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三年诚信还粮 洪水冲不垮良心(图)

时间: 2013年12月13日07:50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自那次洪水后,李继林、刘平贵夫妇的面粉厂就处于半停产状态

本报记者闫飞摄

中国黄金杯·2013“感动山西”候选人系列报道之李继林、刘平贵夫妇


“吱——”12月8日上午7点半,晋城市城区三晋雪面粉厂的两扇大铁门在晨曦中缓缓打开。


开门的是李继林。这个45岁的男人一脸疲惫,目光中却满是坚毅。他呼出一口长气,走进面粉厂,进入大门右侧的办公室,开了电视机。


过了一会儿,妻子刘平贵走进办公室,问丈夫:“今天不用磨面?”“不用,还有100多袋呢。”李继林抬头回了一句,目光又转向电视机。刘平贵没有再说话,坐在丈夫身边,静静地看着电视。


整个上午就这样过去。“哪怕没生意,大门每天也必须开。只要面粉厂还开着门,乡亲们就放心。”李继林说,自从三年前的那次洪水后,他们的面粉厂虽然处于半停产状态,但是每天一大早就开门,等着乡亲们来取面。


提起那次洪水,夫妇两人的脸色都沉了下来——它几乎冲垮了他们的一切,除了良心。


洪水来了


如果灾难没有发生,李继林、刘平贵夫妇的日子应该过得很富足。


2001年12月,他们拿出5万多元积蓄,又跟亲戚朋友借了5万元,买下5台磨面机,在北石店镇南石店村村口开了一家面粉厂。


当地面粉厂的经营模式很特别,除了收小麦加工卖面粉外,还有一种更普遍的方式:乡亲们把每年收获的小麦寄存到面粉厂里,需要面粉时再从厂里往家拉,面粉厂从中挣一些加工费和差价。这种经营模式为李继林夫妇以后的灾难埋下了伏笔。


由于夫妇二人待人诚恳,又勤劳肯干,新开张的面粉厂很快得到乡亲们的认可。仅用了一年,面粉厂就基本收回成本,生意越来越好,两人也逐步扩大规模,先后购买了8台更先进的磨面机,陆续增加工人数量。“冬天最忙的时候,我有40多天没离开厂房,累了就在麦子堆上睡两三个小时,起来继续干。7个工人每天两班倒,磨面机基本上不停。”李继林说,那时候很累却很满足,因为日子有奔头。


灾难却在他们奔向好日子的时候不期而至。


2010年8月19日上午,正在城里送面的李继林遇到暴雨。“雨特别大,刚开始下,地上就积了一层水。”他预感到不妙,马上返回村里。那时,村里还没下雨,他叫来家人开始在面粉厂门口堆沙袋。还没等他们准备好,暴雨就“哗哗”地浇了下来。更可怕的还在后头。半个多小时后,村西白马寺山上的洪水打着浪冲了下来。面粉厂的墙上至今还有洪水留下的淡淡印痕,那条印痕离地面有半米多高!


那时,刘平贵在大门外,用衣服塞着沙袋的缝隙;李继林和大女儿李梦霞在大门里,使尽全身力气顶着大门。然而,他们的力量终究抗不过天灾,随着大门上18毫米的铁栓慢慢变弯,洪水从门缝冲进了院里,院里堆放的小麦、厂房里的磨面机都泡在了水里。“外面怎么样?”李继林急了,冲着门缝一个劲儿大喊。外面的刘平贵呆呆地站着,过了好一会才失魂落魄地说:“完了,全完了。”


小麦没了


刘平贵擦了擦脸上和着雨水的泪水,扭头走到面粉厂墙边。那里有一堆碎砖,她踩着碎砖艰难地爬上两米多高的墙头,跳入院子里的水中。


李继林已经蒙了,一动不动地站在大门后,看着妻子蹚水冲进办公室。几分钟后,刘平贵怀里抱着一叠蓝色的东西冲了出来。“那是账本!”看到账本的一瞬间,李继林清醒过来,从旁边拿起几个编织袋冲了过去。两人一起把账本装入编织袋里,害怕被水浸坏,编织袋套了一层又一层。


