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的程雪凤老人
刘德华、叶德娴主演的《桃姐》,在太原也有类似的故事,同样感人肺腑
年轻时,程雪凤帮人拉扯大三个孩子;年老了,孩子们把她接回家赡养
《桃姐》,一部由刘德华、叶德娴主演的香港电影,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孩子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保姆之间的一段“母子”情,曾牵动了无数影迷的心。
在省城迎泽区铁匠巷社区,也有一位类似的“太原桃姐”——84岁的程雪凤。年轻时,她帮人拉扯大了三名子女;晚年,她照顾过的孩子把她接回家赡养,至今已有20年了。
铁匠巷社区工作人员得知这个故事后,激动地通知了本报记者。8月12日,记者走进这个家庭,听太原“桃姐”讲述她和“儿子”的故事。
每月十元生活费她帮别人看大三个娃
程雪凤慈眉善目,拄着拐棍打开门招呼客人进屋,电视机开着。老人说,儿子和媳妇都上班去了,出门前,儿子打开电视给她解闷。这是一间两居住房,面积不大,60平方米左右,老人独自住一单间,儿子、媳妇和17岁的孙女三个人挤在另一间房内。“我是个有福的人!”老人说,51岁的儿子玉玉(小名)是她抱大的,和她没有血缘关系。56年前,老人居住在柳巷一个平房小院里,就在当时的太原饭店隔壁。玉玉妈当时在太原饭店工作,请程雪凤照看出生40天的大女儿。
程雪凤当时在街道工厂上班,丈夫是学校教导员,生活不错,惟独不能生育。因为这个遗憾,她答应了玉玉妈,并辞去工作,玉玉妈每个月给她十元的生活费作为补贴。
此后10年间,玉玉妈又生了3个孩子,都先后交给程雪凤看,每个都是从出生两个月看起,一直拉扯到十六七岁。于是这3个孩子也比别人特殊,因为他们有两个爸爸、两个妈妈。
养大的孩子不忘恩把老人接回了家
程雪凤的老伴上世纪80年代去世后,拉扯大的3个孩子经常来陪她。玉玉妈曾打趣她说:“我是给你生了三个呀!”老人说:“这是一种缘分!”
60多岁时,在平房大院里居住的程雪凤,因为脑出血半身不遂,这时,姐弟三人都来了。儿子玉玉更是和同事换了班,每天上夜班,白天赶来陪她进行康复锻炼。玉玉拉着她从柳南到柳北、到文瀛公园绕一圈,坚持了两个月时间,直到她能自理为止。
大约二十年前,老人的平房大院拆迁,玉玉拉着她的手说:“妈,跟我去住吧!”那一刻,她不由落泪了,从此,跟着玉玉一家生活到现在。玉玉的媳妇和孩子都很孝顺老人,有好吃的先让老人吃,从来不顶撞老人。
5年前,老人胯骨骨折,做了手术,玉玉守在床边一个多月。这几年,老人晚上不方便去厕所,就把尿盆放在床前方便,每天早晨都是由大老爷们——玉玉来清理。玉玉一家三口也从没一起出游过,因为玉玉要留在家里照顾她。老人说,想到这些,她心里就难受,感觉过意不去,亲生儿子也无非如此了。
其实不止玉玉如此,因为爸爸妈妈都去世得早,姐弟三人每周都要来看程“妈妈”。
老人说,听着孩子们妈妈长、妈妈短地叫,她知足了。
○真情档案
51岁的玉玉:“平平淡淡的人做普普通通的事”
中午12点,51岁的玉玉进了家,先喊了声:“妈!”,倒了杯热水放在老人身边,转身就进了厨房,蒸大米、切白菜、炒鸡胸。他干起活来,干净利索,家里很快就飘起了饭菜香。“我20多岁时,还不会做饭呢!”玉玉说,都是两个妈惯出来的。但是现在,练出来了,妻子和他谁回家早谁做饭。
关于接程妈妈来家养老的事儿,他让记者和老人聊就行,反复强调:“这不是个啥事!”
