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能救活一个人,这是多好的事”(图)

时间: 2013年10月25日03:44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面对记者的采访,郭建平说“这是小事,不值得宣传”


襄汾郭建平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搭救山东男孩,面对大家的赞扬、记者的采访,他只是简单地说了句——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件普通的事。”近日,襄汾县工商局职工郭建平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山东青年一事在当地传开。面对赞扬,郭建平却再三强调,“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还能救活一个人,这是多好的事,给了谁也会这么做,真的没什么。”


捐献完毕后,郭建平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来信。这封信正是来自山东接受造血干细胞的白血病患者,信中字里行间表达着对郭建平的感激之情和对生命的渴望:


“恩人您好!


感谢您为我捐献造血干细胞,让我有了再一次活下去的希望,也谢谢您让我有机会去照顾我的家人。20岁的年纪有着自己的理想和平淡的学习生活,查出病情,让我到了绝望的边缘,也让全家人对我寄予的希望破灭,为我担心。直到您为我捐献造血干细胞,又让我有了生活和追求理想的机会,虽然我们不曾相识,但是正因为您的爱心和奉献,改变了我的命运,是您给了我重新活下去的机会。实在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对您的感激,我代表全家人再一次感谢您!”


接到省红会的电话他当即同意捐献


10月23日,记者来到襄汾县古城工商所,见到了48岁的郭建平,他刚刚捐献完造血干细胞,但精神状态十分好。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憨厚的郭建平显得有点手足无措,“这点小事,真的没什么,不值得宣传。”聊了一番家常后,郭建平稍稍放松,讲述了捐献前后的故事。


今年7月16日,郭建平接到山西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求助的白血病患者初次配型相合,他当即表示同意捐献,并于8月2日在襄汾采集了10ML血液样本进行高分辨检测。经过检测,郭建平与求助患者配型达到5个位点10个基因有8个高度相合。9月13日,郭建平独自一人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体检,并签署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


10月9日,在临汾市红十字会医护人员的陪同下,郭建平再次赶赴山医大二院,接受了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每天要注射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通过注射将骨髓造血干细胞‘动员’到血液里。”因查阅过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知识,不善言谈的他话语多了起来,“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还能救活一个人,这是多好的事。”郭建平10月14日和15日两次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总量达到252ML,随后其造血干细胞由专人送往患者所在地山东。


采集完造血干细胞后,山西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病房里为郭建平颁发了荣誉证书,并送来了一封感谢信。郭建平是中华骨髓库第3751位捐赠者,山西省第87位捐赠者。“郭建平是临汾造血干细胞捐赠第六人,是襄汾县第一人。”临汾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张贵虎对郭建平无私的奉献和大爱表示了敬意。张贵虎说,郭建平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也应该推崇他这种无偿奉献的精神。


已把患者当成儿子希望能早日康复


捐献完造血干细胞的当天,郭建平便回到襄汾家中,但心里一直牵挂远在山东的患者。“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但愿一切都很顺利,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根据有关规定,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供受双方一般情况下不能知道对方的姓名、住址等信息,也不能直接联系。郭建平只知道对方是一个1994年出生的身患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山东籍男孩。


郭建平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上班,小儿子还在上大学。提起那个山东男孩,郭建平说,“在我心里,已经把他当成自己的第三个儿子了,真的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其实,在2012年,郭建平就曾经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就在郭建平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时,这名配型成功的患者却再也没有音讯。“当时只知道对方是一名女性,其他的情况也不清楚。”郭建平说,他后来打电话问山西省红十字会,也没有什么结果,“估计是放弃了治疗,也可能是选择保守治疗,但具体原因咱不清楚。”对于这次经历,郭建平至今仍有些挂怀,“咱肯定愿意捐献,至少能救回一条命。”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献血,郭建平记忆犹新。那是2000年,在参加单位组织的一次献血活动中,他第一次接触献血。之后,只要身体状况合适,他都会义无反顾地去献血。十多年来,郭建平献血总量达到4000多毫升。


2007年6月2日,郭建平在镇上的流动采血车上献完400毫升血后,看到桌子上有一沓采集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宣传资料,便向工作人员咨询相关信息。了解情况后,他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郭建平回忆说,当时他觉得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希望,需要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者很多,如果配型成功的话,就能救回一名患者的生命。


他反复强调“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郭建平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郭建平的妻子石亚红表示,“这是一件好事,茫茫人海能配型成功,至少能救回这个孩子的生命,咱付出一点不算什么。”


其实,在郭建平决定捐献后,最不放心的便是石亚红。因之前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了解不多,她十分担心会对郭建平的身体造成影响。当她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途径了解造血干细胞的具体情况后,便打消了顾虑,鼓励郭建平放松心情去捐献。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郭建平拒绝了妻子的陪同,瞒着孩子们,在临汾市红十字会医护人员陪同下到太原捐献。在太原的一周时间里,妻子每天都会打电话问候,知道情况的孩子们也是每天打电话问候,家人浓浓的关爱让郭建平感到十分温暖,对自己也更有信心。


10月15日下午,郭建平一回到家,妻子便安排了营养食谱,监督他严格按照食谱进餐。对于妻子无微不至的照顾,郭建平坦言,“感到有点不自在了,咱又不是病人。”


石亚红每天都会给郭建平熬骨汤,希望增加营养有利于身体恢复。以前从来不喝牛奶的郭建平,在妻子的监督下,坚持喝了两天的牛奶。“为了给我补充营养,她每天换着花样给做好吃的,还不让我干重活。”郭建平对于妻子的特别照顾有点小埋怨,但言语之间更多的是幸福。


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事,郭建平反复强调“这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他心里依旧牵挂他的“三儿子”,“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病情有没有好转,希望他能快点康复,如果还需要捐献的话,我会继续捐。”


本报特约记者 张莹超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