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赵梅生时光如笔着色不留遗憾(图)

时间: 2014年02月24日08:10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89岁高龄的赵梅生依然精神矍铄。


1962年,37岁的赵梅生在太原市第六中学教书时,创作了油画《毛主席像》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时光如流,年华易逝,照照镜子,那双鬓何时被风霜染白,那额头又是何时有了岁月的刻痕?时间走得太快,我们太忙,忙到没时间去用心体验身边的世界,忙到没时间陪孩子们玩耍,他们却已长大,忙到没来得及对身边的爱人说声晚安,他就与自己生死别离……


容颜逐渐老去,回望这一生,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回想,这匆忙走过的十几年或几十年里,什么值得骄傲、什么值得自豪、什么有价值、什么成为了遗憾?


即日起,本报将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主题,走近身边的艺术家、工程师、医务人员等等,让大家都想想、谈谈——时间都去哪儿了。


“人这一生呐,要忠于一事,若能成这一事,就算时光没有白白流逝了。”这句话出自一位89岁高龄的老画家之口,他声若洪钟、底气十足。老画家又笑笑,调皮地伸出两个手指头,说:“我一生做了两件事,一个是教书、一个是画画,教的是美术、画的是花鸟,总的来说,还是忠于一件事。”


老画家叫赵梅生,我国著名花鸟画家,山西闻喜人,从艺70年、从教50年。2月23日,“雨水”过后第四天,天渐转暖,记者走进赵梅生先生家中,见到了这位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的耄耋画家。“我一生专职做教师,业余画画。”讲到外人对自己的“画家”称谓,赵梅生先生谦虚地摆手道,“退休后,我才一心画画,说到主业,还是教师,教学生们如何画画。”翻看赵梅生先生的奖章、荣誉,他曾多次参与国家示范美术教科书编著,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得国家“人民教师”金质奖章……


回忆走过的89年时光,赵梅生先生说,自己渴求知识给养的少年时代与抗日战争不幸相遇,但坚信“美的追求与苦的奋斗是对孪生兄弟”的他,虽然在战火纷飞中没有太多机会和时间识字读书,但始终坚持学画、作画。生活的艰辛与痛苦,磨练了他的意志。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与“梅”同生,赵梅生先生天生具备梅的傲气与坚毅。


上世纪50年代,经历了战火后的赵梅生先生,有了当教师的工作。“做一事,倾一生”,是赵梅生先生的价值观。那时,“学习”成了他生活的重中之重,这个“学习”一方面为自己提升,更重要的是服务教学。“我必须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只有自己弄明白了,才能给学生讲清楚啊。”赵梅生先生每天骑着自行车奔波于学校与书店之间。“别人用4年时间去大学充电,我没有机会,但我可以用40年去磨砺自己。”


除了学习,赵梅生先生上世纪50年代做的最得意的一件事,是与同事一道冲破重重困难,筹建起太原市第一中学。50年的从教生涯,赵梅生先生看着学生一批批进校、一届届学业有成,他很欣慰,也很满足。


而说起自己的另一重身份——画家,上世纪80年代初,赵梅生先生与同行创建起了太原画院。他说自己从艺70载,从涉猎广泛到专注花鸟,在中国画坛上,他的花鸟占据了一席之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评价:“赵梅生的大写意画作,注重内涵品质,却又自出机杼。而艺术创作的最可贵之处也在于能不与人同却又高于众人。”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也说:“赵梅生的画作是人老画新,不落窠臼,有‘老境’而无‘老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构筑起一个变异求新的花鸟画世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也给出了“赵先生是山西画坛的名家,同时也是中国画坛的名家”的极高评价。


但在赵梅生先生看来,现阶段的绘画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如果能走向新的高度,那才是最大的心愿。“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自己与自己拉开距离。”回望过往,赵梅生先生说自己没有让时光虚度,他最大的梦想是将自己所有的画作捐献给国家,作品的艺术价值,应当让历史评说。


见习记者 王倩文/图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