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 山西门户

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到最后还在一起(图)

时间: 2013年08月05日07:34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

山西新闻网>>新闻频道>>深度报道
分享到: 评论:

结婚时没有拍婚纱照,金婚时老两口补上了,很喜欢


角上那个沙发就是孙老太睡的,长沙发她要留下让老伴看电视


一对八旬夫妇相约百年后共同捐献遗体

7月27日,在小店区中辐院社区,八旬高龄的张兆吉和孙继茹老夫妇,一起签约捐遗的美谈让记者动容。一位决定要捐,另一位很想叶落归根,但因为爱,最终一句话:我们还是在一起好,我随你一起捐献吧!两人本想保密,但此事还是传开了。


27日下午,记者来到这两位老人家时,84岁的张兆吉老人胸部裹着手术后的固定带,正在家里休养,去年10月份做了一次手术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出门了。80岁的孙继茹因为脑供血不足,也刚从医院输液回来:“国家培养我们多年,一辈子在医务工作岗位上没做出多大贡献,也就是最后能做这点事了。”签订捐遗书两年了,孙继茹跟记者谈及此事时,说“多大点事。”


安排后事老两口意见不统一


2010年,张兆吉两口子眼瞅着步入耄耋之年,开始商量后事了。妻子孙继茹16岁在哈尔滨参军,当卫生员,后来一直在中辐院附属医院工作。“我对医学教育和科研有很深厚的感情,现在,我们国家用于教学和科研的医学标本很匮乏,很想将遗体无条件献给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孙继茹说。


老伴张兆吉也从事了一辈子医学研究和科研工作,几十年漂泊在外,最大的心愿就是百年后一把骨灰能安葬在辽宁铁岭的老家,安放在亲人、朋友的身边,为此,夫妻俩还回铁岭实地察看了一番。


孙继茹非常理解丈夫的心情,决定自己一人到红十字会办理捐献遗体手续,并安慰丈夫说:“如果你先走,我会按照你的意愿将你的骨灰送回老家,如果我先走,也会叮咛孩子们把你送回去。”


接着,她还是忍不住地又说了一句:“你直接火化,真不如给医院教育和科研做点贡献,生命能得到延续多好,多有意义啊!”


沉默了许久,张兆吉喃喃地说:“我们还是在一起好,我随你一起捐献吧。”


申请捐遗他们提出保密要求


2010年4月,老两口相伴走进了太原市红十字会。负责遗体捐献事宜的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们,热情洋溢的赞扬给他们增加了不少信心。特别是看到还有三十几岁的年轻人申请捐献,更让他们深受感动。“他们还那么年轻就筹划着捐献遗体,我们作为长辈,受党教育多年,更不应该落后。”张兆吉老人说。当得知还得经子女同意后,他们两人联手开始做儿女的工作。


儿子、女儿最终都同意了,他们称,没想到父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但父母双亲都是医务工作者,他们尊重父母。“只是做儿女的还是很心疼……”女儿张莉一想到以后,眼睛就红了。


2011年3月,红十字会批准了他们的申请,拿着荣誉证书,老两口长长出了口气。他们向红十字会提出保密的要求,并谢绝了当时在场的一家媒体记者的采访。


去年八九月份,张兆吉老人步行困难,经常跌跤。经山西大医院诊断,在胸10——11节的髓管内有一黄豆大肿物,需要在全麻下,做破开两节胸椎剥离取出肿物术,由于老人年老体衰,心肌供血差,还伴有其他老年性疾病,风险很大。必须要患者家属签字,同意承担各种风险才可进行手术。


为了打消医护人员的顾虑,安排好后事,老人立下遗嘱,准备好寿衣,请前来探望他的驻地单位领导作证,并将自己已向红十字会申请捐献的事宜向领导做了说明:“一旦我下不了手术台,希望领导支持按照我的意愿,通知红十字会,完成他最后的心愿。”“没想到,我老张冒险闯关得救。”说到这里老人开心地笑了。这样,老两口签约捐遗的事情才在院子里传开。


