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形势多险峻逆境思奋起——写在我省体育代表团出征十二运之前

时间: 2013年08月20日05:16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阅读提示


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在金风渐起之时如约而至。四年一个轮回,四年形随事移。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全方位大幅度提升,作为奥运会练兵场的全运会,各省市的角逐必然更加激烈。


全运会的竞争变为备战奥运会的竞争,竞争的提升带来了备战需求的提升,提升的程度需要多维支撑,差之毫厘都可能功败垂成,这就是现代体育发展的新趋势,这也是竞技体育的残酷性和魅力所在。山西体育代表团备战的总体形势与队伍的现状怎样、十二运征途如何?


我省竞技体育先天不足,只能逐渐实现局部的突破


全国运动会是按照奥运会模式在国内举办的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也是对各省市竞技体育水平的全面检阅。


竞技体育,说到底是经济综合实力的较量。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中下游水平,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有资料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发达省市用于竞技体育的投资,相当于我省的四五倍,甚至还要多。山西受到这一客观因素制约,无法形成整体规模的发展,只能以局部的突破逐渐改变竞技体育的格局。


这一省情,决定了我省竞技体育的先天不足。到现在,我省一线运动员的编制,已近30年未动。编制直接影响到设项,设项决定了竞争领域的范围大小。本届全运会共设31个大项,350个小项,我省由于设项的限制,只参加15个大项,116个小项的比赛。参赛大项只占全运会总设项的48%,参赛小项仅占约33%。


放眼看广东、北京、上海、山东、辽宁、江苏、浙江等省市,人家是全部项目足额或几乎全项参赛。相比之下,在同一个战场,多军列阵,还未开战,我省总体上已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参赛项目少,竞争的范围受到限制,夺取金牌和奖牌的空间势必过于狭窄,容易受到诸强的挤压。即使是自身的优势项目,也容易成为被“掠夺”的对象。参赛项目少还使自身应对能力减弱,无法适应全国竞技体育发展和大赛变化的需求,一旦优势项目失手,其他能补救的项目太少,极容易陷入无法自救的困境之中。我省竞技体育的先天不足还表现在田径和游泳的基础大项上难以形成规模,这也是每临大赛时处于被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运会项目设置的调整,致使山西与其他省差距拉大


根据我国在奥运会上项目的强弱态势,十二届全运会对项目的设置进行了调整。对山西而言,除伦敦奥运会成绩带入全运会成绩这项早已形成的有利因素外,其余均为不利因素。


先说将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成绩、2012年全国冬季运动会成绩计入全运会。冬季项目是东北三省的天下,由于气候限制与其他条件的不足,我省从未设过此项。仅此,黑龙江和吉林省已分获14和11枚金牌,而吉林省是连续几届全运会在金牌数上落后于山西的省份。


再说压缩的项目多为山西的优势项目。本届全运会将武术原来的19枚金牌压缩为12枚,特别是将男子长拳与刀加棍合为一体,变为“小全能”,加大了夺金的困难。在全运会上,我省曾经连续四届男子长拳夺金,本次设置上的改变,无疑增大了这枚金牌归属的变数。全运会还取消了自行车场地1公里计时赛和田径800米项目,而上届全运会这两个项目的夺冠者正是我省的王重阳和李翔宇。今年,他俩的状态正是最佳时期,但面对项目的压缩,只能徒叹奈何。


十二届全运会还加大了对“三大球”项目的奖励政策,冠军队可获三枚金牌,亚军两枚金牌,季军一枚金牌。同时,既有成年队比赛,也有青年队比赛,以此类推,一个项目就达24枚金牌,3个项目就会有72金。若再加上手曲棒垒、羽毛球、橄榄球等球类项目,金牌总数就增加到117枚。这对全国球类运动的发展无疑是件好事,但对目前无力开展以上项目专业队的山西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届全运会项目的 “消”与“长”所产生的不利因素,几乎全都摊在了山西的身上。这一从未遇到过的窘况,会使我省在夺金点上拉大与其他省的差距,也使山西竞技体育的发展变得更加困难。


承担金牌任务重点运动员年龄偏大,在逆境中直面挑战


新老交替是运动的客观规律,也是竞技体育的一大难题。近些年,由于后备力量的不足,我省在一些项目上能够担当大任,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能够一锤定音的年轻选手凤毛麟角,在十二届全运全承担金牌任务的还多是一些老队员。


实事求是地讲,众多的老队员有经验,有责任心,也曾经在前几届全运会上创造过佳绩。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能储备受到影响,再加上有些选手自身的伤病,要完成夺金任务,困难可想而知。


省体育界人士分析认为,我省今年的全运会征程布满荆棘,面临着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可以说,山西的竞技体育将经历一次最为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在异常繁重的备战期间,面对空前的压力,省体育局没有抱怨、泄气,而是立足长远,制定出本届全运会要力争完成的任务目标:在反映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参赛人数、总分数、奖牌数、金牌数四项指标中,力争在体现数量、规模的参赛人数和总分数上有一项实现新的突破;力争在体现质量、水平的奖牌数、金牌数上有一项进入全国前20名行列,实现精神文明和运动成绩的双丰收。


应该说,这一目标符合山西体育的实情,从参加预赛情况看,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目前已经全部结束的预赛中,我省227名运动员在116个小项上获得了决赛资格,这已经刷新了上届全运会175人进入决赛的纪录。其中获得8金4银7铜,获得录取名次25个,总计奖牌19枚,总分410分。特别是重点夺金小项、重点运动员顺利进入决赛,为打好最后的决赛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西体育将士经过共同奋战,完成了预赛任务,但历次全运会的经验告诉我们:预赛成绩不等于决赛成绩。十二届全运会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我省面临的困难也没有丝毫的消减,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有可能对决赛形势产生误判而失利。


接受逆境便是突破逆境的开始,在逆境中奋起,让人们看到了山西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看到了山西体育为改变落后而付出的努力。


本报记者 李春耕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