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我想找到那个和儿子相像的人(图)

时间: 2013年09月30日03:27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正在用自制康复器给妻子锻炼的夏占海:她高兴了,我就高兴。


十年照顾瘫痪妻子,发明康复器获专利,乐于助人的交城农民夏占海有一个心愿:我想找到那个和儿子相像的人


9月27日,记者来到了交城县北关街“占海”家庭旅馆,见到了61岁的老板夏占海。这个看起来并不高大也不壮实的男人,年过半百妻瘫子丧,十年来,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力直面痛苦。为了让瘫妻学步,他发明了康复器并获得国家专利权,让小腿本已渐渐萎缩的妻子越来越好:站立、吃饭、说话,意识渐渐清晰……


当周围有人将夏占海的事迹放到网上,网友们被他深深感动了,感慨——“嫁人就嫁夏占海”。记者采访时,夏占海却很质朴地说:做人要凭良心,照顾她是应该的,再说,她高兴了我就高兴。问起他的愿望,他却说,希望能找到那个和他大儿子长得相像的人,哪怕让妻子看一眼,她一高兴说不定就好了……


■那个寒冬腊月灾难突然降临


2003年冬天,夏占海还在经营着他的机械作坊,那个时候整个行业都不景气,给一些厂子加工零配件常常要不回钱。


腊月十三下午5时,要钱无望的夏占海回到交城,看见自家二层小楼门窗紧闭,在太原读大学的两个儿子也放寒假回了家,夏占海想着妻子梁巧英和孩子们出去置办年货了。然后一直等待晚上7时,天都黑透了,妻子和孩子们还没回来。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在他脑海中升腾:出事了!


等夏占海从邻居家翻墙进去,想到妻子跟儿子们都住在地下室 (节约烧暖气的钱),他拽开地下室的门冲进去,眼前的景象他此生难忘:大儿子躺在地上气息全无,旁边倒下的煤炉火已熄灭,妻子和小儿子躺在床上微弱地出着气——煤气中毒。夏占海在邻居的帮助下将妻儿送到交城县人民医院,大儿子被送到太平间,妻子和小儿子插着氧气管直接转到山西省第二医院。8天之后,小儿子很快康复出院,妻子却成了植物人。


这一切全部压在夏占海心中,他却不能倒下。冒着大雪,夏占海回家料理了大儿子的葬礼并在当天又赶回太原。过年了,他打发小儿子去姑姑家,他则守着毫无知觉的妻子。整整八十天,夏占海坚持着,终于梁巧英手指能微微动一下了,眼睛也睁开了,可是双眼没一点光彩。


不久,非典袭击太原,夏占海带着神志不清的“植物人”妻子出院回到交城。2004年的春节,梁巧英的姐姐接了他们一家人去过年,正月里夏占海回家拿东西,二层小楼和大大的院子,空空荡荡没有一点人气,他的心充满了凄凉:妻子虽然毫无知觉,但儿子每天下班回来一进门也能喊声“妈”,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也要照顾好妻子。


他做到了,输液、针灸、按摩,整整十年没有间断,整整十年他对她不离不弃。


■十年时间抱着妻子不下十万次


夏占海说,妻子是个爱干净的人,从不愿意在床上大小便。十年来,3600多个日日夜夜,他抱着妻子从吃喝拉撒到学步走路,不下十万次。


翻看照片,十年前,躺在病床上的梁巧英脸色浮肿、头发花白,就像七十岁的老人,而夏占海看着还是一个有魅力的男人;十年后的现在,梁巧英看起来就像五十出头的中年妇人,面色红润精神也不错,而夏占海却是走路打颤、上楼梯都要抓扶手的老人。


刚回家头两年梁巧英还不能动弹,夏占海只好请医生上门,等到后来梁巧英情况好转,夏占海就推着梁巧英去医院继续治疗。十年来,夏占海出门办事也要推着梁巧英,寸步不离。


记者的到来,显然让梁巧英很不高兴,“烦人,烦人”不停地的叫着。夏占海赶忙致歉:“前两天电视台的人来了三天,她感觉我没那么多时间照顾她了,不愿意别人来。”而一旁的邻居薛云峰则悄悄告诉记者:“老太太可难伺候了,那些老夏请的保姆,一进门她就浑身上下挑对方的毛病,没一个人愿意留下来,都被她骂走了。”


薛云峰和妻子杨秀兰是临县人,三年前来到交城打工,就住在夏占海的出租屋里。薛云峰说:“我们在他家住了三年,没见他闲一会,也没见他对老婆吼过一声,他妻子叫他‘男保’。他妻子年轻时候也是个要强人,当了十几年老师,特别爱干净。现在也是身上衣服见不得脏,尿尿内裤湿一点就要换,屋子里飞个苍蝇也要喊老夏拍死。老夏就这样从早累到晚。”


