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盐湖区供销社的德孝大讲堂内,贴着二十四孝图。
机关作风改变了,最终受益的是民众。
“清正廉洁让父母家人放心,建功立业让父母家人自豪”,这是盐湖区“德孝文化进机关”、创建德政单位活动主题。连日来,记者采访的所有机关单位都在醒目位置竖立着这个主题标语。在采访中,记者看到的不仅是一幅幅德孝字画、一句句德政标语,更看到德孝文化踏踏实实落到了他们的具体行动之中。
“文化氛围浓厚了,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东西,大家所做的自然而然就不一样了。”盐湖区供销社办公室文员王延平告诉记者,一方面是营造浓郁的德孝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要把德孝文化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
“德孝文化进机关后,不仅让整个单位的风气变得不一样了,工作也更容易开展了。”王延平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去年,他们管理的黄河市场要进行拆迁。拆迁工作一向难做,涉及到的商户多,最容易出问题,也最容易拖延进度。在拆迁工作之前,他们采取“阳光操作”,即拆迁方案及时、透明地告知商户。拆迁时间是什么时候?拆迁补偿款怎么赔偿?一系列问题都开诚布公,坦诚相待。“公正,公开,商户平等对待,想钻空子的也没得钻,这样工作就好做了。本计划2013年11月完成拆迁工作,结果5月底就完成了。”王延平兴奋地拍着手,“谁说这只是口号?我们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好处!”
同时,盐湖区供销社每年还会评选“好媳妇”、“好女婿”。“我们的人事科科长经常给老人做饭。人们都觉得有媳妇在,为啥要自己做?这就是德孝!”
“局里过去吃拿卡要的事也常有,很让人头疼。”盐湖区环保局长邵盼道坦率地说,开展德孝文化进机关三年来,加上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局里风气转变很大,为企业服务的责任心强了,凡涉及环保的事都跟踪服务到底。村看村,户看户,百姓看的是干部。群众看着干部作风转变了,扑开身子为百姓办实事、谋利益,群众自然一呼百应,各项事业发展就快了。
盐湖区把“用德孝文化教育干部、影响员工”作为一项文化建设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进行长效管理。盐湖区国税局在单位内部推行了“1231德孝提升工程”,即:实施全员素质提升一工程,构建工作、生活两和谐,达到税干思想和生活品位、整体工作质量、社会满意度三提高,实现盐湖国税处处显和谐、各项工作年年上台阶这一目标。德孝素质提升工程,让国税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齐心协力抓税收、和谐春风满税苑的良好局面。
运城市工商局副局长兼盐湖区工商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焦志强告诉记者:“德孝文化是个‘传世宝’,我们要把这个‘传世宝’更好地传承,与盐湖区委、区政府‘德政千秋、孝行天下’的理念和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工商职能,为百姓做好每一件事,奉献一片爱心,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小德敬老,大德敬民。在德孝文化进机关活动中,盐湖区委、区政府先后开展了“党政干部下基层包村增收、扶贫助弱”、“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包联建设项目”、“全体党员干部住村包户”等系列为民服务活动,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德政意识,增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观念,使党群、干群之间关系更加密切。
随着德孝文化进机关,道德、诚信、法制、廉政建设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中扎实推进,干部们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服务,恪守诚信,廉洁从政,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广大群众对党政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各窗口行业环境整洁优美、服务热情规范、运行井然有序,行业文明形象全面提升。
【相关链接】
从2010年开始,盐湖区委、区政府以“扬德孝、学经典、品人生、提素质”为抓手,创造性地开展了“五进五创”德孝文化实践活动,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托举者和精神引领者。
“五进五创”就是让德孝文化进机关创建文明单位、进校园创建爱心学校、进农村创建幸福村庄、进社区创建和谐家园、进厂矿(公司)创建诚信企业。通过针对不同群体提出不同的德孝标准,细化、具体了工作目标及方法,使德孝文化建设能真正落到实处,融入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 董杰文/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