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大学生看山西
1 参观报业集团体验报纸运作流程
中国人民大学邝西曦
新闻营开营第一天,我们参访了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深入到新闻工作的第一线。在业界前辈的耐心指导和讲解下,我们参观了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和山西新闻网,全面了解新闻稿件采写、编辑和出版流程,并与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的领导和编辑记者进行了座谈交流。
在座谈会上,营员们兴致勃勃地提出了各自的问题,有采编、美编技巧等传统新闻方面的,也有报纸转型等新媒体方面的。在报社集团老师的耐心解答下,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在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的参观访问,对我们来讲都是一次深入业界前线、理论联系实践的宝贵机会。很多台湾同学第一次来到大陆,缺少对大陆媒体的认识和感知,通过参观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大家直观体验了报纸的运作流程。
在回宾馆的路上,我们还对两岸的新闻媒体进行了探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谈自己对新闻媒介的理解和看法,收获颇多。
2 行走面食之乡餐餐吃面顿顿不同
北京大学吕佳宁
在去北京西站的出租车上,司机师傅问我去山西要看什么,脑海中并未翻涌出类似陕西兵马俑这样的标志性景点,便戏说:“吃面。”没想到竟然一语成谶。
来到山西,面食便成为广大“吃货”的挚友。山西人常说一句话: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文化历史悠久、闻名中外,而这句话足以体现山西人的自信与自豪。餐餐食面,而顿顿不同,从刀削面、刀拨面、油拉面到揪片、灌肠、栲栳,花样繁多,可谓“一面百样菜”。一边品尝面食,一边观赏面食大师的表演,已经演化为山西当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里不愧为面食之乡,来到山西对于喜欢吃面的人来讲的确是一种享受。
山西导游似乎经常这样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五千年时光的浸淫,成就了山西时而厚重、时而诙谐的民俗文化。
在山西会馆,我们观看了一场民歌表演。山西的民歌,曲调优美、易于传唱、感情真挚,尤其是歌词内容极其生动,极富感染力。在民歌中常常能听到民间土语,它们带着原始的气息出现在我们面前,这种乡语乡音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可以说,在他们的表演里,我感受到了劳动人民情感的灼热与生命的律动。
3 壮观壶口瀑布如交响乐般令人无法自拔
中国文化大学陈亭妘
在山西的最后一天,我们来了一场寻根之旅。不但参观了洪洞大槐树,还游览了黄河壶口瀑布。
一路上,我满心期待,也十分好奇这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心中想像的是从翠绿青山上宣泄而下的黄色水系。终于到了壶口,我期待已久的谜底就要揭开了,但是挑战才刚开始,满地的烂泥让我们举步维艰,滚滚的黄河水,令我们闻之色变。眼前宣泄而下的水系工程,颠覆了我对瀑布的想像,让我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远处就已经看见了如纱帘般的水雾,走到近处,瀑布的原貌更是震撼人心,波涛汹涌的河水湍急而下,水流相互撞击的声音,如交响乐般令我无法自拔!
4 平遥古韵十足随处可拍到美景
台湾淡江大学钟昀珊
起个大早,带着雀跃的心与满满的行囊,朝向目的地前进。要去哪呢?想必您一定很好奇,地点是历史与文化都相当悠久的“山西”。
中国历史故事提及“三皇五帝”“炎黄蚩尤”至耳熟能详的夏、商、周,这些你我都不陌生的历史,确确实实地发生在距今五千年前的山西,也正是我们脚下所踩的这片黄土地。
“唐风晋韵,厚重山西”,山西地理位置使得史前三圣尧、舜、禹建都于此,除此之外,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故事、历史人物,在山西都可以找到历史的足迹。
山西早晨凉爽的气候,带来愉快的心情。山西的凉爽就像炎炎夏日吃到爽口冰品那样迷人。首日,我们先来到山西大学,校园里的各类建筑、如诗如画的风景,都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山西博物院里更是藏着惊喜!这里陈列的文物繁多,分层介绍朝代浅显易懂,加上小解说员生动活泼的讲解,使我们对山西的了解更深一层。随后,我们还参访了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翻开一页页散发着清新墨香的报纸,细细品味两岸文化的不同之处,感触良多。
次日,我们来到了乔家大院和平遥。说起山西,最功不可没的是当时的商人。其中,乔家大院更是广为人知,台湾也曾播放电视剧《乔家大院》。我被剧中的乔家院落与山西美景给深深吸引了,总想着若有机会,一定要去山西瞧瞧。如今,心愿成真。透过一座座或古朴典雅、或精巧别致的院落,依稀可见当时人们生活的情形。岁月的脚步匆匆,即使昔日的繁华不复存在,但这里依然有许多见证。
平遥古城,一个处处充满古韵与惊奇的古城,随手拿相机即可拍出一幅幅美景。
在这座古城中,到处充满了现代气息,令人讶异的是,这两者并不冲突,而且相互融合,使得古味十足的平遥有着不一样的青春感,好似年轻了不少。若是来到山西没去亲自探寻、亲身体会,你是无法感受那份韵味的。
本报记者 李晶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