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矗和爷爷在一起,潇潇始终抱着枕头背对着我们。
父亲车祸去世母亲喝药自尽爷爷年迈无力
8月19日,本报接到读者王建功的电话:在文水县凤城镇方圆村有3个可怜的孩子——两个女孩分别是17岁、13岁,最小的男孩只有4岁。孩子们的父亲4年前出车祸去世了,母亲本就是精神疾病患者,也在三个月前喝农药自尽了,三个孩子成了孤儿。而今,家中只有年近70岁的爷爷在照看孩子们,但是爷爷去年出车祸,至今腿脚不便,家里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想寻求福利院的帮助。
三个孩子的遭遇顿时让记者揪心起来,当即表示想到文水了解情况,希望能够帮助到孩子们。但是王建功说,他需要跟孩子爷爷商量一下。然而一直到8月21日,王建功那边没有一点动静,记者决定去方圆村问个究竟。
母亲失子精神崩溃父亲遇难留下遗腹子
在文水县城,记者见到了王建功,又经过半小时的颠簸,王建功带着记者来到了孩子们的家。推门进去,孩子们的爷爷吕志公拄着拐杖站起来:“我们进家聊,孩子们在屋里。”
进到正房,两个孩子正在看电视。小男孩看见有人来,在地上跑来跑去,而大点的女孩子却始终抱着枕头、低着头。吕志公告诉记者,女孩是二姑娘叫潇潇,小男孩叫小矗,大姑娘贝贝早在她父亲去世后就辍学出去打工了。吕志公指指自己的耳朵:“背了,啥也听不见了。他姑姑和大伯一会就来。”话音刚落,孩子们的姑姑吕树桃和大伯吕树文推门进屋。
从吕树桃和吕树文几度哽咽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了孩子们不幸的遭遇。
原本这是一个完整的家,父亲吕树武是个泥瓦匠,母亲王振平也很正常。11年前,王振平在生了两个女孩之后,第三胎生下一个男孩,但养到8个月时不小心把孩子给呛死了,强烈的自责和痛苦导致这个女人精神崩溃。王振平后来被诊断为未定型精神分裂症,一直无法治愈。
王振平病未愈,家中又遭磨难。2009年农历七月,吕树武骑摩托车下工回家,一头栽进了铁道坑里,撒手人寰。
拿着10万元的赔偿金,办完儿子后事,偿还了之前儿媳妇看病的欠债,吕志公看着两个孩子欲哭无泪。可还没等吕志公从丧子之痛中缓过来,王振平的病愈发严重,天天吃药也无法控制,全家人只得又将王振平送到了精神病院。
谁也没想到,当时的王振平已怀孕40多天。王振平本人精神失常早已意识不到这一点,沉浸在悲痛中的家人们也并未留心,人胖了只当她吃激素药催起来的,直至一天王振平肚子痛被送到医院,大家才得知她即将临盆。
吕树桃感慨,小矗是个命大的孩子,王振平怀着他的时候不仅住院,吃药更是一直没断,甚至在临盆前王振平都以为自己是拉肚子,还在吃止泻药。临盆前,医生听了家属介绍,再看看王振平的肚子,直接说“孩子可能活不了”,让家人做好心理准备。
幸运的是,小矗来到这个世界时,哭声嘹亮。医生说,孩子很健康。
苦难中坚强的一家人再难也要把孩子养大
吕树桃说,小矗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因为王振平有病,吕树桃和家里的亲戚,一起帮着养大了小矗。
“最可怜的是我爸。”吕树桃说,“老人家11岁没了妈,18岁没了爹,35岁我妈走了,留下我们3个孩子。那个时候我16岁,吕树武8岁,是爸和我靠着每天清早3点多起来做豆腐卖豆腐养活大两个弟弟,一直供他们读完初中,还给他们盖起了房子,娶了媳妇。眼看着日子刚好点,我弟弟又不在了,我父亲真是没好过一天,老了该享清福的年纪,还得再养个孙子。”
吕树文接过姐姐的话:“我爸老了,腿脚也不利索,去年还被车撞了。可是,照顾孩子们他还是主力,每天给孩子们做饭,晚上挨着他们睡。我和我姐都是普通家庭,勉强顾了自己家,帮不了太多。其实,我姐挺不容易,长姐为母,从16岁开始干的就是男人的重苦力活,你看看她现在手上关节都鼓起来了,结婚之后也是娘家大事小事都得靠她,我们都怕她老了身体出大问题。我也没啥本事,家里三个孩子,只能是种点地养家。”
吕树文似乎因为自己的无能为力心里很难受,整个人蹲在墙边。“想起贝贝,我心里就难受,13岁就不读书出去打工了,就是个流浪的孩子。”说起大侄女,这个男人流下了眼泪,“今天在这打工,明天又得跑到别的地方,因为是童工谁都不敢用。她除了照顾自己,偶尔还给弟弟妹妹买点吃的穿的。两个小的也特别懂事,学习也不错,都是好孩子。潇潇前两天还说,她想出去打工,不想读书了。可我们不能这么做,贝贝已经辍学了不能再让潇潇也没了书读。”
与吕树桃、吕树文眼中泛泪的伤感相比,吕志公一直很安静地坐在床边。
感觉到记者在看他,吕志公转头看看,再次指指他的耳朵:“听不见了,你们聊。我去给你们拿孩子爸妈的销户证明和病历。”说完,吕志公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去了西厢房。
而始终默默坐着的潇潇,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小声地哭了出来。潇潇的哭声让大家都不禁沉默下来,只有4岁的小矗还骑着破旧的小车子,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600元国家救济款何时才能批下来?