○他们的爱情故事


老爷子病了二十多年老伴就睡了二十多年沙发


7月29日,因为血糖低,张兆吉老人住院了。上午9时许,中辐院附属医院里,记者与准备回家取东西的孙继茹老人碰了个照面,老人脚步匆匆:“儿子这两天也在住院,姑娘说要请假回来,被我拦住了,上班的人老误工不好。我一个人可以。”


记者陪着孙老回家,她边走边讲起他们的故事。他们结婚58年了,结婚时,她是中专毕业,文凭低,为了支持她继续学习,结婚5年后才有的孩子。“老张对我工作很支持,他的医学论文获了不少奖,当年中辐院从哈尔滨医大调了3个人,他就是其中一个。我从护士到理疗技师,有他的功劳。”


老两口家中客厅一个小沙发上,铺着褥子、放着枕头。“我晚上在这儿睡,老伴在旁边的卧室,我打呼噜,睡一块儿影响他睡觉。我要睡到旁边另一个卧室,我耳朵背,他有个响动听不见,睡客厅,照料他方便。”孙继茹老人说,1985年,老伴患上心梗后,她就开始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就睡沙发了,有二十多年了。


跟着孙继茹老人走进卧室,她掀起二十厘米厚的床垫给记者看,这是这两年刚买的,老伴身体不好,她自己跑到商场一家家去看,去选,然后跟着工人运到了家里,花了六千元。


卫生间的全自动洗衣机也是新买的,“老头子心疼我洗衣服累。客厅那个DVD也是新买的,他爱唱歌,没事就坐在客厅唱一唱,我五音不全,不爱唱爱听。”三室一厅的家里,孙继茹老人幸福地讲述着他们的故事,记者看到,家中的家具都是旧式的,旧的洗衣机还放在卧室一角,没舍得扔。


家里,孙继茹老人已经提前整理了三大包东西,记者帮着去拎,很沉。孙老说,多带点,用起来顺手。“我年老多病,1985年患上心梗后,就是老伴一直照料我,我能活这么长时间,有老伴的功劳。”医院里,张兆吉老人感慨地说,去年做完手术后,影响了排便,是老伴用手一下一下去抠,好几回了。晚上,老伴也要起来三四次,换尿袋,帮着翻身,那些天她累了,瘦了,眼圈也发黑了。


张兆吉老人说,身体再不好,他都非常乐观,心情非常开朗,他知道他是老伴的精神支柱,他要陪着老伴好好活着。


老了,那些我们能在一起做的事


1、一起去活动,广场晨练,公园跳舞唱歌、打拳。


2、一起外出旅游、相互照相。


3、一起去上老年大学。


4、选择一个喜欢的城市,租一套房子,养生健体。


5、一起含饴弄孙。


6、一起买菜看电视,一起做家务,一起打麻将,一起K歌,一起看报读书。


7、一起写回忆录,重温老照片。


8、一起做公益做义工。


9、一起体检。


10、一起去做曾经想做但没有做过的事。


○捐献程序


遗体捐献遵循无偿、自愿原则


遗体捐献遵循无偿、自愿原则,需要捐献者直系亲属签字同意。同时,捐献者需要一个委托执行人 (执行人可以是捐献人亲属或者同事、好友等,也可以是捐献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街道等机构),在捐献者死亡后,由委托执行人及时通知当地红十字会。


生前未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的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可持本人和死者身份证件及全部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近亲属一致同意的证明,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 (死者生前明确表示不捐献遗体的除外)。


太原市红十字会在太原红十字会网站公布有相关内容,还开通了咨询电话。捐献遗体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申请捐献。居民先要写一份书面捐献申请,然后从太原市红十字会网站下载或者上门领取遗体捐献登记表。需要强调的是,拟捐献人填表时必须征得直系亲属的同意,直系亲属签名后,将登记表送交太原市红十字会备案。如申请者行动不便,可由亲属代办。捐献人百年之后,由指定的执行人通知红十字会,联系相关医院,实现捐献愿望。


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后,捐献人也可到红十字会办公室办理变更登记内容或者撤销登记。


本报记者 姬仙果 通讯员 任瑞琴

(责编:管理员)

相关链接

推荐阅读

生活资讯
专题
视觉志 / 微信公众号:Asxsjz

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本网摄影师重走汶川救灾路 十年前随部队入川救援

视频 /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解读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0351-4281485。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