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室挤奶,有时因为精神压力大,鼓捣半天一滴不出,王慧还得看着手机里宝宝的照片找感觉
▲这套背奶装备,王慧每天上班都带着
8月21日10时30分,王慧(化名)在楼道里飞快穿梭,抬手看看手表,到点了,胸部也开始胀了,她小跑回办公室,拎着黑色的挤奶包,推开隔壁档案室的门。这时,同为80后的小包已经在等王慧了,她一进门,小包伸脖看看楼道,把门掩上,两人跟做贼似的。从6月份产假到期开始上班后,王慧就做起了每天背着挤奶包上班的背奶妈妈,这一幕天天上演。
背奶妈妈,指生育后因工作不能在家做全职妈妈,利用工作间隙存储母乳,晚上背回家给宝宝当第二天“口粮”的职业女性。像这样的职场妈妈不在少数,而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据淘宝网数据显示,2009年,有40万妈妈购买了背奶设备(吸奶器);2010年有100万;2011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00万。
8月21日,本报记者以王慧为样本,对这一群体做了一次深入采访。
【故事】背奶妈妈的一天
王慧,在省城某国企从事行政工作,宝宝7个月。8月21日,她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早晨5时30分,王慧就醒了,因为宝宝醒了,得给宝宝喂奶。喂了十几分钟,陪宝宝玩了玩,王慧起床。
6时,王慧开始给宝宝做辅食,当天上午的菜谱是土豆苹果泥,下午是里脊肉末拌水蒸蛋,里脊肉需要上午就备好。炖肉的间隙,她赶紧洗脸刷牙。
6时30分,土豆泥蒸好了,和碾碎的苹果泥拌在一起,王慧把它放在辅食机里,定好加热时间。
7时,王慧吃早饭,婆婆帮着看孩子。
7时30分,王慧看孩子,婆婆吃早饭。
8时许,出门前再喂一次宝宝,她带着挤奶包、防晒衫、皮包,骑着电动车出门了。
8时30分,她赶到单位。
9时10分,她在做报表时,领到了新任务,去各个办公室录指纹。
10时30分,胸部的憋胀提醒着她,该挤奶了,她匆匆拿着挤奶装置去了隔壁档案室。
靠窗户的一张写字桌上,王慧打开了黑色的挤奶包,高约10厘米的方形小包里,放着两个120毫升的奶瓶和一块蓝冰(制冷用的),她又从小包里拿出一个圆圆的小机器,“这是挤奶的核心工具,它可是挤奶器中的劳斯莱斯。”接通电源以后,王慧撩起衣服,将吸奶器对准自己的胸部,声音响起,挤奶器开始工作,王慧也进入状态。“你们别盯着我看,一紧张,奶水就出不来了,就跟我一开始似的,得折腾一小时,憋胀得难受,就是不往出流。”王慧说。
今年6月刚上班的时候,王慧就决定了要做背奶妈妈,她坚持要让宝宝喝母乳长大,“很多人被误导,说一上班母乳就会没了,或者越来越少,其实不是,只要你的宝宝有需要,自身条件不错,乳汁就会源源不断,很多人没奶都是因为心里暗示导致了精神压迫。”一开始用吸奶机,并不如意。王慧说,“机器也需要磨合,最初鼓捣一个小时都挤不出50毫升,摸着乳房硬邦邦的,肯定是有奶,而且一挤的话也往出流,但是就是奶瓶里存不下奶,每次弄得自己是一身汗一手奶。”这时,在旁边把风的小包说,“主要是精神压力大,在办公室这种环境里,你就没有那种轻松感,心里还琢磨手头的事情,而且这里都是冰冷的铁柜子,肯定没感觉。”
一个小时都不出奶,王慧很着急,最后急中生智,打开手机看着宝宝的照片找感觉,“我就鼓励自己,宝宝,为了你,妈妈一定行,结果还真有效。”王慧说,相比较宝宝吃奶,先进的吸奶机也显得不灵光,“一瓶120毫升的奶如果自己喂的话,宝宝大约10分钟就能吃饱。但是,吸奶器最少要用半个小时。不顺利的话,一个小时都有可能。这还是电动的,以前用的手动的吸奶器,挤完以后,手都抽筋了。”
11时,王慧收拾好挤奶包,整理手头剩下的工作。
12时,带着挤奶包骑电动车回家。
12时30分,喂宝宝吃奶。
12时50分,老公已经做好饭,王慧赶紧吃午饭。然后换婆婆吃饭,王慧陪宝宝玩耍,宝宝太亢奋,一直不睡觉,王慧就一直陪着。
14时,王慧准备宝宝下午的辅食。
14时30分,到达工作单位。
17时,王慧再次挤奶,下午的奶是宝宝第二天上午的口粮。
18时30分,王慧下班回家,电动车骑得像阵风,“我就想着快点快点再快点,让宝宝能喝到更加新鲜的奶。”一进家门,宝宝已经在焦急等待。
【尴尬】被推门而入的同事撞个正着
对王慧来说,给宝宝背奶,是件幸福的事情,但幸福的同时偶尔也伴随着尴尬。“有一次,刚挤完一侧的奶,领导就安排了工作,真是尴尬死了,没挤的这边胀得疼,挤了的那边变小了,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看起来非常明显。我只能把小的这边再撑撑,努力看两边能不能协调点儿。”听起来让人觉得很好笑,但是王慧说,职业女性也得挣钱和老公一起养家,所以有困难只能自己克服。“还有几次,下午有个会议要通知,没办法,我只能是一只手里举着挤奶器,另外一只手打电话通知会议。”
另外,王慧还遭遇过不知情的男同事突然撞门的尴尬。小段是他们办公室的骨干,承担了处室里的很多体力活,经常活跃在各个楼层和办公室。某天,小段刚推开档案室,就惊呆了,“当时就觉得眼前一片白光,晃得眼睛有点儿晕。”脑袋一阵休克,没来得及反应,“啊……”王慧就发出一声尖叫,“出去,出去,怎么不敲门?!”小段就这样被莫名轰出了档案室,站在楼道里脸红脖子粗的。“哎呀,我都不知道是咋回事,推个门就冒犯啦?后来王慧和小包告诉我,我才知道她是在挤奶。”小段虽然已婚,但还没有孩子,对背奶妈妈也是头一次了解,“都是同事,奶孩子也不容易,以后多照顾照顾呗!”小段说。
王慧说,如果单位有间母婴室就好了。
【调查】不背奶,其他妈妈如何喂宝宝
太原市吸奶器的销售情况如何,又有多少背奶妈妈呢?