看记者待在厨房,玉玉说:“做人本分一些好,我不会讲大道理,但我知道人家养了我们,我们就该养她。再说,你不管她,谁管?这没啥特殊,平平淡淡的人做普普通通的事儿罢了。”
不过,玉玉不愿意多说自己,却说妻子是个热心肠。
玉玉妻子在旅游行业工作,1994年她带一个到五台山旅游的台湾团,团里一位六旬老头丢了东西,玉玉妻子多方寻找帮他找了回来。此后,每年,这位老人都要来太原,来了太原就住在玉玉家,一住就是小半年,老人还帮他们两口子看孩子,把孩子放进自己从台湾家里带来的背篓里,背着孩子到外面吹风晒太阳,直到2006年,老人前后来过家里12次,可以说,他们的女儿一半是靠这位台湾老人看大的。
玉玉说,无论是台湾老人,还是看他长大的妈妈,谁住家里,他和妻子都是高兴的。
○附加影评
《桃姐》:愿天下人都老有所依
《桃姐》是以人命名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桃姐之间所发生的一段真情。桃姐为这个家族工作了整整六十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如今年逾古稀突患中风,自幼照顾长大的孩子突感茫然,又忙于工作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在桃姐的要求下,只好把她送去了老人院,从照顾人变成了被人照顾,一段平凡感人的情感徐徐展开。
电影侧重在时代的冷光灯下寻找丝丝游离人性的温暖,聚焦了小人物的生活现状,让没有血缘关系却情同母子的情感呈现得真实自如。人们最恐惧的莫过于生死无常、老无所依。桃姐和少爷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她和他的故事却超越了血缘关系,平凡而朴实。看到了桃姐也就是看到了我们自己,请用心去多关爱父母和家人。桃姐是无比幸运的,就算是儿孙满堂的老人也不敢奢望的善终,她孤寡的人生却走得如此圆满。
愿天下人都老有所依。
○温暖对话
我没想到,自己能活这么大岁数也没想到有儿女为我养老
和记者的对话中,84岁程雪凤说的最多的话是——“过意不去”“没想到”。老人最在意的是“尿盆子”,提一次哭一次。
山西晚报:当年,您帮玉玉妈看孩子,家人同意吗?
程雪凤:同意,我们都很喜欢孩子。(老人沉默了三四秒)我们不能生育,看了孩子后,丈夫疼他们就像亲生孩子一样,公婆也帮忙看孩子,我们都觉得家像个家了。3个孩子上了学,也跟着我们,每周末回自己家,还总吵着要回来。
山西晚报:听您说,孩子们都挺依赖你的,玉玉妈吃醋不?
程雪凤:从没有过。我那个妹子是个爽快人,大好人,从来没有因为我们喜欢孩子、孩子跟我们亲红过脸。你想想,当妈的谁不想让孩子多个人疼啊!玉玉爸爸是名知识分子、工程师,他和玉玉妈妈的工作都很忙。
山西晚报:玉玉把您接回家,你当时怎么想的?
程雪凤:过意不去。真的,我心里难受,可是没办法。你也看见了,玉玉家就两间卧室,我一人占了一间。孙女现在17岁了,还铺了张地垫,睡在父母大床边。(老人哭了,哽咽着)我年龄大了,现在就靠他们了,赖也赖在这里吧!
山西晚报:您总是说“没想到”,您“没想到”什么?
程雪凤:玉玉亲妈不到50岁就去世了,当时玉玉还没成家。我没想到自己能活这么大岁数。我没想到临老了,没生育,却有儿女为我养老。
山西晚报:每天早晨,儿子都帮您倒尿盆子,这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为啥您提起来就哭?
程雪凤:大男人家每天端尿盆子,想起来我这心里就难过。每天早晨,玉玉要进来了,我都会躲在被窝里,他轻手轻脚怕吵醒我,其实我没睡,我是不敢看他,听到玉玉倒尿盆的声音,我感觉自己好拖累人,那叫个难受啊。可是,我右手实在端不起东西。我和玉玉姐姐说过这事,玉玉姐姐安慰我说:“妈,你小时候不也给我们倒过尿盆子吗?”
○现场特写
邻居陪着老人哭她也有个“桃姐”的故事
随同记者和铁匠巷社区干部来看老人的,还有同院的一位邻居郭大姐,老人一流泪,郭大姐也陪着哭,她说,这种感情自己深有体会。
这位中年人表示,她是位单亲母亲,年轻时她要工作挣钱,没有时间带女儿,就把女儿交给了好姐妹看管,好姐妹帮她看女儿,从女儿一岁照顾到了10岁。而好姐妹家的米面油、蔬菜等,她全部包了,没啥就往回买啥,算是从经济上补贴一些对方。
现在,女儿大专毕业了,她和两个妈妈都亲,两头分开轮流着住。不过,她一个人时,有时候也会乱想,总感觉女儿和养她长大的妈妈更亲一些,她背地里还偷偷哭过。后来想想,好姐妹也付出了感情,只要女儿生活幸福、工作安稳,她就欣慰了,管她亲谁更多一些干啥!
铁匠巷社区主任雷俊凤表示,程雪凤原本是一名“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子女)。可贵的是,她拉扯过的孩子不忘恩情,把她接回了家养老,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值得称赞的事儿。
本报记者 马继玲 实习生 张宏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