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是新发的垃圾桶
这儿应该是太原市垃圾桶最多的居民小区:206个
环卫车还会在每晚6点到11点,等在巷口进行清运
9月5日,本报刊发《小区垃圾桶的那些事儿》,太原市环卫局环境卫生管理处介绍,太原市小区垃圾桶摆放最多的是近百个,见报当天,这一纪录被刷新——太原市双塔西街南一巷至南五巷的居民院落中,一次性免费发放206个垃圾桶,分配给156户常住户,这里应该是太原城区垃圾桶最多的居民小区。
南一巷至南五巷的156户常住户,绝大多数都是房东自建简易楼房、平房用于出租,房客约有5000人,这次发放的垃圾桶,租客多的房东领两个,大部分房东领了一个。
垃圾桶是由迎泽区环卫队和迎泽区老军营街办牵头,滨河一社区协助发放的,试图破解长期以来此处居民倾倒垃圾于五个巷口的难题。
当日上午10时许,一辆大型环卫车装载着绿色垃圾桶,停在了双塔西街南四巷口。卸桶、发桶,现场一派热闹场景。南一巷至南五巷常住人员密集,每天产生大量垃圾都堆在巷口,加之5个巷口紧邻双塔西街主干道,距离汾河景区150余米,暴露“点”的垃圾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来现场领垃圾桶的均为房东,他们每人还领到了一张紧急通知。通知上写道,该片区将实施定时定点倾倒垃圾,垃圾不能落地。针对区域的特殊情况,规定垃圾倾倒时间为每天晚间6点到11点。地址在双塔西街南四巷口。
南四巷3号的居民段恒厚头一个领上了垃圾桶,比街头摆放的垃圾桶个头矮一些,有垃圾盖和车轱辘,斜推着就能走。老段是3号院的房东,自家的三层楼房住着10来户租房客,大约30多人,一个桶足够用了。记者跟着老段把垃圾桶推回家,摆在了大厅一角,旁边写着——请大家自觉投放垃圾入桶。
发放现场,迎泽区环卫队队长卫建云说,为治理这里的乱象,他们想过多种治理办法。设置了专门的垃圾倾倒点,没多久,就又是一片凌乱,有的垃圾桶还被热炉渣烫坏了。4年前,尝试定时定点清运,可街头还是有暴露垃圾。
去年,这里实行了集中供热,拔除了162根烟囱,再不会因为倒炉渣烫伤垃圾桶了,所以,他们召集房东代表等开了讨论会,确定了配置垃圾桶入户、定时定点倾倒垃圾的办法。统一由房东监管房客,引导租房客养成文明投放垃圾的好习惯。
○焦点问答
清运垃圾有关的那些小疑问
1 这里的垃圾桶为啥个儿矮了?
居民发放的垃圾桶共计206个,其中202个容量为120升,4个为150升,多数垃圾桶高度为1米,低于小区常见的210升的普通垃圾桶。
迎泽区环卫队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专门为该片区“量身”定做的垃圾桶,经过测算,便于居民天天倒天天清,足够10户到20户人家同时使用。这种垃圾桶的单个造价是260元。
为引导居民,工作人员还设计了垃圾桶上的即时贴,每个垃圾桶上都有所属主家的门牌号,还写着标语——“小家卫生搞好了公共卫生就好了”。而在最初,这个标语内容其实是“自律、守规”等内容,工作人员自己就推翻了。他们说,标语得让每个人都看懂,牢记心头。
2 206个垃圾桶满了咋办?谁来清运?
由于这片区域大多为自建房和平房,房屋之间距离狭窄,最窄处仅有一米,清运车无法入院收集垃圾。所以,从9月5日起,迎泽区环卫队一辆先进的压缩式环卫车会每天来一次,每天晚间6点到11点,定时定点停在双塔西街南四巷口,居民们把桶推出来倾倒,环卫队同时还将配置清运人员,帮助妇女和年龄大的老人。其他时间在巷口倾倒垃圾将进行处罚。
迎泽区环卫队还通过社区请来了4名当地居民,负责劝阻乱倾倒垃圾者。
环卫队队长卫建云说,派来的压缩式环卫车“肚子”大,能容纳18吨的垃圾。而且,它还是翻斗车,无论是居民自家的平车,还是垃圾桶,都能顺着翻斗把垃圾投入车厢内,避免了垃圾落地产生的二次污染。
3 垃圾桶该房东倒还是房客倒?
一位李姓房东说,发放垃圾桶入户是个好办法,房东成了房客的监管人,不管房客听不听,房东一定要把话说到,一次不行说两次,两次不行再说,总有一天对方会被感化的。
他也坦言,通知上写着——“如租房户需要房东协助倾倒垃圾,每月需交纳房东5元垃圾倾倒费”,以他个人来讲,垃圾桶现在还是新的没有臭味,可是用久了就会发臭,即便房客给他5元钱,他也不愿意天天推这个桶。
他表示,自己先试一段时间,刚开始由他来推桶倾倒垃圾,随后可以尝试由租房户轮流来推。如果出现“推皮球”的现象,他就会劝租房客,自行把垃圾定点投放到南四巷口。
也有居民建议,由房东召集租房客开会,协商确定推桶倾倒垃圾的制度。
环卫队说,发放垃圾桶,是为居民创造一个硬件条件,并不是强制居民使用它。无论是垃圾袋、平板车,还是垃圾桶,居民可以自行选择倾倒垃圾的容器,但倾倒垃圾的前提是定时定点,其他时间禁止倾倒。
现场特写
“看那个不自觉的,她还扔垃圾”
9月5日中午12点,206个垃圾桶刚刚发放完毕。双塔西街南四巷口,一位骑着电动摩托车的中年女子,将前挡板下的一个垃圾袋扔在了路边。巷子口有居民高声喊:“看那个不自觉的,这儿发垃圾桶,她还扔垃圾。”女子扭头看了一眼,加速一溜烟跑了。两分钟后,又有一名高个男子,将西瓜皮扔在了路边,避开了众人的目光,走了。
在双塔西街南三巷、四巷等地,随处可见住宿、小旅馆、日租房等招牌广告。20岁的小王说,他来太原打工有半年多了,就住在四巷,可是居住地离巷口还有一百米,拎个垃圾袋去扔他感觉有些累,他承认自己乱扔过垃圾,次数不下十次。“以后我可不乱扔了,巷子铁柱子上都是发垃圾桶的通知。”他这样说。
“这是个习惯的问题。”68岁的韩师傅说,一个人扔了袋垃圾,另一个就会跟着扔,大家都扔,一会儿就堆成个小山头了。针对这种情况,迎泽区环卫队和老军营街办也会派出卫生监督员进行巡视,提醒居民改掉乱扔垃圾的陋习。
采写本报记者 马继玲 摄影本报记者 寇宁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