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的生命在毒品的侵蚀下凋零。(图片由小敏家属提供)
19岁的女儿被人接走一夜未归竟陈尸医院,近5个月的死亡原因鉴定结果让李韬(化名)痛彻心扉:甲基苯丙胺(即冰毒)中毒并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死亡。一向乖巧的女儿为何会与毒品有染?谁是“杀”死女儿的凶手?
谁接走了女儿?
10月11日上午,李韬再次失望地走出了汾阳市公安局的大门。“刑警大队长只是说案件还在调查,让我等。我养了快20年的女儿突然死了,到现在半年多了,仍然在医院的太平间里难以安息,我这个做父亲的能不急吗?”李韬家住汾阳市杏花村,女儿死亡后,他多次出入公安局的大门,但每次都悻悻而归。“我就是想把孩子的事情搞清楚。”
回忆是痛苦的。最后见女儿时的情景像电影片段一遍遍在李韬脑中盘旋。
4月1日中午,李韬接到辖区派出所电话通知,让其去汾阳市医院辨认一名死者,看是否是其女儿。
接到电话,李韬与家里人立刻赶到了医院,他一眼就认出太平间里的那具尸体就是女儿小敏。“和天塌了一样,眼前黑蒙蒙的,不敢相信。”
医院工作人员告诉李韬,小敏是被两个年轻男子半夜12时多送到医院的,送来时人已经死亡,而那两名男子放下人就不见了踪影。“我女儿穿着一套黑色的女式外套,里面连内衣内裤都没有,没有任何外伤,只是眉心有些红印。”李韬怀疑女儿生前遭遇性侵。
李韬说,3月31日是星期日,中午他们全家人还在一起高高兴兴吃饺子。两个女儿是一对双胞胎,小敏是姐姐,姐俩同在厂里当临时工,在小区另一栋楼单独居住一年多。女儿们从小自立,又乖巧懂事。两栋楼相距不远,李韬时不时去女儿的住处看看,他相信女儿不会做出什么让他操心的事。
那天中午在父亲这边吃完饭,小敏便回了自己的住处。当晚9时多,妹妹接到姐姐的手机短信:“今晚我不回来住了,住朋友玉玉家。”小敏一般最晚11时就回来了,在外过夜的情况很少,妹妹回复短信询问,却未得到回音,于是直接拨打了姐姐的手机号,但此时对方手机已呼转至来电提醒平台。或许是双胞胎之间那种莫名的心灵感应,妹妹说那晚她感觉很不安。
小敏一夜未归,却蹊跷死亡陈尸医院,为了搞清楚女儿什么时候离开的住处,李韬调出了所住小区跟女儿相关的两段监控录像。第一段视频显示时间为3月31日15时55分,小敏神采飞扬走出宿舍楼,看不出身体有什么异样;第二段视频是在5分钟之后的小区大门口,小敏坐进了一辆车牌号为京PU4984的白色宝来车里,车里的人没有下来,显然,小敏与车上的人是认识的。
是什么人接走了小敏?又去了哪里?
李韬突然发现,医院里女儿所穿的衣服与离家时穿的衣服不一样,女儿的手机也不知去向,这一系列疑问让李韬觉得女儿属于非正常死亡,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可那辆宝来车里的那个人又是谁呢?
谁送女儿去了医院?
小敏今年19岁,虽然姐妹俩在一起生活,却很少谈及个人感情问题,姐姐有没有男朋友,跟什么人交往,妹妹也不知情。
据汾阳医院当晚值班护士回忆,小敏是4月1日0时38分被两名二十五六岁的男子送来的,两名男子将人放到急诊科一进门的床上。因为患者已没有生命体征,属于院外死亡。当护士准备告诉两名男子人已死亡时,发现两名男子已驱车离去。送死者来的两个人逃之夭夭,事关人命,于是,医院报了警。
李韬说,在医院认领尸体后,他曾看过医院的监控视频,该视频显示,当时送小敏去医院的两名年轻男子将小敏背到急诊科,放下之后就走了,前后不足3分钟时间。
这段监控录像成为小敏死亡案侦破的唯一线索,汾阳警方一边展开调查工作,一边委托山西医科大司法鉴定中心为小敏进行了尸检。
虽然白色宝来车挂着假车牌,办案民警还是顺藤摸瓜很快找到了3月31日接走小敏的人——陷某。
陷某,文水人,已婚,自称与小敏认识两年,并与小敏有过不正当关系。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当天是小敏先联系陷某,陷某接走小敏后,在汾阳城里买了一套衣服,也就是小敏在医院所穿的衣服。然后将小敏拉到了紧邻杏花村的冀村镇某宾馆,随后陷某即回了文水。当晚,小敏突然头疼,打电话将陷某叫到了宾馆,陷某与朋友一起将小敏送进了汾阳医院,小敏眉心的红印,是陷某为了缓解小敏的头疼,为其按压时留下的。
小敏离家时穿的衣服去了哪里?陷某给办案民警的答案是“因为害怕连其手机一起扔了”。而办案民警在陷某扔东西的地方,并未找到小敏的衣服和手机。
女儿缘何会死亡?
5月下旬,山西医科大司法鉴定中心得出鉴定结论:小敏是因为左侧椎动脉破裂致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死。
在调查走访中,办案民警听说小敏有过“溜冰”史,也就是吸食冰毒的行为。汾阳警方又委托相关单位对小敏的肝组织、胃内容物、心血进行了去氧麻黄碱(甲基苯丙胺)定性鉴定。
7月15日,汾阳警方给李韬下达了鉴定意见通知书,鉴定意见为小敏的肝组织、胃内容物、心血中均检出去氧麻黄碱(甲基苯丙胺),其中在小敏的心血中去氧麻黄碱含量为每毫升10.27微克。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强的刺激作用,且毒性强烈。冰毒的精神依赖性很强,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
8月26日,汾阳警方又下达了补充鉴定意见通知书:小敏符合去氧麻黄碱(甲基苯丙胺)中毒并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而死亡。
历经5个月时间,小敏的死亡原因终于查明。李韬无论如何不相信女儿会与毒品有染。“假如是我女儿主动吸毒,总应该知道控制量吧,应该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下了毒。”李韬说,女儿的工种是做保健酒,因此单位都要定期给每个员工进行体检,“如果有吸毒史的话,体检肯定会露馅儿,早被单位开除了。再说女儿一个月1000余元工资,还给我们如数上交,根本没有经济能力吸食毒品,除非被动吸毒。”
因为冰毒,小敏如花的生命瞬间凋零。如果不是这场意外,今年9月,她就可以和妹妹一样,成为这个全国知名制酒公司的正式员工。
李韬翻看着自己手机里女儿一张张靓丽的照片,伤心不已。两年前,他与前妻离异,两个女儿随他一起生活,经历父母婚变,看到女儿们并未受多大影响,他暗暗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一年前,他再婚,虽是半路夫妻,但一家人其乐融融,他本以为生活可以这样宁静地过下去,女儿却又突遭不测,现在的他只希望警方能够尽快破案,将凶手绳之于法。
汾阳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武天勇告诉记者,由于犯罪嫌疑人陷某不配合侦查工作,给案件侦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在能够确定的是,该案只是陷某与小敏之间的问题,没有第三人参与。目前犯罪嫌疑人陷某已被批捕并执行取保候审措施。由于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武天勇没有过多透露案情。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近年来,新型毒品的快速蔓延给相关部门带来很大考验。
小敏死亡案毒品的来源、案发细节等有待警方去破解,本报也将继续关注此案的进展。
本报记者 何玉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