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榜样传递正能量”系列报道之四:变形双手“操盘”励志人生(图)

时间: 2013年10月28日02:00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坐在电脑前的张建亮。


10月21日,记者在太谷县见到了张建亮。瘦瘦小小,现年31岁的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却已折磨他20年——关节疼痛,手脚严重变形,自己无法上下楼只好常年呆在家中。尽管如此,他却靠着自己变形的双手开网吧、当操盘手、做网游代练,他将赚得的微薄收入常年投入到公益中。


他的事迹感动感染着身边无数的人。


一角钱,母亲“滑稽”样子刺痛少年的心


“我懊恼,我绝望,我不知道我的明天在哪里,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我曾多少次想选择自杀这条不归路,可我就这么扔下爸妈走么?他们生我养我,就是希望我能长大,能好好地活着,我就这么走了,他们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看着别的小朋友蹦蹦跳跳的,而我却不能像他们一样玩耍嬉闹,心里的痛苦只能忍着,我怕!我怕爸爸妈妈也跟我一样伤心难过!”


这是张建亮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那是1993年,11岁的他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严重时全身上下无一处关节不疼痛。父亲张恂所在的太谷化肥厂、母亲司凤珍所在的太谷中药厂都不景气,每次乖乖跟着父母四处奔波看病,懂事的张建亮体谅到了父母的艰难。


太谷的各大医院跑遍了无法治愈,听说太原老军营那里有个大夫“以毒攻毒”治病得法,张建亮又跟着爸妈来到了太原。整整一个多月,张建亮一家除了知道药物中有川乌、草乌两味药外,其他所配药物医生一概保密。与此同时,张建亮还要承受每天痛苦的热敷治疗:身体四周放满滚烫的热水瓶再蒙上厚厚的被子出汗。最后,张建亮实在坚持不住了,关节的疼痛虽然有所缓解,可身体却因此而极度虚弱,走路都变得摇摇晃晃。无奈,父母只好带着他回了家。


短暂停歇了一个多月,在孝义矿区的大姨带来了一个消息:附近矿区有个“野大夫”据说很灵。已是寒冬时节,母子俩赶到了孝义。寒风刺骨,从大夫家门诊出来,母亲就一直背着张建亮准备走回大姨家。其实两个矿区之间的路并不短,可母亲身上的钱都看病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出气成冰,张建亮身子又弱,走了一段的母亲怕孩子受不了,决定在路边拦一辆顺风车。他们很幸运地拦到一辆车,坐在车上,看着路两边矿山的风景,张建亮心里很是高兴,悄悄跟母亲说世上还是好人多。然而,下车时,司机却要收5元钱。无论母亲怎么跟司机说好话,对方都不松口,母亲掏遍了身上的口袋只找到3角钱,可司机嫌少将钱扔出了车门。


寒风夹杂着煤尘把1角钱吹向了路的前方,母亲焦急地追啊追,上蹿下跳“滑稽”的样子深深刺痛了张建亮的心,仿佛撕裂般的疼。路上车多,风也大,母亲始终没有追到那1角钱。坐在车里的张建亮,看着母亲的背影,任凭泪水肆虐。等到母亲灰心地回到车前,张建亮赶忙低着头擦干了眼泪:不能让母亲看到,否则她会更伤心。


或许是司机也拿母亲没办法了,只好让他们走人。


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绝望,在身体疼痛和精神炼狱之间,小小年纪的张建亮过早地成熟了。两年的治疗,尽管疼痛有所减轻,然而他的双手双脚还是渐渐变形,无法避免地走向了残疾。


一元钱,15岁的他开始艰辛自谋生路


“从那个时候我就有了一个愿望,一种责任,满腔的热情!我要努力,我要长大,我要去奋斗,更重要的是我不要妈妈再为我操一点心,不再为我因为1角钱去辛勤劳作!也许是老天的安排吧,在休学两年后,我又重新回到学校,认识了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梁丽,她对我思想的转变帮助很大。勉强读完了初一后,身体又吃不消了。刚步入社会的我开始学习证券知识,后来开过网吧,在街边卖过拖鞋,到今天,我研究证券知识已达14年,从事操盘手工作好多年,但也只能勉强糊口。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在这个社会上残疾人要想生存,没有别人的帮助,那是很艰难的。”


张建亮日记中提到的班主任梁丽,是他的小学老师,至今亦师亦友。


当初彻底离开学校之后,身体的疼痛让15岁的张建亮终日只能呆在家中,内心长期压抑的苦闷和痛苦也就此爆发。直到有一天,张建亮得知父亲维修铺(工厂不景气,张恂开了家修理铺)旁边一位小朋友的班主任居然就是梁丽,他开始将自己的痛苦写在纸上,托这个小朋友带给梁老师。没想到,梁丽很快给他回了信,还给他带来了两本书——《张海迪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没有进过学校,却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她又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无偿针灸治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饱尝人间疾苦,因积劳成疾导致全身瘫痪,后双目失明,辗转病榻长达九年,在令人难以想象的困境中,他把笔作为武器开始新的奋斗,并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这部不朽的名著。”


张建亮把他们的故事写进日记来鼓励自己,慢慢地,他重新拾起了对生活的信心,立志要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那个时候,张建亮的初中老师替他申请了一辆手摇轮椅,每天父亲将他抱下楼之后,他就自己摇着轮椅去证券所。那里有免费的电脑可以让他学习证券知识,后来他自己买书钻研,整整半年泡在证券所里。


