过去,要在一天时间内,游晋祠、窦大夫祠,登崛(山围)山,逛太原解放纪念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现在,有了中环,原先散落在太原周边的大小景点,犹如一颗颗珍珠,被中环路串联起来,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几乎就是一脚油门的事儿。而省城“一日游”线路,也迎来了破冰契机。
“早一个月来,还真不敢接您这活儿”
1月11日适逢周六,一大早,太原的哥胡建华就在对讲机里向同行们求助,讲述在火车站附近遇到的一件为难事。之所以说“为难”,是因为他搭载了一名外国“背包客”,对方用蹩脚的中文告诉胡师傅,“想用一天的时间,游览太原周边的景点,请他帮忙当司机。”
“为外国游客当司机,展示太原的美丽形象,这事儿当然好。可是只有一天的时间,能行吗?”胡师傅在对讲机里向同行们打问。“走中环呗!平展展的路,一脚油门就到景点咧!”几个同行在对讲机里你一言我一语,帮胡师傅出主意。
来太原的游客,都想走走迎泽大街。所以,胡师傅选择从火车站沿迎泽大街西行至西中环,然后调转车头向南行驶。“晋祠是太原的灵脉,第一站我们就去那里。”按照同行们集思广益的“先南线,再北线”的一日游路线,胡师傅带着游客出发了。
“过去市里堵得很,中环路上个月26号刚通车。如果您早一个月来,还真不敢接您这活儿。”胡师傅的话勾出了游客的满腹委屈,“我之前咨询过几家旅行社关于太原一日游这项服务,他们都说‘NO’。”游客摊开双手,困惑地望着胡师傅。
中环路通车 落寞双塔待客来
事实上,提起吸引外地游客关注,很多本地景点也觉得十分“憋屈”。1月14日下午3点,离市区不足两公里的双塔寺景区,古老的寺庙掩映在斜阳中,古树、古塔在冬日的下午显得宁静、萧瑟。
入冬后,每天二三十人的接待量,相对于太原的名片——双塔寺来说,确实有些寒碜。50岁的韩丽在这里工作了27年,当了二十多年讲解员。用她的话说,将青春留在了这里,希望能等到它崛起的那一天。
而已经通车的东中环路,无疑给等待复兴的双塔寺提供了契机。过去,旅游大巴要到达双塔寺,必经之路是拥堵的朝阳街。该路段被郝庄等城中村所包围,人流密集。同时,腹地容纳着号称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太原市二手自行车交易市场以及数十家大中型物流公司。
每当上下班高峰期以及节假日,朝阳街周边人潮涌动如集贸市场,过往车辆时常身陷其中,进退不能。在这样的交通环境下,双塔寺尽管与市中心比邻,却也难逃被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冷落的命运。
中环路通车后,从市区内任何一处地方上环路,到东中环与朝阳街北口下来后,只需5分钟车程即可到达双塔寺。该路线避开了拥堵的建设南路与朝阳街交叉口。14日下午,记者驱车行至东中环与朝阳街口时,看到稍远处巍峨的双塔耸立在车窗外,似要与游客比肩。“双塔寺是一座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寺,坐落在院内的双塔、供养在花池中的明代牡丹以及大雄宝殿的无梁殿、明代碑文,都在等待远方的客人来观赏。”临别时,韩丽以一名在太原市地标性建筑景点坚守几十年的老讲解员的身份,寄语双塔寺,希望它迎来真正的春天。
曾经交通作梗 一日难游太原
韩丽不知道的是,最近一个月,同城的几家大型旅行社在制定新年工作计划时,无一例外地将“瞄准中环契机,盘活市区景点”这一商机提上日程。
宝华国旅副总经理刘翊介绍说,旅行社曾尝试着推出“市内一日游”的项目,主要以晋祠、煤炭博物馆等重要景点为主,但是效果非常一般。除了景点对游客吸引力有限这个因素外,没有外围环线交通,使得旅游车辆经常同上下班的车辆混合在一起,造成旅游线路行程的时间可控性不足,成为倒逼旅行社放弃市区线路景点的重要原因。
太平洋国旅的资深导游小李,带了6年团,一提起“太原一日游”,头摇得像拨浪鼓。她告诉记者,有兴趣参加“太原一日游”的,多数是从外地来并做短暂停留的客人,他们通常会提出在游览当晚赶火车或飞机的要求。但是,由于交通受限,旅行社曾发生过几起因堵车耽误客人行程的事故,“这对客人、导游和旅行社都带来了损失。日子长了,自然没有人愿意跑这条线了。”
而元旦刚过,中环路对旅游业的首轮效应已经波及到了旅行社。在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旅行社的中高层管理者,都会在言语间毫不掩饰看好太原市“环路旅游线路”的前景。
环路串联景点 游客不必扎堆住宿
带着外国游客转了一天,胡师傅发现,从东西南北环路上绕行太原城一周,仅需40分钟。而更令人惊喜的是,无论是如东山采薇庄园这样异军突起的新锐景点,还是像双塔寺这样的资深成熟景区,它们都像一条项链上的珠子,被中环路一一串联。
让胡师傅欣喜的还不止这些。过去,太原市没有贯穿东西的快速车道,遇到第二天要赶路的游客,当地人会建议就近入住车站周边的酒店。急聚急散的入住模式,给车站、机场周边的住宿业带来了巨大考验。另一个层面,也让很多外地游客错失了漫步城市中心街区、与龙城亲密接触的机会。现在,四通八达的环路以及支线可以将旅客带到市区内任意一处酒店。出租车司机们心里有了底:只要带着客人顺利上了环路,从中环路到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机场,15分钟内都可以到达。
1月12日早晨7点,胡师傅如约将外国游客送到了火车站。“真遗憾,这次错过了清和元的头脑。下次有机会一定再来!”外国游客感激地说,胡师傅的热情淳朴以及龙城的飞速发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孤岛”解困“大太原”旅游突围
清晨在清和元喝一碗具有“八珍汤”美名的太原头脑,醇香味美,滋补身心;上午在城南的晋祠感受太原的灵脉;中午到晋中感受平遥古城、王家大院的恢宏气势;下午在太原市东山绿色生态庄园游览具有普罗旺斯风情的薰衣草庄园,品尝山西农家饭;夜幕降临时,回到市区内的汾河景区,看斑斓夜景,这曾经是萦绕在众多游客心中的“大太原”一日游路线。如今,这个设想搭乘着中环路开通的快车,离大家越来越近。
孙涛是山西商务国旅入境旅游中心经理,负责旅游线路的规划和产品开发。对于中环路的开通,他和众多业内人士一样,开始大胆预测。孙涛认为,中环路对太原市旅游业带来的效应远不止于市区。从长远来看,中环路将使太原市区内外的景点与晋北、晋中、晋南等地的特色景区形成有效串联。这将使太原市打破固有的“旅游孤岛”的局面,进入全新的“大太原”旅游时代。
山西省社科院旅游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宠很赞同孙涛这一观点。他认为,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已在中部旅游城市的发展中暴露出了“沉陷效应”和“孤岛效应”,局面被动且尴尬。中环路的开通,无疑为破解这一僵局创造了利好条件。“当然,要达到盘活周边小景点,实现‘大旅游圈’的繁荣复兴,还需要在城市路网改造、绿地建设、环境优化以及旅游配套设施完善等方面下工夫。”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王芳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武六红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