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一家三个残疾人 7岁的孩子想上学(图)

时间: 2013年09月03日08:01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兰兰坐在炕上,在她旁边堆满各种杂物


小倔强小顽皮小冷静小坚强


 

一家三个残疾人,生活不容易,今年已经吃上低保,并且得到了志愿者们的帮助,但还需要更多爱心人士的关心

8月26日一大早,串串叔叔爱基金的志愿者们就带着大米、白面、食用油等日用品以及部分现金,从太原出发,前往清徐县上闫村。上闫村里的路爱成家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路爱成,今年53岁,是一名残疾人,妻子和儿子也是残疾人,小女儿是家里唯一健全的人,今年7岁,因为家里贫困,路爱成想把她送人抚养,但又很舍不得。半个月前,小娃才在村民的资助下上了幼儿园小班。志愿者们此行,一是希望帮助这个贫困家庭,二是希望小姑娘能像同龄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8点多,记者与志愿者们一同来到清徐县上闫村,路爱成手牵着女儿站在自家院门口。看到记者过来,小姑娘歪着脑袋,黑溜溜的大眼睛斜看了记者一眼,随即钻到爸爸身后。


随后,记者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个7岁小姑娘的小倔强、小冷静、小顽皮和小坚强。她表现像一个小大人,但她终究还是个孩子,一个想上学的孩子。


小冷静:爸爸哽咽流泪,她看着窗外


小姑娘齐耳短发,穿着长袖秋衣,上面画着个开怀大笑听着音乐的女孩,嫩绿色的七分裤明显肥大,松松垮垮穿成了九分裤,只露出一截脚腕,黑色布鞋头上还蹭着灰。


记者走到小姑娘身边蹲下,问她多大了。“7岁。”她忽闪着大眼睛,看着记者。


叫什么名字呢?小姑娘的回答记者没听清,再问时,她眼睛一翻,大声说,“路天兰!”说完,转身跑到屋内。


路爱成领着记者和志愿者走进大屋,介绍起家里情况。当路爱成说起早夭的俩孩子时,不禁哽咽流泪,不断抹眼睛。坐在炕上的兰兰显得很安静,没什么表情,只是不时地看看窗外,或下意识地跷起腿低着头。


得知兰兰今年刚上幼儿园小班半个多月时,记者问她是否喜欢上学时,兰兰才看向记者,平静地说道:“喜欢呀!”“那你喜欢什么呢,画画吗?”记者看到墙上贴着一幅水彩画随口问道。“嗯,喜欢画画!”兰兰突然提高声音说了这么一句,说完就跑出屋去。


小顽皮:记者想套近乎她大笑着说:“骗你的!”


记者追着来到另一间屋子。“咱们聊聊天好不好?”记者坐在兰兰身边套近乎。“好吧。”兰兰眯起眼笑了起来。“我看那个屋有玩具熊,是你的吗?”“是大熊熊和大猫猫。”兰兰背挺直了些,伸手比划着说,“比我都要大。”“那你平时最爱和熊熊、猫猫玩?”“不是,我最喜欢玩积木。”兰兰说。“那你喜欢堆什么?”兰兰只是笑嘻嘻地不答话。等记者又问积木是别人给的吗?兰兰突然大笑着说:“骗你的!笨!”


小倔强:嘴里说着不爱吃肉仅有的零钱却买了火腿


聊了几句后,兰兰和记者熟络了些。兰兰告诉记者,大屋墙上的水彩画是幼儿园同学送给她的,上面的女孩画得很像她。“我喜欢上学,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还可以学到知识。a、o、e、i、u、ü,26个字母我也会。”边说边背起拼音表来,很认真的样子。


如果让她寄住到别人家,愿意吗?兰兰小脸上的笑容一下消失了,“不去!”回答得斩钉截铁。


“如果你能到城里上学,吃好的,穿好的,去吗?”听了记者的话,兰兰顿了一会儿,还是摇头。


“兰兰喜欢吃肉吗?”


“不喜欢!”兰兰有些不高兴地说。


为缓和气氛,记者问起兰兰的零花钱。“有时,爸爸会给我一块钱。”兰兰伸出右手食指,“我就买根粗火腿!”


小坚强:她说:“我可以帮妈妈洗碗。”


当记者问到不能下地的母亲时,兰兰眼睛一下就红了,皱起小眉毛。“打我小时候,妈妈就不能下地,吃饭、上厕所我们都得帮她。家务活我也做,我可以帮妈妈洗碗。”说完,兰兰安静下来,好一会儿没说话。


9点多,记者准备离开。兰兰先挥挥手,犹豫了一下,又拉着记者的袖子低低说了句:“你还来看我吧,我好好学习。”


记者坐到车上,还能看到兰兰远远站在院门口,小手不停地挥着。


○延伸采访


一家四口三个残疾望好心人帮帮孩子


挤在几家整齐的自建院落中间,路家破败的院子格外显眼:空间狭小,院里土堆旁扔着几个烂木板,外墙用砖块和石头随意垒成,高低不平。


路爱成和妻子、小女儿住在大屋,小儿子住在小屋。大屋里除了一张炕,几乎堆满各种杂物:电饭锅、相框、鞋子、玩偶、CD……“大部分是我捡来的,还有村民送来的。”路爱成说,由于妻子先天残疾,不能下地劳动,他的腿也有残疾,行动不便,干不了重活,只能以捡破烂为生。


路爱成原本有四个孩子,大儿子和大女儿10年前不幸去世了,“小儿子脚也有残疾。”路爱成说着,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现在,他和妻子、儿子都办了残疾证,家里只有小女儿健康。


路爱成说,现在家里条件实在太差,很难供小女儿上学,希望好心人能提供帮助或收养孩子,“我也是没办法啦,否则也不想把她送走。”路爱成的妻子一直坐在炕上,听到丈夫想送走小女儿时,突然发出“呜呜”的啜泣声。


目前,家里就靠路爱成和小儿子挣钱,小儿子今年刚满16岁。“今年雨水大,捡回来的东西都烂啦,没人要。”至于一个月能挣多少钱,路爱成说,他没算过,“挣两块钱,我就买两块钱的米、面或者煤。”小儿子现在跟着村里人干农活,“人家每月给他100元,还管饭,但这点钱养个家实在不容易。”


串串叔叔爱基金的志愿者将带来的生活用品和现金交给路爱成。“希望能帮助你家小女儿顺利上学,将来改变贫苦的命运。”活动负责人上官先生说。


上闫村村委会史主任说,他也知道路家的情况,收入确实很低。今年,村里给路家办了低保。“我们有时也会给他家送些锅、米面等,冬天还送点煤,尽力帮帮他们。”


本报记者 冯戎 实习生 杜美辰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