采访时,刘平贵给记者展示了当时抢救出的账本。由于洪水太深,放在最底层的一个账本浸过水,页面皱皱巴巴,有的页面还沾着擦拭时用的卫生纸。账本上的字迹虽然模糊还能勉强辨认,记载着乡亲们在厂里存小麦取面粉的明细。记者问刘平贵当时为什么要抢救账本,她流着泪说:“把账本留下来心里有底,咱可不能赖账。”


暴雨下了5个小时,直到下午3点多才停,这场雨被认为是晋城市50年不遇的降水。雨停后,洪水也慢慢退去,留下的是十多厘米厚的淤泥和一片狼藉的面粉厂。


那个晚上,这对夫妇坐在办公室的淤泥中,抱着账本、抱着彼此,哭了一夜。天快亮时,李继林问妻子:“咱以后咋办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自救。”刘平贵擦干眼泪回答。李继林站了起来,打电话叫来朋友,抢救小麦。


此时,他们才知道生意好不见得是好事。当年麦收后,附近18个村的211户村民在厂里寄存了100多万斤小麦,堆满了大大小小6个仓库,还有些堆在院子里。要抢救这些小麦,就需要把它们铺在干燥的地方晒干,需要很多人力,也需要很大的地方。


朋友帮李继林找来8辆货车、30多个工人,把小麦搬出来。李继林则四处联系场地,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邻村的戏台、村办工厂的餐厅、县里化工厂的仓库被一一借用。足足用了9天时间,100多万斤小麦终于被转移出去。夫妇俩又雇了几个工人每天翻动,想让小麦尽快晾干。


这样的努力仍然无力回天,很多小麦已经肿胀板结,用铁锹翻起来是一个整片,完全失去价值。好的小麦收回来,剩下的直接被夫妇俩扔到了垃圾站——他们怕村民们怀疑面粉厂以次充好。


刘平贵背着丈夫算了一下账,被算出来的数字吓得连续几天睡不着觉。“一共损失了759282斤小麦,按当时每斤1.02—1.05元的价钱算是80多万!”说到这些数字,刘平贵的眼泪又涌了出来。


诚信仍在


刘平贵没敢把这些数字告诉丈夫,怕他崩溃。那时候,李继林已经开始想办法还乡亲们的麦子。“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要不然我怎么能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和自己的良心?”李继林平静地说。


他们把十多年攒下的20多万元拿出来,全部买了小麦,磨成面粉。然后,李继林一家一家地往存粮的乡亲们家跑,告诉乡亲们别担心,粮肯定会还上。


第二年春节后,刘平贵终于把欠粮的数字告诉了丈夫,李继林一下子沉默了,过了半天后,他低声说了一句:“不怕,咱慢慢还吧。”当年7月,本来算是企业家的李继林把面粉厂交给妻子,自己在县里一家混凝土搅拌公司找了份操作工的工作。


“自从那次洪水后,面粉厂的生意就不好了。”李继林说,最主要是他们怕了。面粉厂再也不敢让乡亲们寄存小麦了,而不收小麦,面粉厂的生意自然很冷清。面粉厂对面有三间仓库,洪水前都是满满的存粮,现在已经废弃三年多,前往仓库的路早已被荒草掩盖。“面粉厂是村里地势最低的地方,我们怕再淹了。这70多万斤我们能还得起,再淹了可咋办呀。”刘平贵说,他们也想换个地方,可是没钱。


其实,这70多万斤小麦已经让这个家不堪重负。在李继林外出打工后,女儿李梦霞也放弃学业,在一家加油站找到了工作。他们努力地工作,每当工资卡里的数字到了5000元以上,就取出来买一车小麦,加工成面粉。刘平贵则守着面粉厂,每天早上打开大门,等着乡亲们来取面粉。休息的时候,李继林也会来到面粉厂,夫妻俩一起守着。


