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上的姚先生始终心系国家大事。(图片由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闫晓民提供)
乐观面对生死惦记文化传承
“把那花圈拨开点儿,别遮了太阳。”12月28日午后,日头正好,几缕阳光透过窗子射进姚奠中先生生前居住的山西大学亦曲园家中。以前,在这个钟点,姚先生都会坐在那儿晒晒太阳,可12月27日凌晨,老人走了。之前摆放座椅的地方,如今成了灵堂,一张姚先生面露笑容的照片永远定格在那里,太阳照在照片上,照片上的姚先生显得分外慈祥。“老人喜欢晒太阳,如今人虽走了,这习惯不能改。”姚先生的家人说。“先生最后是坐着走的,所以,灵堂的照片,我们用了一张先生坐着的还能看到椅背的,是为了把那个时间留住。”姚先生最后的时光是家人与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为“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同陪同度过的,如今,先生走了,那些日夜与姚先生相伴的人心里都空落落的,他们没有想到,仅是一场感冒,就夺去了老人的生命。“先生最初是感冒,渐渐地,开始喘咳,家里人与老人商量去医院看看,但老人家执意不去。12月13日,老人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在大家的劝说下,老人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一直陪伴老人的一位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12月13日入院到12月25日出院,老人只在特别难受的时候才会躺下休息,其他时间,都是一边吸氧一边倚着床坐着,读书、看报、与人聊国学。“老人很乐观,他说他一辈子学老庄、一辈子研究老庄,生老病死,顺其自然;老人待人随和,也很懂感恩,他总会对为他治疗的医护人员说感谢,说自己总麻烦别人,当精神好时,还会风趣地要求为主治医生赋诗一首。”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回忆道。
入院10天后,姚先生有点不耐烦了,嚷嚷着想回家,说他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也太久没有写字了。在医生的陪同下,12月25日,姚先生被准许回家。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当时还跟先生开玩笑说,您这是打算回去过圣诞节吗?老人很严肃地说,中国人过什么洋节,要过得过孔子节,你们知道孔子诞辰日是哪天吗?大家随即摇摇头,姚先生便开始给大家“补课”。
姚先生从未想过自己的得失,他总在惦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事业。姚先生在世时,不断对家人说,如果他有朝一日走了,他的所有财产都要捐给基金会,去帮助、鼓励那些致力于国学研究的学者们。
见习记者 王倩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