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新田,山西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建武,山西省社科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主任
谢玉辉,山西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
新闻背景
8月13日,中宣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要求把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整治“四风”的重要抓手,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举办文艺晚会,努力营造节俭办晚会的良好氛围,并切实加强文艺晚会的监督检查。通知发出后,我省对花费较大的开幕式演出等项目做了调整或取消,如原定举办的山西卫视“2014新年跨年晚会”、武乡县“第三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山西运城第二十四届关公文化旅游节”歌舞晚会等,都已取消。
通知发出后,各地纷纷减少晚会的节庆数量、压缩各类活动开支。9月2日,记者约请山西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新田,省社科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张建武,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谢玉辉接受采访,请他们就此谈了自己的看法。
奢华晚会也是浮躁的表现,不利于艺术可持续良性发展
记者:近年来晚会越办越奢华,有哪些表现和危害?原因是什么?
贾新田:近年来晚会越办越奢华,主要表现在大场面、大舞美、大制作、大投入,高价邀请国内大腕和所谓的港台明星,一台晚会动辄好几千万元,所办晚会奢靡之风盛行。具体表现在,舞台越来越大,参演人数越来越多,筹办周期少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甚至一年,大量占用人力物力,越来越绚丽的灯光和表演节目不能相得益彰,有甚者竟然用整座楼做背景灯光,参演道具动用汽车等大型实物。这种过度对齐的形式,只会损伤人的感觉和心灵,使艺术的魅力迷失。
张建武:奢华晚会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它是社会性奢靡之风存在的体现之一。从晚会运作程序来看,晚会越办越奢华是有深刻原因的。一些地方把大型晚会作为“面子工程”来搞,大肆铺张,掺杂私念,背离公益要求。这种做法脱离群众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一些企业为了吸引眼球求得广告效应,各地方卫视为制造收视热点争夺收视率,也都成为奢华晚会的推手。十几年来,奢华晚会互相攀比,愈演愈烈,现在确实到了踩急刹车叫停的时候了。
谢玉辉:成本越高,越不利于艺术可持续良性发展。一味外请,是对艺术生态的破坏。一方面,压抑了本省本地区艺术成长的空间,不利于本省、本地区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明星被奢华晚会诱惑,渐渐泯灭了艺术才华,极个别人甚至为此丧失了艺术的良知。
演艺市场暂时会清淡,但长远看于政风、于文化、于民生都有利
记者:“文艺演出限奢令”下达,演艺市场会受到冲击吗?对有关各方意味着什么?
谢玉辉:会。目前对中央八项规定和中宣部等 “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各级政府、企业都在学习、认识中,对尺度的把握也在斟酌中。这段时期,该演和不该演的暂时都会先停下来,等待认识准确到位,再行取舍。对各级政府、企业而言,可能是暂缓,对演艺团体尤其是走向市场的团体来说,可能暂时市场清淡一些,演出少一些,收入上受些影响。
贾新田:“文艺演出限奢令”的下达,对明星们走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演艺市场也暂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庆典等可办可不办的就不办了,可大可小的就办小了,我们许多已签订合同的订单也被迫取消了,但长远看肯定是利好。叫停奢华晚会,于政风、于文化、于民生都有利。
张建武:办奢华晚会,政府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企业更不傻,一定要把这些消费打入生产成本,追加到消费者头上。因此,绝大多数在晚会现场内或现场外狂欢的人,自以为在消费明星,殊不知其实是在消费自己。所以,晚会禁奢根本上还是对百姓好。对政府来说,要把握好度,晚会禁奢不是禁办,落实“禁奢令”,要避免“宁可错杀三千”的极端化,不能为了省事,干脆不问青红皂白,把该办的晚会也禁了,这应该不是禁奢令的本意。
晚会理应突出公益性、艺术性,传递社会正能量
记者:奢华晚会被叫停,晚会怎样走出新路子?
贾新田:奢华晚会是千篇一律的创作模式、千人一面的舞台呈现,淹没、吞噬了艺术家富于才华和想象的艺术个性。叫停奢华晚会,去除光鲜华丽、华而不实的包装后,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出精品、打品牌、走市场上。例如,省歌舞剧院今年积极策划举办了2013山西首届交响音乐季和民族音乐季,不但以低票价惠及民众,更在形式上、内容上、策划上下足功夫,以低成本、高品位的演出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张建武:只要肯在丰富思想内涵、增强民族文化底蕴上下功夫,节俭办晚会,照样可以简约而不简单,简朴而不失精彩。更重要的是,减少拼明星、比阔气、讲排场的虚荣表现,把更多的精力、物力、财力、人力用于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上,可以把省下来的钱更多地用在“民生大戏”上,赢得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掌声。
“限奢令”之后应尽快出台实施细则
记者:如何避免矫枉过正,保证百姓有演出看,看到高质量的演出?
谢玉辉:纠正“四风”,制止奢华晚会,还要从解决形式主义盛行的根源入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节庆观。要把叫停奢华晚会和政府买单百姓看戏“文化惠民”分开,和政府指令性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高雅艺术进社区”“三下乡中的送戏下乡”“活跃两节文化生活”分开,和完全的市场行为演出分开。同时,要把正常的和非正常的文化消费分开。
贾新田:若对“限奢令”理解不当,就会把常规文艺演出限制掉。所以,“限奢令”之后关键在于实施细则的尽快出台,比如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不得与企业联名举办大型奢华文艺晚会和节庆演出等。对“限奢令”的正确理解,需要舆论媒体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宣传。
张建武:晚会禁奢令还是原则性规定,但一场晚会花多少钱算奢华?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有个明确的标准,否则可能禁掉的不是奢华晚会,而是所有晚会。另外,谁来对晚会进行事前的可行性分析、投资和规模控制和效果评价?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德国这方面的工作是由议会来做的,我们可以考虑由管理部门委托中介机构来做。
本报记者 徐补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