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福生经常会把小区的活动器械擦得干干净净
为了去救灾,单位不准请假,他就辞职 为了帮助别人,他能把身上的钱都拿出来
在省城万柏林区新友谊社区,提起居民余福生,无论是社区工作人员还是居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天生热心肠,想的净是帮助别人做好事,为了当志愿者,宁愿放弃家庭和工作,四处参与救灾,都快50岁了还带头献血。这个人太个性了,直到现在还没有解决个人的婚姻大事。
不过,有这么个热心人在身边,带动着社区里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8月1日,记者见到这位居民们都感觉很特别的人。
1 15年前的一个电话改变了我的生活
身材中等,皮肤黝黑,与他握手时,记者感觉到他的双手结实有力。说起参加志愿服务来,他说完全是因为15年前的一个电话。
1998年夏天一个上午,正在工厂里上班的余福生接到团委打来的电话,“南方发了洪水,太原市组织志愿者队伍去灾区帮助抗洪抢险,你愿不愿意参加,运送救灾物资。”“可以啊!”余福生当即痛快地就答应了,“什么时候出发?”,“今天晚上,现在就去集合。”
也顾不得多想的余福生,马上和厂里请假,家都没有回,一溜烟赶往集合地点,身上还穿着厂里的工作服。
当晚,他登上了南下的列车,成为太原市派出的10人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之一。由于出发时很匆忙,厂长等人赶来车站为他送行,听说他身上都没来得及带钱,车间主任从身上掏出400元,硬塞给了他。
去灾区送物资嘛,也就是一周左右,最多不过十天半月,可令余福生没想到的是,这次一去就是3个月,“我几乎是徒步从湖南灾区一路工作着,走到了江西九江,沿着抗洪的大堤一路当志愿者干了下来。”余福生说。
这次的志愿服务经历,在余福生的心里产生了很大的震动,灾区受灾之后的景象,人们对志愿者那种渴盼的目光,感谢的场面,给他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之后余福生就确定了一个念头:“就做这样的志愿者,做一个被别人需要的人。”
2 老人希望我早点成家可一有灾难我就坐不住实在忍不住想去救灾
从那以后,余福生就正式参加了应急志愿者队伍,南方的水灾、冰灾、雪灾他都去过,祖国西南、西北的地质灾害他也去过。15年来,他先后参加过十多次灾区的志愿服务,北起新疆,南至广东。
“我们就是各尽所能,比如阳泉的志愿者老杜,残疾人,一手修鞋手艺,到了灾区给人们义务修鞋;长治的志愿者老秦会理发,到了灾区就是给灾民和抢险的人理发;我除了干点体力活之外,还有一点文艺特长,能给大家唱歌、说快板什么的,而且这么多年也积累了不少灾区服务的经验,所以我们去了灾区,都很受欢迎。”余福生说。在四处当志愿者的同时,余福生也遇到了很多的现实问题,在这些年当中他经历了企业下岗,家庭发生变故,“为了当志愿者,搭上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收入,后悔不?”许多人这么问,余福生从来都回答说:“不后悔。”
“老人希望我早点成家立业,劝我别再出去了,可是有灾难发生了,我就坐不住,实在忍不住想去救灾。”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余福生正好在一家企业里打工,工作干得还不错,当他跟单位请假去救灾时,单位不准假,余福生当即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
余福生说:“我当时想汶川地震的灾情那么重,我是个有着多年经验的老灾区志愿者了,辞职也许会后悔一阵子,可是不去灾区我会后悔一辈子。”
今年的四川雅安地震,他正发着39℃的高烧,只能看着同伴们出发,余福生说:“我觉得自己的身体情况确实不如从前了,我今后会考虑在本地做一些志愿服务。”
3 我献血35次,够得上银奖的标准了吧
去不了太远的地方,余福生就琢磨在身边做点事。现在他在社区里成了有名的文艺爱好者和热心人,社区的文艺活动只要有他的出现,肯定闹得红红火火。
他还是社区里义务献血的带头人,他是AB血型,在一些献血点上,都留着他的电话,一旦血库告急给他打个电话,只要他身体状况可以,他就立即前去献血,“我献血35次,够得上银奖的标准了。”
余福生热心的名气,是一件件事情做出来的。在他打工的地方,有人误了饭,他就掏钱帮买回来。谁家有事需要帮忙,不用去叫他多半会自己找上门。在采访中,余福生也毫不掩饰自己的这种侠义情结,“我身上经常没钱,因为只要有钱,我就会想着帮助别人。”
热心人的名气也让他收获了迟来的爱情,最近他处了个对象,对象说,就是看中了老余是个好人,对待外人都能这么好,对待家人更是错不了。“我觉得生活在这个环境里,你得先为社会付出,才能索取社会对你的回报,所以我愿意继续付出。”余福生说。
本报记者 吴学强 通讯员 杨娜
我的价值观:
■我觉得生活在这个环境里,你得先为社会付出,才能索取社会对你的回报。
■我觉得人总是要有个精神支柱。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还吃过低保,社会帮助过我,我当然要帮助社会。
○对话
其实我啥也明白不是真“二”
记者:单位干得好好的,爱岗敬业难道不是为社会服务,为什么非要选择辞职去地震灾区服务呢?
余福生:这两件事并不冲突,工作辞职了将来我还能再找,还能继续给单位给社会服务,地震灾区可是火烧眉毛的事,等不得的,不及时去,错过了之后是说什么也补不了的。
记者:48岁不成家,觉得对得起父母么?尽到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么?
余福生:家里人过去也都不理解我,不明白我为啥那么喜欢往灾区跑,可是我觉得人总是要有个精神支柱。但是在家里尽孝我也同样会去做,只要不外出去服务社会,我就在家服侍老人,婚姻耽搁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也不能完全归结成做志愿者把自己给耽误了。
记者:你把自己的钱都拿出来,没有想过父母和未来的家庭么?
余福生:过去确实没有想过,因为老人也不需要我养活,我挣的钱都是自己拿着,一开始也没想着要结婚给自己攒钱呀啥的,都是看见有人困难就想帮助一下。后来慢慢地也知道了,可是也养成那样的习惯了,总是不由自主地就想帮人,现在我已经注意到了,也在慢慢攒些钱。
记者:曾经有人觉得你就知道付出,这样做很傻,你对自己怎么看?
余福生:我不傻,我心里什么也明白,我做这些事都有我的原则,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还吃过低保,社会帮助过我,我当然要回报社会,没有什么不对的。
记者:听说你准备和对象领证结婚了,今后你打算如何兼顾家庭与社会公益活动呢,比如说你想去献血家里不让,这样发生冲突怎么办?
余福生:当然我是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会给家里多照顾一些,好事还要做。至于你提出的这个假设,我可以说是不会出现的,因为她理解我,也支持我。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