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祺车队的的哥们陪着刘丽莉赏花
刘丽莉给孙师傅展示自己拍的照片
30名的哥排班接送刘丽莉看病,昨天是第21次接送省城家祺车队4名的哥特地陪她去赏花,帮她完成美丽心愿
对刘丽莉来说,的哥们的第21次接送,是一次与美丽的相遇。
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两年多以来,刘丽莉的生活轨迹一直都是两点一线,从家到医院,再从医院到家,窗外大自然的美丽与灵动,几乎与她绝缘。
11月18日,省城家祺车队的4名的哥特地陪刘丽莉去杨家峪花卉基地欣赏娇艳的鲜花,帮助她实现自己的美丽心愿。的哥们坚持不懈、风雨无阻、轮流排班接送刘丽莉已经三个半月(本报8月7日、10月22日分别以《30名的哥排班接送她看病,10.2公里的生命之路不再难走》《82天,18次接送!她写下生命路上的爱心日记》为题做过报道),爱心不仅延续,而且更加细致、体贴。徜徉在花海里的刘丽莉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她说:“看到这么多美丽的鲜花,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我的生命会像这些娇艳的鲜花一样重新怒放。”
特地选了一名懂花卉的的哥“讲解”
18日9时许,本报记者坐上了“家祺车队”孙文辉(网名轩轩)师傅的车,与他一同前往省城矿机宿舍接刘丽莉。孙文辉很关心刘丽莉的身体状况,跟记者念叨说,他已经排过一次班,接过一次,那时候刘姐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走路都走不了几步,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你是轩轩,他的车号和手机号后四位是一样的……”9时40分,孙文辉的车来到刘丽莉家楼下,见到来接自己的师傅,刘丽莉一下子就叫出了孙文辉的网名,还跟我们介绍孙师傅的性格特点。
“刘姐,看你身体不错么!”“最近真是挺好的,身上挺有劲儿的”……安顿刘丽莉坐上车后,孙师傅开车去往杨家峪花卉基地,一路上两人聊得津津有味,熟络得像是一家人。
“你们看,今天的太阳多好啊!天可真蓝”“呀,这条路修得这么宽啊”……望向窗外,沿途的景色以及城市的变化令刘丽莉陶醉,她不好意思地说:“病了两年多,每次坐车外出都是去医院,从来没有心情看看窗外的风景,今天不一样,要去欣赏美丽的鲜花,特别兴奋,我是不是像个小孩子一样,你们别笑话我啊。”
刘丽莉说,生病后,一直向往着走到户外看看,可是身体不允许。今年国庆节,的哥李师傅向她介绍杨家峪花卉基地,并答应带她去看花,所以一直特别期待。我没想到,这个愿望这么快就实现了。为此,昨天她还专门上网查了杨家峪花卉基地的基本情况,并且准备好了相机。
路上,孙师傅的对讲机里多次传来家祺车队队长温建发的询问,问接上没有,走到哪儿了,并告诉刘丽莉说,他和另外两名的哥师傅已经到了杨家峪花卉基地,这个孙师傅爱养花、养鱼,懂些花卉种植,可以跟刘姐交流,是他特别为这次看花行动选定的。“你看,我们这些师傅就是这么好,这么细心,什么都想得特别周到!”刘丽莉高兴地跟记者说。
这些花太美了看不够,也拍不够
10时20分,杨家峪花卉基地门前,车刚一停稳,温建发、侯国明(网名Mon-key)、张金龙三位的哥便围了过来,帮刘丽莉打开车门,扶她下车。“呀,这不是Monkey吗,还有张师傅,你们也来了呀”,看到这么多师傅都来了,刘丽莉显得更加兴奋。
走进花卉基地,五彩斑斓的鲜花映入眼帘,鲜花的清香扑鼻而来,刘丽莉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真好闻呀!”“这是蝴蝶兰,我最喜欢了,但是兰花系列的比较难养”“瞧这虎皮令箭,长得真好”“这个蟹爪莲得在半阴、温润的环境下养”“橡皮树摆在客厅里最好看了”……行走在红花绿植间,刘丽莉高兴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所认识的植物,并津津有味地和一旁的孙文辉师傅交流。刘丽莉说,没生病的时候,她学过一些插花、盆景种植的方法,平时也特别喜欢对花修修剪剪,生病后那些盆景就都送人了。
这个叫白雪公主、这是吉祥冠,这叫罗天翡翠……还有很多花卉,刘丽莉没有见过,也不认识,她便向店主请教、学习,还不停地拍照。绕了大半个基地,已经半个多小时了,刘丽莉居然没有提出来休息一下,的哥们担心她走多了身体吃不消,便让她坐下来休息休息。刘丽莉却说:“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这些花太美了,很多我从来没有见过,看不够,也拍不够呢!回去我得把这些照片发到QQ空间里,我的空间好久没有发过东西了,这么美的花一定要发上去的,我再拍点咱们再走啊!”
11时30分,让大家欣赏了自己拍摄的花卉照片后,刘丽莉才提出回家。
我的生命会像这些鲜花一样重新怒放
回家的路上,刘丽莉仍然兴奋地和大家聊着今天的看花感受,“我以前就特别喜欢花,生了病精神颓废,很久都没有这么高兴了,在寒冷的冬天里,看到这么多美丽的鲜花,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我的生命会像这些娇艳的鲜花一样重新怒放。”
温建发说,本来还要带刘姐去薰衣草园看看的,但那个是户外的,现在天冷了,不能看了,所以只好带她到杨家峪花卉基地看看。这次看花不是最后一次,回去后,他会通过网络查找一些类似的地方,多带刘姐出来转转、看看。等到天气暖和了,如果刘姐的身体允许,就带她到户外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一下,让她的身体尽快恢复。“没想到我的身体真给力,原来走10分钟都累得不行,今天一点儿都没觉得累,就是你们大家的爱心给我力量了。”刘丽莉告诉记者,这一天值得纪念,这第21篇日记,记录下的不仅是美丽,也是又一份温情。
采写 本报记者 李莉 摄影 本报记者 寇宁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