然而,没有启动资金,加上风险大,张建亮很快明白这条路不能养活自己。之后,他开始摆摊,每天从太谷东海市场进拖鞋再到菜市场卖,一天能赚一元钱。一个多月后,天气越来越冷,母亲终日担忧,张建亮只好另寻出路。


2000年,在亲友的帮助下,他买了两台电脑在家开起了网吧。来上网的都是邻居、朋友家的孩子们,上网一小时一元多,赚的钱勉强够他生活。也是在这个时候,母亲偶然从报纸上得知一种药能够治疗类风湿,心急地寄了300元过去,没想到张建亮吃了寄来的药后,疼痛感减轻甚至消失了。


自此之后,身体疼痛得到控制的张建亮安心在家开着网吧。他的人缘很好,结交到了很多朋友,每次聚会大家都乐意将他从六楼背进背出。慢慢地,网吧电脑增至四台,收入也越来越好。与此同时,他把收入的一部分投入股市,用自己学到的证券知识去“试水”,几年之间,有挣有赔。


一种痛,戒掉药瘾不当“脆骨人”牵累父母


转眼到了2005年,23岁的张建亮已经吃药5年了。因为激素的原因,整个人变得肥胖,更主要的是身体有了抗药性,原来一天3颗药变成了一天6颗。他试过一次将药量减至半颗,身上的疼痛感立刻就会出现,可只要按时吃药,身体不仅没有半点不适,还能上下楼。


药物也是一种瘾,而且他咨询医生、上网查、听病友聊,知道了服用激素类药物过量会导致骨头变脆,以后很可能一摔就骨折。“谁也想让自己舒服,可我总不能一辈子吃药,一辈子离不了它。如果真成了‘脆骨人’,以后一摔就骨折,岂不是牵累父母。”


张建亮发誓要立刻戒掉药瘾。母亲劝他慢慢来,毕竟吃了那么长时间了。张建亮说“不”,说戒就戒。


停药之后的日子变得无比漫长,极度的疼痛感无时无刻不啃噬着他。全身的关节都在叫嚣着撕裂着,任何人碰他一下,都会钻心蚀骨地疼,坐着、躺着,怎样都不舒服。吃不下饭,一个大小伙子一天只能勉强啃完一根火腿肠。


如果说,张建亮白天在网吧还有很多的朋友能分散他的注意力,晚上(家里开的网吧不允许通宵)则要他自己一个人扛。张建亮开玩笑地说:绵羊不晓得数了几个亿了,数错了重来,一直扛到天亮。


整整一个多月,张建亮将最痛苦的时间熬了过去,他从一个小胖子急剧“缩水”,骤瘦,身上的肉至少掉了十公斤。但药瘾也从此戒掉了。至今,七八年过去了,张建亮再没吃过一颗药。


身边的朋友们都很佩服张建亮这种毅力,每次张建亮都笑笑:“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也是在这一年,他和朋友们将网吧从家开到了山西农业大学附近,一直到2010年网吧生意开始萧条才结束。也是在这里,朋友们见识到了张建亮炒股的本事,愿意出资请他当操盘手,而张建亮只在盈利部分抽取10%。都是年轻人,没多少积蓄,这个三千,那个五千、一万,最多时候张建亮手里的资金也没过五万元。虽然这些年总体来说赚多赔少,然而,随着朋友们一个个结婚、买房要用钱,渐渐地资金也撤走了,大家允诺以后钱宽裕了再来请他。


一种爱,收入微薄的他却坚持公益


也是在张建亮当操盘手不久,那时他还在山西农业大学附近开网吧,认识了太谷“金谷公益”的“眼泪哥”,慢慢地他也加入了公益组织。


每次有公益活动,“眼泪哥”都会在群里告诉张建亮,每次尽管他都无法跟着大家一起出去送钱送物,但是他总会100元、50元地献出自己的爱心。张建亮说,他想得很简单,就想为更多的残疾人或者孤儿做点什么,这点钱对自己来说说多不多,但是对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来说,或许就是整个暖冬。


问起张建亮是什么时候不再开网吧,也不再做操盘手,他说大约是在2011年左右。可是做公益,每次他都会往出拿或多或少的钱,来自哪里?


张建亮说,之后的三年时间,他一直在做“网游代练”,每个月大概有一千元左右的收入。很难想象,张建亮靠着他那双变形的手,每天坐在电脑前十多个小时,靠着微薄的收入依然在热心着公益事业。


同行的王海燕(太谷最早参与公益的人)说:“因为亮亮下不了楼,每次都一定要让他妈妈送钱过来。那会我们在广场募捐衣服,亮亮妈妈快60岁的人了,跟我们整整忙活了一天。”


张建亮接过话:“我爸妈特别支持我做公益。他们也想参加,是我没让。毕竟他们年纪大了,而且为我操了那么多心,我尽量代替他们就好。”


张建亮说他现在不当“网游代练”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他这个月刚开了一家网店:依伊时尚韩版女装。尽管网店刚起步,可他依然践行着他的公益行动。他说他这家店铺也是公益店铺,网页里有他们做公益时的一些照片,他把店铺收入的10%都拿来做公益。“我代理了两个品牌女装,本来一家要收200元押金,其中广州一家店的店主看见我店铺里的公益内容,跟我聊了之后特别感慨,当即退还了押金,还说以后做公益的时候,他也要贡献一份力量。大家都有颗做公益的心。”张建亮笑着说。


如今,张建亮的父母亲都已经退休,父亲还找了个当保安的活儿,一家人过得平静祥和。张建亮说,未来他的愿望就是收入能够稳定点,成个家之后开个小卖铺,够一家人开销就好。


见习记者 杨凯文/图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