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7岁,一个73岁看门、扫雪、拔草,刷煤气卡……这些都是免费帮人的
在省城小店区坞南社区,社区干部常向记者夸起一对热心老夫妇,他们没有多大名气,只是低头做些小碎事,帮人刷刷煤气卡,看看门,楼前楼后扫一扫、拔拔草……可在大伙儿看来,一楼住有这么一对热心邻居,真是一种福分。11月3日,记者见到这对老夫妻,李大爷77岁,闫大妈73岁。不过,老两口一再说,都是举手小事,可不要写,连自己的姓名都请记者不要见报。
拿出煤气卡在桌上能摆一长溜儿
“小广场旁边,哪个楼前没杂草,闫奶奶就在哪个楼上住。”记者是按照社区干部的这句提示,找到这对热心老人的。
开门的正是闫老太太,一听记者来采访,立刻说:“都是顺手的事。”这时,门铃又响了,闫老太再开门,一位邻居递进来煤气卡:“闫大姐,明天替我刷下煤气卡,我要出去几天。”
接过卡,老太太把卡转手给了瘦高个儿的老伴老李,老李戴上老花镜,从包里取出一本书仔细翻着:“41、51、61、71,哦,第七张煤气卡了。”说着,把刚收到的这张煤气卡夹到了71页。
看到这样与众不同的放卡方式,记者很好奇。老李呵呵笑着:“住进这个楼13年了,替人刷了十多年的煤气卡,掌握住经验了。”第一张卡放在11页,第二张卡在21页,隔十页夹一个,夹得牢,还好找。
老李说,他还给每一家都自制了一个信封袋子,专门装刷煤气卡时的小票。小票上的字时间一长就会变淡,所以,老李每次刷完卡后,还要认认真真地把小票上的重要数字都要用笔抄在一旁。他说,邻居们过年回来时,都是过来问问钱够不够,不够交上三百块钱就又放在这儿了,没人看小票,但不管邻居看不看这些票据,他得做好这个工作。
这些放卡的邻居有在外上班的、陪读的、去外地的,看病的等等。到刷卡时把度数一抄就送来了,虽然不用煤气,但都得定期刷卡。卡最多时有七八个,每次刷卡时,能在桌上摆一长溜儿。不光是单元邻居的,其他楼上的邻居外出,也爱托老两口刷卡。
十多年了,单元防盗门从没坏过
“门是我的,楼宇门上的小广告从来都扒不住。”说到自己的“工作”时,闫老太太挺自豪,十多年了,他们的单元防盗门从没坏过,别的单元的防盗门早就坏过了。
闫老太每天跳跳广场舞、练练太极扇,一般都在家。但凡看到面生的人进出楼宇门,都要多嘴问一句:“哪儿的?找谁?”楼里的租房户来了又走,走了又来,闫老太太记得一清二楚:“现在有3户是租房的。”
楼宇门不好开了,她会去滴点机油,楼宇门的对讲机坏了,她会一家家去凑钱修。楼道里,有人堆放杂物了,她会叫孩子们打印“楼道不能堆放私人物品”的提示语。而闫老太最为得意的,是跟贴小广告的人斗:“他们前面贴,我后面铲,时间一长,他们看见在我们这儿贴了白贴,就很少来了,我们这门里门外都是干干净净的。”
而类似这样的温暖小碎事,老两口身上还有不少,常年打扫楼前楼后的卫生,替邻居拿报纸,出门锻炼,随手捡拾垃圾,社区活动热心参与,义务扫雪等。有一回下雪两天了,院里还不见有人扫,大家一问,原来是老李大爷生病了。“我们现在还能做啥?就只能做些这小事,多动动,身体还好。”闫老太认真地说,并一再婉拒记者给她们拍照。
○对话
热心会相互感染不会得罪人
记者:一些人就爱把单元门大敞着,图个方便,你却要时时去关门,不怕得罪人?
闫老太: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考虑,大家都知道的,不得罪人。除了搬家时要把门拉开,其他时间,邻居们现在都习惯了随手关门,生人进不来。
记者:居民楼道里堆放杂物是很难制止的,你们贴了一张提示语就起作用了?
闫老太:一开始,是有人往楼道口放自行车,贴了提示语后,断断续续还会有,后来,就给他把车子抬到地下室。因为地下室很宽敞,能放自行车。现在没见有人再放东西。
我们楼里的人都挺好,很自觉,楼上有一家,每天从上往下擦扶手,还有一家老人常扫院子。(闫老太带着记者看他们整洁的楼道)我觉得热心会感染的,你好,他好,大家都好,如果大家都不爱护,你扔一张纸,他吐一口痰,就没法收拾了。
本报记者 姬仙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