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转变作风这一年(图)

时间: 2014年01月24日07:47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编者按”


停止新建楼堂馆所、禁止公款买贺卡、晚会变得节俭、公务接待建章立制,文山会海变成了下基层谋发展……这些新气象赢得了三晋百姓击掌称赞。


这些新气象出现的背后是,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陆续出台,我省紧随其后,省委出台实施细则,为公职人员明确了行为红线,各级党政机关严格执行细则,反对“四风”,严戒浪费,守住清廉本色,深怀为民之情。


作风不是小事情,其源于内、形于外,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机关的形象名片,更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精气神。回过头来看一看,梳理2013年来我省作风建设成果,不难看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巨大成效,也看出了各级党政机关谋发展的勇气和决心,更能从中获得前行的信念和力量。


公务接待


数量减少 标准降低


“来的客人大幅度减少、接待时间缩短、没有了公务宴请、走时不送土特产、不搞迎来送往。”说到2013年公务接待新变化,省政协接待处工作人员高兴地说,“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出现的喜人变化,说真的,变化很大,成效很显著。”


“以前公务接待量很大,客人来了还想旅游旅游,有时还得搞个欢迎宴请,现在呢,这些都没有了,仅2012年省政协公务接待就减少45.8%,费用节约35%。”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公务接待数量减少、标准降低,风气为之一变,气象为之一新。”


公务接待数量减少标准降低,这个新风气不仅出现在省政协。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和全省各级法院、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及省属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公务接待全部瘦身,既没有了用公款招待非公务接待范围人员,也没有了公务宴请,更没有公款大吃大喝等。


据2013年省财政预算执行数据表明,仅2013年上半年,全省公务接待费就减少了2252万元,压缩了12.3%。社科院专家说,公务接待喜人变化,不仅节约了有限财力,获得了群众好评,更让公务人员腾出更多精力谋发展。


当然,根治公务接待顽疾,还需建章立制、加强监督。


省政协委员郭玉玺说,一系列关于公务接待规定的密集出台,对公务接待吃住行等提出了更为明确标准,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对刹住高标准接待起到立竿见影效果。但从长远看,还需进一步严格执行细则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让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官员心生畏惧,让“变脸”的公务接待回归本位。


公车私用


昔日“风光”不再有


公车接送孩子上下学、走亲访友、就餐旅游、婚丧嫁娶……长期以来,种种公车私用现象司空见惯。出租车司机刘贵虎说,过去经常在高档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看到这情景,往往从车牌就能看出是政府单位用车。不过,他注意到,这些情况在今年明显减少,“国家三令五申,看来是动了真格,一些公车惧怕严打,公车私用的腐败行为收敛了许多。”


“车轮上的腐败”是群众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社会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公车改革能不能顺利推进取得决定性胜利,成为当下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2013年11月25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布,停滞近20年的公车改革终于 “一锤定音”,公车改革已经不再是运动式“一阵风”,而是走向制度化、常态化。


群众欢呼鼓舞的同时,也有了新的担忧——对于公车来讲,那些喷涂了“执法”“检查”“稽查”等字样的公车容易辨认,也利于监督,但其他公车由于没有特殊标志,一般不容易为外人所认知,无形中增加了社会监督的难度。因此就有网友建议把公车的车牌统一为红色,利于在阳光下接受大众的监督。


正当各地观望迟疑之际,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从今年1月开始实行公务用车“实名”上路,138辆公车车身全部粘贴 “公务用车”标识,并附上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新年伊始,类似的公车改革不断涌现,切实有效的行动,彻底击碎了那些对公车使用仍然抱有幻想的“美梦”。


如今,个人买车成了不少机关干部的话题,“自己买一辆,用起来方便得多,底气也更足”!