记者走访了太原的两家连锁孕婴店,货架上摆放的吸奶器主要分手动和自动两种,销售人员说,这两种都卖得不错,一周的销量基本是二三十个,但主要用途不全是用来给宝宝储备口粮,还包括刚生完孩子和哺乳前期的妈妈,“开奶之初的妈妈用吸奶器能促进乳汁分泌。而且,刚出生的宝宝胃容量很小,一般30—50毫升就可以满足,可妈妈的奶量在100—200毫升,这就需要把多余的乳汁吸走,才能避免乳腺炎的发生。”销售人员说,确实有部分妈妈在工作后,会选择在上班之前给孩子存些奶。
如果不选择背奶,产假结束后的妈妈们如何喂宝宝呢?记者走访了十多位产假结束刚上班的妈妈,她们当中,有三成选择了在单位附近租房,有一半在上班以后,因为工作压力等原因奶量减少,选择辅食和奶粉以及少量母乳的混合喂养,还有两成妈妈则想尽办法请假,以延长对宝宝的喂养。这部分人群中,有七成以上打算在宝宝一岁以后尝试断奶。
○延伸调查
您的工作单位设有母婴室吗
记者走访了省城多家企事业单位,包括行政、司法、银行、国企、医院、学校,都无一例外地没有母婴室。
记者了解到,某银行的产假只有3个月,3个月一到就必须上班,“单位是不允许你请长假的,而且一上班,压力大,奶水就没了,所以只能给孩子喂奶粉,至于母婴室,背奶,根本没有那个条件,我们的工作环境也不允许你去挤奶。”这家银行的一位女职员说。
王先生是太原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总,当记者问到是否愿意考虑在公司开设一间母婴室时,王先生告诉记者,一般遇到需要哺乳的员工,会在考勤上相对宽松点,专门开设一间母婴室的话比较浪费。
“单位女员工不算多,而且也不会是同时需要哺乳孩子,没有必要专门开设。”王先生说。
○专家建议
积奶一定要及时挤出
有些妈妈上班后,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定时挤奶,这样就会产生积块,那是否会对乳腺产生影响?
就此,山西大医院乳腺科的高大夫说:“哺乳期女性如果不及时将积奶挤出,容易发生乳腺炎。乳腺炎应该及早治疗,如果肿块很严重导致脓肿的话,就需要将乳房切开,引流脓肿。这会给哺乳期的妈妈带来很大麻烦。”
高大夫强调,母乳喂养的妈妈,乳房有积块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挤出。
○全国扫描
这些地方设有母婴室
郑州公交车 2013年8月15日,郑州首次在公交车上设立哺乳专座,为妈妈们提供私密空间以便安心哺乳。年轻妈妈们呼吁在公共场合能够设立哺乳间或者设置母婴室。
温州百货、游泳馆 2013年7月11日,温州市母乳之家哺乳中心向社会发出倡议,希望更多企业、商家能为母乳妈妈腾出10平方米。8月4日,“母爱10平方”温州推广活动正式启动,银泰百货、游游乐婴童游泳馆等13家机构开放母婴室。
成都地铁 2012年12月20日,成都华西坝地铁站开设母婴室,有市民说,母婴室虽小却五脏俱全,椅子、婴儿床、微波炉……解决了给宝宝喂奶的需求。
北京首都机场 2004年6月29日,在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改造工程中增设母婴室。在1号航站楼的一层和二层,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一个明显的母婴室标志。据工作人员介绍,候机的孩子可以在这里玩耍,而年轻的妈妈也终于有了一个给婴儿换尿布、喂奶的私密空间。
本报记者 郝宏 实习生 张慧捷 张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