很快,吕志公拿来户口本、销户证明、病历等材料。吕志公给记者翻开户口本,户主居然是4岁的小矗,然后才是贝贝和潇潇。吕树桃说,原来全家有吕志公和王振平两份低保,现在王振平不在了,全家就只有爷爷那一点收入。
记者问起,有没有找过相关部门给孩子们寻求帮助。吕树桃说,她去过一次民政局,对方说应该可以,让她回家办好销户证明,再去镇里开证明材料什么的,后来她也找过村委会,村委主任说是他给办理,但是几个月过去了,也没动静。现在,小矗在村里读幼儿园的学费村委会给免除了,但是潇潇马上要开学了,听人说是有孤儿证可以免掉书本费,可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办下来。
随后,记者见到了村委主任杨青安。“我们这是个五六千人的大村子,可是村里也没什么经济收入,只能是上面下来慰问或者逢年过节给孩子们送点吃的,或者是像小矗读幼儿园不收钱,尽量保障孩子们读书能够减免学杂费等。”
问起能否给三个孩子办理低保,杨青安摇摇头:“按照规定,低保一般都是给年龄大的、生活困难的人家,村里还有80多岁的老人没有的,小孩子一般没有低保。”杨青安表示:“民政局那边关于三个孩子孤儿的情况也已经申报上去了。今年如果有低保名额的话,我们也会尽量争取。”
从杨青安家出来,记者赶到文水县民政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具体的分管领导是主持纪检工作的贾书记,但是当日记者并未见到贾书记,该工作人员表示贾书记应该正在忙别的工作,不方便电话联系,具体相关事宜只能是等到贾书记回来才能采访。该工作人员建议记者先去镇政府了解情况。
记者来到凤城镇镇政府,然而民政所的大门同样紧闭,幸运的是见到了镇长。镇长表示民政所的人员应该是下乡工作去了,当记者说起方圆村吕志公家的情况,这位镇长表示他本人并不清楚,建议记者还是去民政局了解情况。记者表明民政局的负责人没有在单位办公,该镇长答应给民政所的工作人员打电话了解情况。
从民政所的工作人员那里,记者得知,吕家三个孤儿的情况已经由镇民政所上报到了县民政局,只要是父母双亡未满18周岁的孩子,上报孤儿,正常情况没问题。但是从程序上来说县民政局还要上报地区再到省里,经过一级级的审批之后才能正式确认,具体批下来的日期不好确定。如果通过审批,孤儿证会一同下发,每个孩子每月能够获得600元国家救济直至18周岁。该工作人员表示,潇潇和小矗的审批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贝贝今年已经17周岁,即将满18岁,可能会不予考虑。
当记者将从镇政府了解的情况电话告知孩子们的姑父王建功时,他特别高兴,说孩子们的最低生活总算是有了保障,一个劲地说着“感谢”。
因为解决吕家的困难不容耽搁,记者特别想从民政局得知三个孩子的国家救济什么时候能够落实,何时能够下发第一笔钱,但是一直没有联系到贾书记,直至发稿前也未接到电话回复。
一个家庭的不幸对这个家庭的孩子来说是百分之百的不幸,但是我们真诚呼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够给这三个不幸的孩子提供最及时最大的帮助,将这个不幸指数降到最低,也是给社会和谐安定贡献一份幸福指数。本报会持续关注贝贝、潇潇、小矗三个孩子的生活。
见习记者 杨 凯 文/图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