除了开源还有节流。


以前,一家人想吃啥就吃啥,还经常下饭店改善生活。洪水后,他们在厂里种了些西红柿、大白菜,大部分时间只吃西红柿面或大白菜面,一个月只买一回肉。


以前,每到换季的时候,一家人都会买些衣服,还是几百元的。现在,李继林穿着单位发的工作服,还和工友要了两件;刘平贵身上的红色棉衣,还是去年春节前被评为“晋城好人”后,为了登台领奖,咬牙花100元买的。


洪水时16岁的小女儿李梦露也在那一瞬间长大了。以前,她经常向父母要零花钱,后来再没有提过那三个字。现在,她是山西大学工商学院的大一新生,一个月的花销只有400多元,在学校食堂里经常是一个饼子、一碗粥就是一顿饭。李梦露还告诉记者,她至今还不知道太原市是啥样,因为开学后她一直没去市里逛过。


今年11月初,李继林、刘平贵又做出一个决定:把2006年买的楼房抵押,贷款20万元,还粮。“物价一直在涨,小麦已经涨到每斤1.4元了,算下来,比利息高。”刘平贵说,她也想早点还完,“然后安安心心睡几天好觉”。


现在,他们还欠着乡亲们27万多斤小麦,折合面粉是22万多斤,折合人民币是38万多元。按照目前的速度,他们至少还要3年才能还完。


本报记者 张立宇


○记者手记


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听过这对夫妇“诚信还粮”的故事后,记者特意查了一下相关的法律条文。按照法律规定,面粉厂遭遇洪水属于不可抗力,在洪水前后他们的表现也尽到了善良保管人的义务,如果进入法律程序,他们或许不必偿还全部的70多万斤小麦。


当记者将法律规定告诉他们时,他们没有一点后悔。他们说,他们不懂得法律,只知道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乡亲们把小麦交给我,是因为相信我。如果我不还了,我还哪有脸面见人。把账还完,我才能对得住自己,才能问心无愧。”李继林说。


整个采访中,这对夫妇提起洪水、提起孩子们都会时不时掉眼泪,可说起自己为还粮做出的努力时却会变得很平静。他们认为,自己吃再多苦都是应该的,那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身边人眼中的ta


“爸爸妈妈在我心里是最伟大的。他们太辛苦了,我真想早点毕业,工作挣钱,帮他们还账,这样他们就能轻松点。”


 ——女儿李梦露


“我在面粉厂存了1300多斤小麦,当时也怕打水漂。可李继林到我家说,肯定会还上,即使出去打工也要还上,我就放心了。我了解他们,相信他们,他们从来就没欠过别人的。现在,他们还欠着我500斤粮,我也不着急,用的时候过去拿就行。”


 ——村民毋素花


“下雨时我在外地,当时很着急,不是怕粮还不了,而是着急不能帮他们。从他们开始磨面,我就在这存粮了,一共攒下1万多斤。后来,我没去要粮,李继林就主动让我去取。今年5月,他把我的粮都还完了。”


 ——村民任梅梅


为心目中的感动人物投票


中国黄金杯2013“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评选正在进行中,请您通过网络、短信、电话为心目中的感动人物投票。


投票时间:11月26日8:00—12月24日18:00


投票方式:


【网络投票】


登录http:/vote.sxrb.com/2013gdsx/index.html,单击您选中的候选人投票框,点击下方的“投票”按钮,完成投票。


【短信投票】


移动、联通用户:编辑A+候选人编号发送到106286862421。如01号候选 人 ,编 辑A01发 送 到106286862421。


电信用户:编辑11+候选人编号发送到106286862421。如01号候选人,编辑1101发送到106286862421。


资费:每票1元,不含通讯费。


【声讯投票】


联通固定电话用户:拨打969008686,按语音提示进行投票。


资费:每票1元,不含通讯费。


候选人编号:


01高文彬,02段爱平,03冯元元,04阳军,05刘平贵、李继林夫妇,06王在盼和《又见平遥》团队,07赵迎路,08郭文斌,09魏荣珠,10山西兴瑞女子篮球队,11曹玥,12张荣业,13垣曲人民,14侯明华,15刘建红,16左权盲宣队,17张子玉,18张倩云,19解绍亮,20李润生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