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太原有个“熊猫血”QQ群(图)

时间: 2013年09月10日02:29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漫画牛力


如有患者需要,150余名群友随叫随到,可第一时间赶到献血地点

他们的年龄从18岁至55岁不等,从事职业也各有不同,却因自身所特有的稀有血型相聚在一个QQ群里。这个QQ群名为“RH-爱心家园”,于2012年10月由太原市血液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创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RH阴性血这个俗称“熊猫血”的群体服务。每当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在群里发布预约献血的通知,群友们总是积极响应,随叫随到,可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献血地点。


对于这些人,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熊猫大侠”。


1 “熊猫大侠”们认为献血很平常


只要太原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在QQ群里发布信息,李朝亮的献血时间又正好到期,一旦接到预约献血的电话,无论手头正在忙什么,他都会先放到一边,到血液中心去献血。


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


对于25岁的李朝亮来说,这一天也像是他人生的一个新学期。在失业了一阵之后,他终于在一家快递公司找到了工作,负责为客户送快递。为此,他感到很兴奋,声音里都透着朝气。


8月28日,李朝亮刚刚到太原市血液中心献过血,他的血型为RH阴性AB型,是稀有血型中的稀有血型。在“RH-爱心家园”里,他是献血时间最近的一个志愿者。然而,像其他志愿者一样,他并不知道急需用血的患者是谁,年龄多大,得的是什么病,住在哪家医院。只要太原市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在QQ群里发布信息,他的献血时间又正好到期,一旦接到预约献血的电话,无论手头正在忙什么,他都会先放到一边,到血液中心去献血。


别看李朝亮年轻,献血的历史却不短。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位于太原市南宫广场的献血点献出了生命中的第一个400毫升血。此前,他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献血后不久,他突然接到太原市血液中心寄来的感谢信。看完信,他才得知自己是稀有血型,即传说中的“熊猫血”。对此,他感到很是吃惊。在询问了家人朋友一圈后,他更确定了自己血型的特殊性。


有很长一段时间,李朝亮喜欢上网查阅有关血型的知识。“查阅后我才知道,RH阴性血型在汉族人群中的比例仅为2‰至4‰,群体非常小,非常稀有。一般情况下,RH阴性者不能接受RH阳性者的血液,因为RH阳性血液中的抗体将刺激RH阴性者的身体产生RH抗体,如果再次输入RH阳性血液,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非常危险。但是,RH阳性者却可以接受RH阴性者的血液。”


具备了一些基本知识后,李朝亮明白了一件事:自己的稀有血可以换取他人的健康。自那以后,每隔半年,他都会去合适的献血点献血。迄今,他总共献血9次,共计3600毫升。在太原市血液中心的献血者档案中,李朝亮是献血总量较多的一位。在“RH-爱心家园”里,他也算是佼佼者。


今年28岁的崔亮,在太原市森林公园工作。与李朝亮相比,他的献血年限更长,次数更多,总量更高。崔亮是RH阴性B型,迄今献血16次,共计6400毫升。


2002年,崔亮年仅17岁时,就曾和同学到南宫广场的献血点主动献血。因为年龄太小,他被拒绝捐献。第二年,即2003年,年满18岁的崔亮再次来到这里。这次,他成功了。不过,这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直到他从山西省林业学校毕业,进入山西农业大学深造后,才知道自己的血型是RH阴性B型。


崔亮说,那是2004年,他在山西农大组织的集体献血中被采血人员拒绝。他很愤怒,自己血液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规定,为何不能献血?面对他的质疑,采血人员平静地告诉他:“你的血型是RH阴性B型,是稀有血型,不能随便捐献,最好是在急需的情况下到指定地点献血,才能更好地救助他人。”


从这时起,崔亮明白自己和普通血型的献血者的不同,“熊猫血”人群应该在接到血液中心的通知后到指定献血点捐献,而且是献全血,不能献血小板,那样会使他们的血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RH-爱心家园”QQ群组建后,崔亮和群里的很多群友成为朋友。群友聚会的时候,最爱玩的一个游戏就是比比RH阴性血型中的A、B、O、AB哪个血型来的人最多。然后,同血型的人会坐在一起,与其他血型的人玩各种竞技类游戏。聊天时,他们会相互普及献血知识,或者像兄弟姐妹一样说说家长里短。“特别亲切。”崔亮这样形容群友聚会时的感觉。