等到夏占海再次气喘吁吁地走进客厅,听见薛云峰说这些事,他呵呵笑笑:“习惯了,照顾病人么。”旁边有人打趣他:“少给喝上点水。”老夏一愣:“那不行。照顾病人不给喝水能行?她水喝得少了,尿都是浊的。”问起老夏这么些年有没觉得受不了的时候,他憨憨一笑:“不能受不了。人要凭良心,我要是不管她,出门都被人戳脊梁骨。


■担忧之下发明康复器获专利


2007年,梁巧英能站起来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夏占海除了每天抱她吃喝拉撒外,他还多了项任务,就是抱着梁巧英一步步挪着走路。每天抱着妻子在客厅来来回回两三次,一个来回下来,他就累得瘫在了沙发上。就这样他抱着妻子锻炼了两年。后来,夏占海觉得身体明显不如以前了,他想万一有天抱着妻子摔倒了,他也躺床上了,岂不是给儿子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那几年,他试图从市场上买个康复机,总没有合适妻子的。就这样,夏占海萌发了自己制造康复机的想法。为省钱,他花600多元买了个小的电焊机,还买来了各种材料,几个月之后一台学步康复器做好了。


记者采访时,正巧梁巧英该锻炼了,夏占海将妻子先抱到轮椅上,再推到康复器上,并用挡板固定。夏占海一边辅助妻子锻炼,一边介绍:“这台康复器是我自己画图纸设计的,然后我自己买材料焊接的。乍一看有点像加了个铁架子的跑步机,底板是厚钢板加木板做成的,这样整个机械更加平衡,不会出现人站到上边倾倒的情况。病人因为站立困难,后背部位专门安装了挡板,前胸是个椭圆形的挡板加了厚垫子,能保证有一个舒服的站立状态。前边是类似于梯子一样的三节扶手,脚踏板下是用轴承做的轮子,为了避免运动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我还专门买了厚厚橡胶垫垫在下边……”


说起这台康复器的效果,夏占海说妻子原本腿部已经萎缩,但是有了这台康复器后,慢慢地腿也恢复正常了,而且妻子现在越来越好了。在朋友的鼓励下,夏占海于2013年2月5日申请了该项专利。终于,7月24日这项专利正式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


夏占海说,自从他发明康复器被报道后,已经有不少人打来电话询问,但是他没时间做。现在他很希望,有企业或者个人愿意出资购买或者是加盟,康复器可以生产手动的还可以改进成自动的,各有优劣。他希望康复器能够批量生产,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瘫痪病人。


■希望实现心愿使妻子康复


薛云峰在旁边说:“用了那台康复器锻炼后,老太太这两年脑子清楚了不少,开始问起大儿子的事了,以前根本不问。”杨秀兰接过话:“老太太常说,我儿子呜呜坐着飞机就回来看我了,在外面赚大钱呢。”


说起梁巧英问儿子的事,夏占海悄悄地告诉记者:“三年前,我在电视上看见一个人跟我儿子长得特别像。可是电视画面太快了,资料我都没记下来。只记得是上海浦东新区的一个民警,好像当时报道的还是好事,是个好人。这么些年,我想过去找,可是家里走不开。”


由儿子再说到梁巧英时,已是午饭之后,夏占海高兴,加上小儿子刚好在家能帮着照看梁巧英,他喝了点酒。坐在四合院一样的院子里,头顶的日光洒下来,夏占海明显比上午的话多了。


“有老婆才算是个家,我必须撑住,我能够照顾她,儿子也省事,他还得顾小家呢。这么些年,对她我尽心尽力,我得让她吃好穿好住好,活得舒坦。”


忽然,夏占海腾地站起来:“她在哭,她知道我对她的重视了,听懂了在哭。”说着,夏占海进到南房,没一会招呼大家:“进来,进来。”果然,梁巧英正闷着被子在哭,夏占海拿开被子,她眼睛里还有泪水在淌。


夏占海显得特别激动,眼圈也红了:“她现在听懂了,她听懂了!你们看,她是不是好多了?”


等到平静下来,夏占海说:“为什么我想找那个和儿子长得像的人,就是想给老婆看看,说不定看到‘儿子’,一激动她就好了——能站起来走路,神智也清楚了。我家这房子,几百平方米,为了找活路开旅馆又加盖了东西南二层,尽管现在还欠着外债,可是咱这地方值钱。将来卖了房,给儿子一套我们一套,还完了债,剩下的也够我和她活了,不会拖累其他人。我就想找到那个像我儿子的人,哪怕他一年来一次或者几年来一次,让她知道她‘儿子’在上海呢,还是个民警,对她是多大的安慰啊。这是我心里最大的愿望了。”夏东海是个普通的农民,但他是个难得的好人。尽管家里负担如此重,他却推着瘫痪的妻子,拿着电焊机给附近幼儿园的孩子们焊大型玩具,给接送孩子们的家长免费看自行车(整整八年),甚至免费帮周围每一个需要他焊接技术的人们。


带着夏占海最大的愿望,记者要离开了,走之前,记者用相机拍了他儿子的照片,希望能够为他找到那位民警,帮助梁巧英尽快康复。


见习记者 杨凯 文/图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