节庆活动


简简单单过节日


1月10日,位于省城并州南路“花田喜事”庆典行迎来最后一位客人。


店家阿锐告诉记者,生意不好干,活儿减少了一半以上,做完这家的婚庆,就考虑转行了。


阿锐的店和一家国企有着良好合作关系,以往,每逢五一、国庆等节假日,都会叫他们去布置庆典会场,有时是晚会,有时候是公司年庆,音响礼炮、拱门彩球、高级音响,几乎都成了“标配”。阿锐说,那时候的单,都在“万上”说话,少则一两万元,多则近十多万,每单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一旁挑选庆典“套餐”的最后一位客人正是这家国企的员工,因与阿锐相熟,把结婚庆典交给阿锐承办。


这个年轻人告诉记者,以前公司晚会庆典,常常请演艺界 “大腕”助兴,还有乐队、配舞都是省里最好的。自从中央八项规定以来,公司对庆典、晚会一概不办,国庆中秋,也只是单位员工自编自演几个节目,热闹了一下午,会场也是借用职工活动中心,也没有安排布展,大家的体会是,这样不多花冤枉钱,还在自娱自乐中增进了职工的感情。


阿锐说,政府的庆典少了,连带许多婚庆的档次也下来了,店里的生意受了很大影响。虽然生意受影响,但还是觉得中央八项规定好,毕竟这是治理国家、治理党的正途。


行政审批


办事便捷服务贴心


“更便捷、更贴心”,经常跑政务中心的邱小彬说到自己的办事经历,一连用了两个“更”字。


邱小彬是太原市跑客运的商人,经常需要到交通运输局的窗口办理业务。2013年12月底,邱小彬将几份申请表递进窗口,工作人员礼貌地说:“您回去等消息吧,办好了我们会尽快电话通知您的。”邱小彬告诉记者:“现在真是越来越方便了!办手续,拿来资料填个表,回家等消息就行。说是15个工作日,一般只需要6个至7个工作日就能办结,随后还会给我的手机发短信通知取证,既省时又省力。”


邱小彬感觉到的便捷、省力源自政府行政审批部门简化程序、优化流程。记者了解到,2013年仅太原市交通管理局行政许可办理窗口的资料审核,就精简合并了310项。比如,机动车经营许可从20个工作日减少到15个工作日,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许可从15个工作日减少到10个工作日。此外,第一次来办事的人员还可以拿到一份 《交通行政许可一次性告知书》,办证需要带些什么手续,都写得清楚明白,让人一目了然,这个告知书去年也从12项减至9项了。


2013年,全省各市各部门行政审批“瘦身”、简政放权的脚步没有停歇:太原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由原来310个工作日缩短到45个工作日;大同市率先在全省成立电子公务监察室,系统治理、整体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晋中市行政审批项目由307项调整为93项;晋城市审批环节由原来的826个缩减到了345个……


下乡调研


干部进村脚沾土


2013年12月11日,芮城县学张乡枯垛村,视力残疾人侯彦强家来了省、市、县三级残联的干部,他们嘘寒问暖,了解全村残疾人的情况和需求,送上慰问金、米、面、油及爱心企业捐赠的新衣服等。


侯彦强是村里的残疾人专职委员,1996年致残,现在双目失明,儿子也是眼睛残疾,全家仅靠妻子打零工维持生活。


前不久,在危房改造中,县残联和县住建局的干部多次登门协调资金和物料,帮助侯彦强盖起了新房子,搬离了漏雨的老房子。


在侯彦强的新房子里,村里的残疾人、残疾人家属和干部们拉起了家常。侯彦强说,他对全村的残疾人状况非常清楚,这几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帮助下,大家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但残疾人需要的拐杖、盲杖、轮椅、座便器、助听器,以及精神残疾人的药物等还有缺口。在生产方面,残疾人虽可享受免息贷款政策,但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遭遇贷款难……


“了解了老乡们的难处,干部下乡助农扶贫才更有针对性。”运城市残联干部靳北平说,残疾人是社会中最困难的群体,残联干部作为“娘家人”,一定会尽力协调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不仅仅是残联干部,大同市的党员干部在八小时之外到社区报到“领任务”,长治市法院系统的党员干部到企业送法上门……全省的各级干部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下乡驻村、产业扶贫等活动中,纷纷转变作风,进村入企,走街串巷,深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公款吃喝


