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孩子,别让危险和你擦肩而过(图)

时间: 2013年10月22日02:40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家长接孩子放学回家,正在跨越绿化带


 

上下学路上闯红灯、骑飞车等现象令人担忧

10月10日下午,在省城万柏林区化工路上,一名12岁的女孩骑车上学时被路过的水泥搅拌车撞倒身亡。近几年来,已发生多起学生上下学路上遭遇车祸的悲剧。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省城五一路上马街口、并州路邮电后街口、长风街寇庄西路口等学校较为集中的路口进行调查。随意闯红灯、快速在车流中穿梭、马路上打闹嬉戏、横穿马路等都是孩子们上下学途中常出现的安全隐患。


现象1 10分钟内70多名学生闯红灯


15日13时50分许,正值上学高峰。


记者来到五一路上马街,这里居民区较多,附近有五一路小学、进山中学等学校,所以途经这里的学生也比较多。


记者在十字路口观察了10分钟,共有70多名学生闯红灯,其中多数是骑自行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的趁着绿灯变红灯的前一两秒迅速往过冲;有的看到汽车不多,也不管是不是红灯就穿过马路。步行的学生们多数会站在路口等绿灯,而闯红灯的大多是结伴而行,没注意红绿灯,有的集结七八人后,看见车少就直接闯过去。


21日14时10分,记者又来到长风街寇庄西路口,这里学生闯红灯现象比上马街口稍好一些。记者同样在路口观察10分钟,共有40多名学生闯红灯,主要是为了赶时间趁变灯前冲过马路,但由于长风街道路较宽、车速比较快,学生们到路中间又不得不停下来等待变灯。


学生闯红灯的情况好管吗?上马街口一名值班交警对此表示无奈。“人太多了,学生们骑得又快,实在不好管。”他说,他们看到有学生闯红灯时会警告,但有时只能指挥车辆多让让学生,确保学生的安全。


【对话学生】


记者随机拦下了7名闯红灯的学生进行采访,其中5名步行,两名骑车。


“哎呀,没有注意到。”记者首先拦住两名不到10岁的小女孩,她俩手拉手,边说话边闯过红灯穿过马路。当听到记者的问题时,小姑娘才回头看了眼交通灯。


“路上又没有什么车,也不是我一个人闯红灯呀,他们都过来了。”随后记者拦下的4名学生对闯红灯的行为都不太在意,一名骑车的小男生在被记者拦下后很不满意,说“这又没什么,我看着路呢。”


“对不起,我以后会注意的。”在记者的采访中,只有一名步行的小男孩被记者拦下后显得很不好意思,说完后就赶紧跑开了。


现象2 骑车速度快还在车流中穿梭


除了闯红灯,学生骑车最危险的可能就是不仅车速快,还在车流中穿梭。


15日14时15分许,在省城府东街柳巷口,记者就见到不少“飞驰的少年”。骑车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都骑着山地车,还有些骑着公共自行车,但相同的是骑车速度都比成人快。


上学时间,骑车学生较多,有些跟在后边的男生为了超车,就把车把扭来扭去,成“之”字骑车。有些学生几次超不过去,就找绿化带的隔断处拐到机动车道上,随后立即提速,甚至站起身来踩脚蹬子狂飙。


在采访中,记者遇见几名骑着“死飞”的学生,在车流中疾驰而过。“死飞”,是指自行车的飞轮是死的,将链条与后齿轮固定起来,“死飞”没有闸,骑行的人要通过脚踏来控制后轮减速和刹车,由于死飞速度没有上限,速度特别快,一旦出现险情,很容易出危险,也被人称为“死亡飞车”。


据记者观察,除了闯红灯、车速快之外,随意打闹、车载多人都是常见现象,有时让人心惊胆战。


【对话司机】


就此现象,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司机,他们都对骑车的学生“发飙的车速”发愁,“遇到躲远些”是这些司机一致的态度。


“前段时间,我在长风街上就差点儿撞了一名学生。”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对那个学生快于常人的车速仍心有余悸。“当时是中午,长风街上的车挺多,我在中间的车道由东向西开,突然看到后视镜里好像有个蓝色校服的影子。”李师傅知道,这是遇到在机动车道上骑车的学生了,正当他考虑着是否要换个车道躲开时,一个闪神,骑着跑车的学生已经超过他冲到车前,正好在他要换车道的方向,而此时李师傅刚转了方向盘。“我吓了一跳,赶紧把方向盘转回来,车狠晃了一下。”李师傅这边还惊魂未定,那边学生已经骑到前面的汽车前了。“真是发飙的车速,我们看了都担心。”


现象3 新修的绿化带被踩出条小路


除了不遵守交规,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为了方便上下学,学生们还踩着绿化带过马路,好多新种植的灌木中间已经被踩出数条小路。