2 她天生贫血,遇到紧急情况照样捐献


“我们并不想得到受助者的回报,因为我们的本意只想帮助那些同样流着‘熊猫血’的稀有血型患者。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


在“RH-爱心家园”里,郑丽冬是崔亮很欣赏的一位大姐。郑丽冬是东北人,性格豪爽直率。平时群里发布献血信息,如果有相熟的群友献血日期到了却没在线,郑丽冬会打电话通知对方。“非常热心。”崔亮这样评价郑丽冬。


郑丽冬说,在群里,相对他人而言,她献血的次数并不多,有时她的身体不允许捐献,或是献完之后不容易恢复。但是,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她还是会捐献,否则她会感到不安,会感到惋惜。


2009年5月16日,郑丽冬乘坐出租车外出办事。在路上,她意外听到一则广播:来自文水县的一名新生儿在出生后第二天即被检查出患有新生儿溶血症,其体内大量红血球遭到破坏,出现严重贫血、黄疸等症状,因病情较重,常规药物治疗及光疗已经不起作用,必须全身换血。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新生儿的血型为RH阴性O型,因为没有匹配的血型,手术无法展开,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新生儿的父亲张建斌为此愁得直掉眼泪,无奈只好求助交通广播。


听到这里,郑丽冬立刻拨打了张建斌的手机,告诉他自己就是RH阴性O型血,“我愿意给孩子献血,希望能挽救孩子的生命。”


打完电话,郑丽冬立即在第一时间赶到采血点献血400毫升。之后,她还在当时所建的一个“RH阴性血型稀有人群”QQ群里发出求助信息。


当晚,经过太原市血液中心的各项检验,800毫升完全符合要求的RH阴性O型血被送往新生儿所在的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其中400毫升就是郑丽冬所献。


5月17日上午10时,新生儿被推入手术室。5个多小时后,手术结束,医生表示此次手术非常成功,孩子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事后,张建斌专门致电郑丽冬,一定要当面感谢她。郑丽冬婉拒了他的好意,但还是赶到医院看望了孩子。“当我看到孩子天真无邪的样子时,我感到特别高兴,这时候就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知道自己血液的重要作用。”


这是郑丽冬唯一一次接触受助者,其他时候,她也像崔亮、李朝亮这些群友一样,在接到预约献血的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采血点献血。得知自己的血液被使用后,会感到高兴,但不会追问受助者的信息。“我们并不想得到受助者的回报,因为我们的本意只想帮助那些同样流着‘熊猫血’的稀有血型患者。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当然,我们最好都健康,才能帮助更多人。”郑丽冬说。


3 QQ群创建者:他们的精神感动了我


“一旦出现需要稀有血型的人,我们会在群里及时发布通知,然后根据成员的预约和身体情况进行调配,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哪儿准备,可以做到就近采血,十分方便。”


陈丽丽是太原市血液中心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还是“RH-爱心家园”的创建者。2012年10月,她接手了有关RH阴性血献血者的档案管理工作,很快,她就创建了“RH-爱心家园”QQ群。


陈丽丽告诉记者,建群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利用网络为这些“熊猫大侠”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便于血液中心与他们进行交流。“一旦出现需要稀有血型的人,我们会在群里及时发布通知,然后根据成员的预约和身体情况进行调配,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在哪儿准备,可以做到就近采血,十分方便。”


目前,“RH-爱心家园”QQ群里共有155位成员,除血液中心的少数几位工作人员外,全都是RH阴性血献血者。所有群成员的群名片都以所属血型打头,如郑丽冬的名片为“RH-O郑丽冬”,崔亮的名片为“RH-B崔亮”,看上去一目了然。而在陈丽丽所做的一份RH阴性血献血者电子档案上,有关他们的献血信息更是清清楚楚。9月2日,记者来到太原市血液中心采访时,陈丽丽正在给李朝亮写一封感谢信。信写得很简单,然而,字里行间满是感激之情。陈丽丽说,所有的阴性血献血者都很热情,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工作是否繁忙,只要需要,他们都会立刻赶到采血点,这种精神让她和她的同事都感到十分佩服,也为之感动。


目前,除“RH-爱心家园”里的150余位志愿者外,还有150余位记录在册的RH阴性血献血者也会在有需要时前来献血。但是,由于稀有血型者会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产生流动,移居其他城市,变更住址和联系方式后,有些人会失去联系,对稀有血型的采集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太原市血液中心希望有更多RH阴性血型者能加入到“RH-爱心家园”中,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


本报记者 张瑾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