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在太原他喜欢修路剪树枝 到了美国他还修路剪树枝(图)

时间: 2013年09月02日07:51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张秉仁老人在公园的假山上整修小平台

本报记者 寇宁摄

 

他随身携带铲子、剪刀,给树浇水、抠走绊脚石、铺平斜坡路、剪去划人的树枝,人称“小区愚公”

79岁的张秉仁居住在迎泽区解南一社区,是居民口中的“小区愚公”,有居民跟记者很认真地推介他:“这样的好人,现在真不多见。”老人只要在太原,就会提个水桶、拎上铲子、剪刀,在附近公园的假山上“工作”,给树浇水、抠走绊脚石、铺平斜坡路、剪去划人的树枝。就连到美国住一年,“工作”也照旧。8月24日上午8时许,记者在迎泽公园假山上找到他时,老汉正在抠石头。他猫着腰、脸朝地,右手握着铲子,用力抠起一块小石子,放进桶里。他说,这个石子凸出地面,又在岔路边,人要抬不高脚就容易被绊倒。


来到一个小土坡,一对情侣坐在平缓的土台阶上聊天。老汉高兴地说:“这里是我昨天才整平的!”


老张退休前是省歌舞剧院的道具师,自己戏称是“杂货铺”掌柜,演员各种角色手里的物件都是他准备的,打仗的地雷、刺刀、长枪短炮等等。


退休后,和老伴每天来公园锻炼,有一次,看到5岁大的一个小男孩从小坡上往下跑,由于坡度大,小家伙一下撞到树上,大哭起来。当晚,老张辗转难眠,第二天起,就在小坡上铲出了土台阶。


此后,老人几乎每天都去公园假山剪枝修路,把遮挡游人去路的树枝堆放在树坑边,由环卫人员清理走。坡道上的大大小小的坑洼,老张随时发现随时平整;为了方便居民纳凉休息,他还整修了五六处平台,面积有100多平方米。


老张坦言,担心自己做的事会引起别人的反感。8月14日,就有人提醒他,不要再修剪树枝了。老张说,他是为了大家好。


老张的女儿曾经去美国罗德岛州学习深造,他和老伴跟着在美国居住过一年,“工作”照旧。他去湖边钓鱼,铲出土台阶让钓友们坐;到树林里修剪树枝,给孩子们开辟一条玩耍通道。


知道老张的人,都是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好人,还有人说他有愚公精神。对于这些,老张说,他只是想做一些好事儿,方便自己,方便大家。


延伸采访


老张在美国和在太原“工作”有啥不一样?


美国罗德岛州


十年前,老张和老伴去了美国罗德岛州,这里位于美国东北海岸,临大西洋。老张居住的小区周边可见茂密的树木和湖泊。他在罗德岛州居住了一年,每天上午,他都去湖边钓鱼。在湖边,他铲出30厘米宽的土台阶,屁股坐在上面平坦又舒服。


他自制了垂钓“座位”,美国人也跟着坐,看见有人坐,他就铲个新的。一位高鼻梁钓友指着老张做的“座位”说:“Good!”


老张说,他所在的小区周边到处是树林,但是树林好像没人修剪,茂密如森林。他看见美国邻居家的孩子很喜欢去树林里玩耍,他担心孩子们会被树木扎伤了,就去当地超市买了一把剪刀,隔三岔五去树林边修剪树枝,为孩子们修剪出一条小通道。做这些事儿,没有人问过他,也没有人管过他。


此外,在每个周末,他还志愿帮助当地的社区唱歌团复印歌页。


山西太原


在解南一社区省歌舞剧院宿舍院,老张把自家一楼外的花池绿化包干了,栽种了桃树、杏树、花椒树、桑树等七八株树,其中还有一株是他从美国带回来的,可惜他不知道树名。他栽种的桑树长得有三层楼高了,每年春天都有成群的小学生来采摘桑叶。


只要在太原,每天上午,老人都会去家附近的公园假山上。修剪遮挡游人去路的树枝。老张修的路,最长的有50多米长,原本是游人踩出来的一条土路。


老张还捡了一对情侣吃后的桑葚,栽种在了假山山头空地,后来桑葚发了芽,现在长了有一米多高。


老张坦言,如果有人不赞同他这样做,他还可以换个地方继续做这些事。只要是方便自己、方便他人的事,他就要一直做下去。


记者对话


记者:您在假山上干活,知道的人说啥?


老张:公园里常见我的人虽然不认识,但是见了面,都会点头打招呼。有的人问我电话,还问我住址,说我是好人。院里有个小学生,见了我喊——雷锋爷爷,我知道那是他爷爷告诉他的。也有邻居说我“有病”,我当场就回了一句:“我这病想传染给你,你还染不上!”


记者:您一个月退休工资是多少?


老张:我一个月退休工资3000多元。说实话,够花了。他揪起自己的短裤角说,你看,我这短裤才18块钱。我跟老伴说,你咋就不给我买个180块的?老伴说,给你买贵的,你还不是干活受累?其实,老伴挺支持我的,每天做好了现成饭在家等我。


记者:让我看看您的工具吧。


老张:一个桶、一把铲子、一把剪刀。桶是捡来的废品,我修补好了。铲子是我回河北老家,让开电焊铺的老乡帮忙做的,铲子末端还做成了半圆形,防止手上磨出老茧(老人伸出手,手心里还是磨出了黄色的老茧)。剪刀是从河北果园之乡赶集时买的。


本报记者 马继玲 实习生 张宏洋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