16日14时,记者来到并州路邮电后街口,这里距离并州西街路口100多米。在邮电后街附近有青年路小学、太原五中等几所学校,记者看到,不少学生直接从绿化带横穿过来。此时,并州路基本完工,路中间的绿化带已经栽好,但尚未通车。但由于附近学校多,这个路口还是很热闹。


记者走到绿化带旁边,发现这里已经被人踩出了4条明显的小路,另外还有几处明显能看出被踩过的地方。“绕路太远,孩子急得上学呢。”“以前这里有路口供行人通过,现在被绿化带挡住了,如果还留个口就方便多了,否则不仅学生得横穿绿化带,不少家长骑车送孩子只能逆行,也很危险。”“如果这里设置一个人行天桥就好了,方便又安全。”记者咨询了几名带着孩子过马路的家长,他们纷纷讲起自己的理由,觉得还是有个路口好。


21日,并州路通车。12时许,记者再次来到并州路邮电后街口,虽然通车后并州路的车流量很大,但很多学生和家长还是习惯性地穿越绿化带回家,有的家长甚至搬着自行车过绿化带。


其实邮电后街口距离并州西街口也就100多米,记者从邮电后街并州路路东出发,每步约40厘米,匀速前行,不算等红绿灯的时间,所用时间约7分钟。


【对话交警】


在并州路邮电后街口,“嘘嘘”的哨声刺激着耳膜,自发指挥交通的老交警白静生依然每天4次来这里指挥。


“通车后,这里安全隐患很大。”白静生一边指挥,一边说着自己的担忧。“横穿绿化带的人估计很难挡住,不少学生家都住在马路对面,习惯性从这里通过。而现在并州路要打造快速路,汽车的车速很快,学生和家长还是这么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另外,白静生对学生和家长逆行来学校也非常担心。邮电后街在并州路西,正常行车方向是由北往南,但采访中记者看到很多家长和学生都骑着车子从南面逆行而来。“没通车时家长逆行还好,但通车后,家长和学生仍然这么逆行,安全隐患太大了。”白静生说,他也只能尽量指挥车辆避让行人和自行车,要做到安全,还需要家长和学生自己遵守交通规则。


○分析


从小就学习“红灯停、绿灯行”为啥还无视交规?


“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不能追逐打闹”这是很多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学习到的东西,但为什么闯红灯、无视交规的学生还这么多呢?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学生,他们都说自己对交规很清楚,但“觉得没什么”“赶时间,没注意”的回答很多,还有小学生说,大人都这样,“我们不过是学了大人的毛病”“要管得先管他们”。


在采访中,记者确实看到不少家长在骑车送孩子上学时,把孩子带在身后,自己却骑车逆行、闯红灯、骑上机动车道。


“有一次,我看到一名家长拉着孩子过马路,经过一个红灯时,家长要过,孩子就是不同意。”采访中,一名交警说,“当时,家长劝孩子‘没事,不要紧’,但孩子却说‘你平时常常说别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没有素质,怎么今天也这么做。我们得等红灯,不能没素质。’”交警说,有时,家长说一套做一套,这样的行为也会让孩子漠视交规,孩子们从小见的就是这样的情况,长大后自己骑车上路也会有同样行为。


交通法规意识淡薄,是违法成本低造成


“学生不守交规,闯红灯、在机动车道骑车、飙车,这也是老大难问题。”对此,太原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十分头疼。该负责人说,还是大家交通法规意识淡薄,是违法成本低导致的这种现象。“如果仅从学生不遵守交规的行为上进行处罚,只是治标,孩子们可能会存在侥幸心理,下次不被抓住就好。”这名负责人说,最好能建立全民信用体系,把行人、非机动车和汽车违规都记入其中,比如某学生出现过闯红灯等行为,当他考驾照时就需要更加严格,因为他曾有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记录,“这样的话,人们交通法规的意识可能更强。”


对于目前情况,这名负责人认为,学校和家长教育可能比交警提醒和处罚起到更好的作用。“很多学生更愿意听老师的话,如果老师明确哪些事情不能做,学生们都会听。”另外,该负责人也很强调家庭教育,“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如果只是说教孩子,而自己却屡屡违规,可能就会起到反作用,孩子对家长的行为有样学样。”


老师在授课中,要渗透安全教育


那学校如何对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呢?“首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以外,在教课时,老师也会将安全教育渗透其中。”五一路小学的张校长说,在一篇课文里有“协调有序”,她就会在教课的同时,教给孩子什么是“有序”,其中就有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另外,在每次开家长会时,我们都会强调孩子上下学安全的问题。比如,按国家规定,12岁以下学生不允许自己骑车上路,我们就要求家长不要让孩子骑车上学,家长们都很配合。”


本报记者 冯戎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