高档饭店打起亲民牌


从去年12月开始,许多省城居民发现,不少太原的著名高档酒店改头换面,纷纷转型,打起了亲民牌:东港海逸成了“东港包子王”,从做海鲜转为做包子;海外海全部变为“滨河味道”,还推出“5元饮品6元菜”,而滨河壹号则改成了“滨河烤鸭店”;就连最具山西特色的高端酒店全晋会馆也更名为 “全晋商务大酒店”,菜品价格明显下降……


“在中国,酒桌上是最能观察到变化的。”山西某高端餐饮企业的孙亚芬直言。以前,公务宴请、私人会餐,都讲“面子”比“排场”,但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公务宴请基本消失,即使是私人会餐,也不像原来那样豪饮海吃,总是听到顾客在酒桌上说 “工作时间不喝酒”“少点菜,别浪费”之类的话,而“吃不了,兜着走”也成为一种时尚。目前,孙亚芬所在酒店正在积极推动转型,降低消费门槛,推出一些绿色、环保、物美价廉的菜品。


曾经火爆一时的全晋会馆,也经历了重生。


江南餐饮集团党总书记、文化晋餐研究院院长李星民说,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让全晋会馆的业绩跌入一个从未有过的低谷。不仅春节前几场单位的年会突然取消,而且平日常见的面孔也好像集体消失了似的。除了年夜饭、家庭聚餐之外,公务宴请几乎绝迹。因此,借着坞城路全面改造的契机,全晋会馆闭门谢客,开始了从餐饮向商务酒店改造的工程。


其实,看似简单的更换店名、降低菜价,背后折射的却是党风政风的好转。


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谭克俭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在党风、政风方面带来的新变化受到了百姓认可,尤其是遏制公款吃喝浪费方面,百姓更是拍手称快。”他相信,随着各级持续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其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将进一步发酵,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亦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转变作风节点速览


●2013年2月至4月省市县领导干部开展集中走访活动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我省开展了领导干部集中走访活动。据统计,35名省级领导干部走访覆盖了所有县(市、区),376名市级领导干部走访覆盖了所有乡镇街道,3812名县级领导干部走访覆盖了所有村和社区,各级领导干部走访农户14.7万户、召开座谈会3.1万次,共收集意见建议7.2万条,帮助当地解决实际困难3.4万个,提出合理化建议4.4万条。


●2013年7月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机关启动教育实践活动


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自上而下、分批分层进行。第一批参加活动的单位为省级四套班子及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省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省管高校。7月上旬启动省级四套班子教育实践活动,8月上旬启动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省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8月省委常委领题调研文山会海等6个突出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省委主要领导带头、省委常委分别领题,聚焦瞄准 “四风”,确定了文山会海、“三公”经费、学会协会、窗口单位实行 “阳光政务”、建楼堂馆所和豪华装修及超编超标配车、评比达标及节庆活动等6个课题10个方面问题,作为正风肃纪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狠刹“吃喝不正之风”,开展违规用车专项清退活动,全面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加大对学会协会清理、评比达标管理等专项整治力度。


●2013年9月至12月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单位公示整改措施


《山西日报》对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阳煤集团等30个活动单位的整改措施,分3次进行了媒体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需整改的问题、整改目标、主要措施及整改时限,群众“按图索骥”、一目了然。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40所高校也将具体整改措施登在校报上、晒在校园网上,接受师生监督。


●2013年10月省委领导班子教育实践活动首批整改制度出台


为了扎实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巩固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省委领导班子着重就“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狠抓整改、建章立制。10月27日,省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第一批4项整改制度,有规范精简会议的“五个严格控制”,改进文风的“八项措施”,组织开展调研活动的“二十条要求”,规范省级领导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管理的 “五个严禁超标准”。


●2014年1月省委领导班子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整改制度出台


有省委常委、副省长定期直接接待群众来访制度,领导干部“访民生、知民情、解民事”集中走访制度,干部下乡住村和领导干部包村增收工作制度,关于全省党政机关停止违规新建楼堂馆所的实施办法。


本版采写:赵向南 刘 宇 尚慧辉


左燕东 杨 文 郭建军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